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中國去庫存的“王道”是降低房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2-22 12:49


  2016年2月22日《人民日報》有新聞報導指出,自2月22日起,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多地城市房地產交易環節的契稅、營業稅征收比例將普遍降低。加上此前降低購房首付比例、上調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等政策,傳遞出各地政府主動推進房地產去庫存的強烈信號。據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30個城市出臺去庫存新政。

  就一定意義而言,去庫存已然是各地政府的一項政治任務。縱觀各地的房地產去庫存新政,完全可以說其真是絞盡腦汁,有的甚至可以說是機關算盡。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在供需等矛盾日益深化或激化的前提下,一定層面的官方千方百計地“提振”中國房地產業,本是應有之義。然而,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部門版,還是地方版去庫存新政,多是“小道”。盡管也有屬於“正道”的。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程度上,其確實可以緩解房地產庫存壓力,但就長遠和整體而言,一定會造成很多後遺症,甚至是“推行不當救市政策,無異於制造‘類次貸危機’”。

  2006年春季發端於美國,在20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進而影響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次貸危機”,其嚴重危害性是舉世公認的。但是,目前中國有的部門或地方,似乎早已忘得一干二凈,而只顧眼前或局部利益。

  在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最高決策層面已經明確指出,“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規則,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直言不諱地講,就嚴重背離價值規律、遠超億萬中國普通干部群眾承受能力的房價,以及存在天量庫存的現狀來講,降低房價才是“王道”。

  可是,至今幾乎看不到有地方在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低房價。客觀而論,這是弱化中央權威,是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是對購房者的不負責,是放縱房地產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

  不可否認,很多地方尚在依賴“土地財政”過日子,不少地方的經濟發展等方面受困於房地產庫存的壓力,但就一定角度來看,中國房地產業早已是一個毒瘤,如果繼續任由其野蠻生長,或者支援其肆意妄為,那么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對中國經濟、中國社會、中國政治等造成難以估量的危害。

  多年來,無論是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還是一定層面的某些官方,一直在大喊房地產開發的成本比較高。誠然,有的成本確實應當降下來——政府層面事實上也正在努力降低。但是,誰都無法否認的是,中國房地產業至今還是一個暴利行業。中國很多有錢人都是房地產開發商,高居富豪榜的也大多是房地產開發商。

  其實,“以價換量”、“薄利多銷”之類的道理,連三歲孩童,小商小販都可能非常清楚。眾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以及某些層面的官方,難道其智商、情商還不如三歲孩童、小商小販?

  說白了,眾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是貪心太重,而某些層面的官方也是過於依賴“土地財政”——懶政的重要表現。

  2011年全國兩會前夕,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時直言道:“我認為房地產商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你們應該對社會盡到應有的責任。你們的身上也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

  近5年時間過去了,有多少房地產開發商身上“留著道德的血液”呢?從寧愿讓房子閑置——加大庫存壓力,而鮮有降低房價的實情來看,身上“留著道德的血液”的房地產開發商並不多。作為其自身,理當反省、理當見賢思齊。作為某些層面的官方,理當自責、理當反思。

  概而言之,筆者羅豎一認為,中國去庫存的“王道”是降低房價。至於已經推出的部門或地方版去庫存新政,即某些“小道”、“正道”,當為輔助手段,而不該成為主打。否則,后患無窮。(文/羅豎一)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