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氣東送 為中石化帶來200億年收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9-01 10:35
8月31日,中國石化對外宣布,國家重點工程——川氣東送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工程每年將為中石化帶來200億元的銷售收入,預計9—10年可實現盈利。
截至2010年8月28日,川氣東送工程已實現21.2億立方米天然氣、48萬噸硫磺的銷售,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量將達到天然氣40億立方米。
每年將實現200億銷售收入
川氣東送工程總投資626.76億元,2007年8月31日開工建設,管道總長2170公里,其中干線全長1635公里,跨越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和上海8省市。
截至2010年8月28日,川氣東送工程已累計外輸凈化天然氣21.2億立方米。普光氣田日單井配產平均穩定在80萬立方米以上。
據中石化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黃文生介紹,如果未來每年銷售達到預期的120億立方米之后,按照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1.51元/立方米計算,實現商業化運營后的川氣東送工程,每年將為中石化帶來180億元的銷售收入。再加上約20億元的副產品硫磺產值,整個工程預計將實現年收入200億元。
中石化近期剛剛公布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中石化天然氣產量同比大幅增加,生產天然氣2006億立方英尺(約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0.7%。
黃文生強調,除了經濟效益外,川氣東送社會效應同樣巨大。川氣東送干支線輻射70多個城市、數千家企業、近2億人口,達產120億立方米/年可使沿線天然氣供應量增加29.10%。據不完全統計,川氣東送工程投入商業運營,將直接拉動沿線城市基礎管網和天然氣項目投資約460億元,對保障國內能源供應、調整能源結構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起著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國天然氣年消費量為887億立方米,川氣東送工程全部達成后,將占全國天然氣銷售七分之一的比例。
中石化集團公司發展計劃部副主任劉巖表示,川氣東送氣田開發,預計要9—10年才能實現盈利,而管道建設同樣需要10年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點。目前川氣東送的主要瓶頸在銷售環節,具體表現為沿線用戶用氣量增長不夠。
元壩涪陵有望成為大氣田
截至2009年底,中國石化在普光及周邊地區、元壩地區和川東北,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4981億立方米,累計控制天然氣地質儲量4032億立方米,預測天然氣地質儲量5598億立方米,合計三級儲量為14611億立方米。
據中石化集團副總經理、川氣東送工程總指揮曹耀峰介紹,未來中石化將加大在元壩、涪陵地區新氣田的勘探力度。日前,中石化涪陵探區興隆1井經過測試,獲日產天然氣50萬立方米,這說明該區塊有發現重大氣田的可能,但僅靠單口探井尚無法證實此結論。
中石化方面目前又在涪陵區塊新增了四口探井,如果這四口探井同樣獲得高產氣流,則涪陵區塊成為高產氣田的可能性就將大大增加。
至于元壩區塊,總體來看其氣田儲量規模將于普光氣田相當,但由于氣田豐度低、儲層薄,因此儲量預計沒有普光氣田高。
除此之外,未來川氣東送輸氣管道將和中石油西氣東輸輸油管道相連,如果其中任何一方管道出現緊急問題,另一方可作為后備氣源近期調度,這將同時增加兩條輸氣管道的靈活性。
目前,中國石化已初步形成四川、鄂爾多斯、松遼南、塔里木、渤海灣等五大天然氣生產基地,以及川氣東送沿線、榆濟管道沿線、西北、東北、川西等“兩線三區”市場,供氣范圍覆蓋全國17個省市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