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民族復興需要圓夢精神和長征精神的融合升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09 15:40


作者:國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公方彬

和訊網消息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回顧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感知其中蘊含的超凡絕倫的偉力,思考煥發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尤其思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征,怎樣才能像紅軍長征那樣迸發出支撐民族前行的圓夢精神,怎樣將長征精神與圓夢精神銜接,找到內在契合點,實現圓夢精神和長征精神的融合升華,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是長征勝利紀念活動的根本目的和着眼點、着力點。

一、長征精神與圓夢精神的各自內含

長征精神的內含和特征已經有清晰的概括: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和克服困難。對於這些精神品質的解讀,可謂汗牛充棟,我們以曾經的對手的評價進行詮釋。1991年張學良在紐約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有記者說,如果當年沒有「西安事變」,中央軍肯定消滅紅軍,中國的歷史將會重寫,世界的歷史也將重寫。張學良回答,紅軍是打不敗的,理由有三:紅軍難對付,陝北會戰,這支裝備簡陋、面黃肌瘦的隊伍全殲東北軍兩個師;紅軍頑強,自己是帶兵之人,知道帶兵難,紅軍在前有堵後有追的情況下,2萬5千里,沒有散,沒有垮,說明帶兵之人厲害;紅軍有堅強的組織,也有堅實的群眾基礎。這些都是對長征精神的有力詮釋。


圓夢精神的內含和特征處於凝煉和抽象過程,要保證准確到位,需要堅持若干基本原則:精神品質選優,時代特質粹取,多重品質復合,整體合力凝結。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為圓夢精神可概括為:強力引導、廣泛參與、志向高遠、堅韌執著。

強力引導。中國夢是由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提出,具有豐富的內含。首先,作為執政黨的最高領導人提出並強力推動,這意味着政黨意志注入其中;其次,訴諸於執政行為,將抽象目標化作具體規劃和落實方案,比如兩個一百年;再次,以遠大目標牽引,形成強大的精神激勵功能,這符合中國社會精神建構的特點和要求,比較來看,西方國家領導人一般不承擔精神引領的功能,美國總統上任宣誓是手按聖經,宣誓效忠憲法,所謂「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即精神世界由上帝負責,世俗行為由法來規范。

廣泛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內含范圍和物質,表明中國夢是一項民族運動,既包括大陸的56個民族,也包括台灣同胞,還包括全世界的華夏子孫。不僅如此,因為這個夢想持續了上百年,已經寄托了幾代中國人的期望和努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民族運動中富於歷史感與未來感,便形成了一個回望歷史與指引未來的歷史大跨度,進而成為縱橫百年,且不斷有新支持元素和推動力量參與進來。

志向高遠。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奠基於兩個重要基礎,一個是百年屈辱、百年探索,另一個是現實條件,即新中國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的巨大跨越,把中國推向最接近世界中心的時候,我們具備了參與世界規則制訂,甚至有可能居於引領世界前行的能力。有了兩個基礎,便將中國夢由「一雪國恥」升華到「開創文明」的新境界。比如,「命運共同體」與「共享中國發展成果」等等。因為民族復興是以現代文明和世界坐標系為評價尺度,是以立身人類文明制高點起引領作用為指標,因而宏大而高遠。這是極富魅力的志向。

堅韌執著。大國的興起和衰落,一般都經歷漫長的過程,並且在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挑戰,有時還尖銳到戰爭的程度。誠然,人類文明已經達到了不必再通過殘酷的戰爭來實現國家崛起的程度,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而非鐵血道路。因此我們把圓夢視作新長征,並且在既有的「兩個一百年」的時間表基礎上,有可能還要再設計百年計的新規劃,這注定需要更長期的努力。沒有信念堅定、堅韌頑強,斷然無法實現。所以,錘煉堅韌頑強、不怕挫折的品格,或將這種精神品質注入圓夢精神,是必須也是必然。

二、長征精神與圓夢精神的邏輯關系

既然紀念長征勝利的目的是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質和力量之源,為圓民族復興之夢助力,那麼,我們有必要回答一個問題,長征勝利促成長征精神,又是因為有長征精神才有了長征勝利,那麼作為新長征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運動,在廣泛性、根本性和艱難性上,一定會超越紅軍長征。即便如此,因為新生成的圓夢精神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華民族精神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史上的一切精神成果,都將注入圓夢精神,支撐圓夢精神。

這就生成了一個命題,圓夢精神與長征精神之間存在何種邏輯關系?簡言之,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理論武裝和精神灌注與中華民族堅韌頑強品格的完美結合,這種精神直接來源於亦支撐着當時的奮斗目標和政治訴求。比如階級斗爭與生命相博而造就的「激情燃燒」,這甚至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今天,我們確立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是一個民族的百年訴求,內含十分豐富,在長征精神兩大核心元素基礎上,還增加和豐富了人類文明創造的元素,因為大國崛起於文明,只有立身於人類文明的制高點起引領作用才能實現崛起,這就決定了提升民族創造力十分關鍵。與此同時,圓夢精神還需要對共產黨在革命階段的精神內含和精神元素作轉換,因為革命階段進入執政階段存在諸多不同。要對民族傳統精神進行現實改造。從這個意義上講,圓夢精神包含長征精神,並且還要對既有精神進行發展,保證與時代對接。

三、弘揚長征精神,豐富圓夢精神,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向前進

弄清了長征精神與圓夢精神的本質內含和基本特征,及其二者的關系,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怎樣才能將長征精神注入圓夢精神,或者圓夢精神如何更好的吸收長征精神的營養,保證新精神擁有強大的感召力作用力。

