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美開辟中美人文交流新天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05 08:13
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極大地推動了中美兩國在人文領域內的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中方宣布未來3年將資助中美兩國共5萬名留學生到對方國家學習;美方宣布將“十萬強”計劃從美大學延伸至美中小學,爭取到2020年實現100萬名美國學生學習中文的目標;雙方支援大學智庫合作,每年舉辦中美大學智庫論壇,在兩國大學和教育機構間加強合作並推動公共外交項目;雙方將支援每年舉辦中美青年創客大賽;雙方宣布2016年將舉辦“中美旅遊年”;中國文化部將與美國多家公共和私營文化機構合作,在美開展“跨越太平洋(601099,股吧)——中美文化交流合作項目”;中國電影集團與美國電影協會將攜手致力於繼續就電影產業開展合作等。
通過形式多樣的公共外交,能夠有效促進中美關係。兩國元首在華盛頓達成的一系列共識,讓中美人文交流再上新臺階。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跨國公司規則家羅伯特·庫恩博士日前專門撰寫《人文外交的新類型》一文,深入闡述拓展、深化中美人文交流對於兩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意義。
庫恩博士從艾奧瓦州“中美友誼屋”講起。1985年,當時在河北省正定縣工作的習近平率考察團來到艾奧瓦州訪問。他到訪馬斯卡廷,住在位於邦尼街2911號的當地居民德沃切克家中。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再訪馬斯卡廷,與大洋彼岸的老友們重逢,憶往事、話家常。今年9月17日,馬斯卡廷市將習近平主席30年前曾經住過的這所民宅命名為“中美友誼屋”,作為中美地方合作和民間友誼的見證,並從當天起免費向公眾開放。庫恩說,“中美友誼屋”是中美民間外交發展的“最佳代表”,“習主席與美國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會面,尤其是這些人並非來自紐約和華盛頓這樣的大城市,這展示了這位中國領導人的仁慈和謙和”。
庫恩博士認為,人文交流首先對中美雙方有利,而不會成為“絆腳石”;其次,中美人文交流從小處著手,從具體事情出發;再次,中美通過科學、文化、體育、慈善等人文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加深人民之間的友誼;最後,人文交流的“時間框架”更加靈活多樣,或是一次國外旅行,或是健康專家的交流合作等。庫恩博士稱,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必須為了相互的利益共同努力,加強務實合作固然重要,但人文交流卻是推動積極合作、建立更緊密聯系的最佳方式。
美國前國務卿、斯坦福大學教授康多莉扎·賴斯不久前指出,習近平主席訪美為兩國合作帶來新契機。她表示,中國充滿創新精神,這一點越來越多地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她強調,中美兩國教育合作擁有廣闊發展空間,創業創新已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兩國高校未來可加強在創業教育方面的合作,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的人才。她同時建議,應有更多美國年輕人到中國學習,地點不僅限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應到包括西部在內的不同地區,以求全面了解中國。
著眼於中美關係的未來,奧巴馬總統早在2009年訪華時就對外宣布實施“十萬強”計劃,即4年時間向中國派遣10萬名留學生。據悉,“十萬強”計劃主要針對兩類美國學生,一類是致力於培養美國下一代的中國問題專家,他們應該是在中國進行過多年學習、真正了解中國的美國人;另一類是對中國感興趣卻由於資金等條件限制無法到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如高中生和社區學院學生等。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奧巴馬總統宣布了升級版的“十萬強”計劃。這再次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中美兩國領導人對兩國關係中人文合作的高度重視。
事實上,隨著中國快速發展,美國一些學者已開始從戰略高度看待中美人文交流。著名智庫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的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所長戴博表示,鑒於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培養一批在不同行業、能夠說中文並且理解中國文化的美國人,事關“美國國家利益”。他說:“除非我們能夠以中國的方式了解中國,否則我們無法清楚、有效、充分地對中國做出回應。”
(光明日報華盛頓10月2日電 光明日報駐華盛頓記者 韓顯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