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人物〉見證造紙業40年歷史 蔡東和:愛台灣就應在台投資!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2-11-17 10:48


图片说明
正隆總經理蔡東和。(鉅亨網記者陳慧琳攝)

工紙大廠正隆(1904-TW)大手筆投入78億元在后里廠新建工業用紙機與汽電共生廠,這是台灣造紙業近15年來最大的投資,在正隆一待就是40年的總經理蔡東和,不僅見證台灣造紙業歷史,更表示「愛台灣,就應在台灣投資。」


投身紙業40年的蔡東和,在加入正隆以前,是在交通部電信總局任職,「那時候月薪3000元,可說是相當優渥,」不過,正隆當時以每個月1.5萬元的5倍高薪招聘,讓他放棄國營事業安穩的工作,投入被視為相當辛苦的造紙業,擔任自動化工程師。

蔡東和表示,40年前,一部抄紙機一天只能產100噸,現在一天可生產1300噸以上。正隆新工業用紙機10號機及搭配的第3套汽電共生廠完工投產,該紙機年產能45萬噸,加上既有的年產110萬噸,正隆台灣產能來到155萬噸,提升約40%;而汽電共生廠將造紙產生的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為發電之用,造紙用電可100%自給,每月省下電費約1000萬元以上,是現今國內最先進的造紙與汽電共生設備。而正隆在中國,僅有一產能45萬噸的工紙廠。

蔡東和指出,10號機投產是台灣紙業躍升一大步,這條生產線是國際造紙業目前規格最高、具備節能減碳功能,電力可「百分之百」自給自足。

后里廠主要供應正隆在台灣、大陸、東南亞自有紙箱使用,同時也可外銷日本、大陸、東南亞、中東、澳洲等,外銷對象以供應正隆海外工紙、紙器廠為主,可降低正隆外購成本比重。

正當台灣經濟成長率面臨「保1」危機,各產業對新增投資躊躇不前之際,但正隆「逆向」大手筆投資78億元,為何在此時機選擇在台灣擴產?蔡東和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愛台灣!」

[NT:PAGE=$]

他表示,台灣已經10多年沒有這麼大的紙機投資,兩岸紙業競爭,尤其中國紙業快速成長,在對岸還未進來台灣前,正隆加緊成長腳步;加上中國在長江三角洲的正隆客戶聚集之處,實在找不到跟台灣一樣條件的地點來擴產,因此選擇投資台灣,再將原紙出口到海外市場。

當然,正隆在台灣更加站穩腳步後,對大陸市場仍有持續擴大計畫。蔡東和說,會隨著客戶需求擴增紙器廠,目前已確定會在擴增天津紙器廠規模,並評估在安徽合肥設紙器廠的可能,同時也希望能在上海周邊取得較大土地興建第2座造紙廠。

在紙器廠部分,亞洲共有25個紙器廠,台灣6個、大陸16個,東南亞在越南2個、印尼1個,年產能18億平方米。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