第一,紅軍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最重要的力量之源是堅定的信仰信念,中華民族新長征形成和借助的圓夢精神,需要以此為內核心

80年前的紅軍長征,是一次挑戰人類極限的跋涉,那次跋涉不管是從生理或心理都屬於超極限運動。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樣是一次長征,一次超越民族發展史,至少超越近現代史上的長征,既然是超越自我的運動,就必須擁有強大的精神支撐,需要全民族形成一種不懼挫折和堅韌頑強的品格,或者說維系品格的精神世界,這個精神世界的支柱就是信仰信念。

看一下人類發展史,我們會清楚地看到,能夠支撐人們面對死亡勇於撲向死亡的唯有信仰信念。以中華民族為例,歷史上曾經產生過三個以「萬里」為計的活動:萬里長城,萬里「絲綢之路」,萬里長征。三個萬里中至少有一個半與信仰信念有關。萬里長征是一個政治集團因信仰信念而造就的人類壯舉。萬里絲綢之路則有一半屬於信仰信念行為,當時敢於穿沙漠,闖戈壁,越高山,過雪嶺者,除了為利益而來的商隊,還有傳播佛法的僧侶,正所謂西域古道上,「絲綢西去,佛法東來。」表面來看,信仰虛無飄渺,因為信仰解決的是終極命題,可以在過程中感知,不會在現實中看見。但信仰進入了我們的精神世界、價值系統,尤其支撐我們的行為後,便真實可感,富於魅力和吸引力。

所以,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生動體現,是取得革命勝利的最根本力量之源,這種精神力量適合所有時代。今天,中華民族已經處於崛起中,但要達到理想的境界,還將面對更多更嚴峻的挑戰,並且挑戰並不僅僅來自對手,還來自自我,所謂最難的是超越自我。怎樣才能保證我們民族能夠實現艱難超越?必須培養樹立與高遠目標相匹配、相吻合的信仰信念,這就需要借助包括長征精神在內的黨和民族成長過程中創造的全部精神成果。

第二,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是長征勝利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復制,必須在圓夢精神中引入開創文明的元素和品質

紅軍長征走了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這其中除了犧牲精神還得益於創造力。今天,我們國家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和機遇,要獲得更大的突破,必須增強創新能力,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征的唯一途徑。

人類文明史早已證明,世界大國皆崛起於創造,只有立足於人類文明的制高點起引領作用,才有可能崛起,並且持續時間更長。換言之,沒有創造力就不具有引領人類前行的能力,因而便也不敢言崛起於世界。有數據表明,西方國家經濟增長75%依靠技術進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投入。中國經過改革開放數十年的發展,創造力大大增強,或者說正在由模仿型國家向原創型國家邁進,但要達到與民族偉大目標相匹配的創造力,要走的路還很長,且需要找到支撐點和生長點。

從加深思考的角度看問題,我們要看到面臨的挑戰之嚴峻,之深層次性。有媒體披露,世界上個100年,科技重大發明18項,其中9項由美國人完成,4項由英國人完成,3項由前蘇聯人完成,1項由德國人完成,只有基因圖譜排序吸收我們參加,也僅占了百分之一的工作量。美國幾個專業學會曾經評出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重大發明20項,沒有一項是由十幾億中國人完成。基於這樣的原因,我們越來越重視創造力的培育和生成。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五大發展理念」,都把創造力放到重要位置。

所以,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尋找更多支持元素的當下,我們有必要借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活動,深入思考長征精神的本質,即在於開創一條前無古人的致勝道路,這條道路與當下走的道路或許存在多方面差異,但精神品質卻是相通的。這就是我們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弘揚長征精神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第三,為人民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使紅軍具有戰勝一切敵人的原動力,崛起的中國需要為世界和平而擔當和犧牲的精神品質,圓夢精神需要這樣的精神元素

出發時數十萬人到達陝北時僅剩數萬人,數字道出紅軍長征付出的犧牲是巨大的。而犧牲背後則是一個政黨、一支軍隊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敢於犧牲奉獻的精神,正是有了這樣的精神,才造就民族成長史上的又一不可磨滅的豐碑。

今天,我們民族已經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期,雖然不必也不應再付出革命戰爭年代那樣多的生命代價,但自我犧牲精神依然需要,必不可缺。這是因為:一方面,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中心,參與規則制訂,這過程中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而世界還不太平,維護和平必然付出犧牲,這是大國義不容辭的責任;另一方面,中國的利益已經遍及世界,中國公民也走向世界,國家利益和人民安全需要保障,這必定要有人做出犧牲;再一方面,中國已經面臨着周邊現實安全威脅,我們不希望戰爭,但我們不能沒有應對戰爭的准備,這更需要犧牲精神。

其實,自我犧牲精神並不一定要以具體犧牲來驗證,它更反映為一種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正因為如此而與大國的成長高度關聯。人在社會中有三種狀態:先行者、落伍者、守中道而不愈矩者。先行者即便為國家和民族去探尋道路,也沒有人為你背書,所以,先行者是要付出代價的,敢不敢付代價,就涉及到價值觀。

看一下猶太民族,僅有1600萬人,但諾貝爾獎五分天下有其一,這個民族歷經千年大流散,但形散神聚,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這其中很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弄清了意義和價值,並且存在着普遍的擔當精神。當年以色列復國,當時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然而,短短兩個星期內,在美國的猶太人就為這個「烏托邦」捐出2500萬美元。

中國走在大國道路上,不管是因為本民族發展的需要,還是大國擔當,領袖者必須擁有文明創造力,一切的一切,我們都需要長征精神中內含的強烈的自我犧牲精神,並且只有把這種精神注入靈魂深處,化作價值觀和行為規范,我們的偉大目標才能夠實現。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