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業春天到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6-07 10:28
新能源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新能源汽車是目前最受重視的行業之一,此次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符合預期,各城市隨后應該會出臺一些配套政策,力度可能會更大。根據國家2020年的減排目標,預計未來針對新能源的鼓勵政策會陸續出臺。
上周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這個政策的出臺將會對新能源行業產生什么影響?新能源未來投資機會如何把握?為此,本期圓桌邀請了民生加銀基金公司投資總監黃欽來,海富通精選、海富通精選貳號基金經理丁俊,國金證券新能源首席分析師張帥和安信證券首席行業分析師劉軍探討相關問題。
您認為此次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力度如何?針對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混合電動車的補貼力度不一樣會否導致相關行業產生分化?哪些上市公司會受益?
張帥:此次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力度是比較大的。從政策來看,對混合電動車和純電動車補貼力度不一樣,會對相關行業產生分化。通過此政策受益的行業還是整車制造企業,如比亞迪。
丁俊:補貼基本符合預期。此次政策扶持的重點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而前期被熱捧的部分公司事實上并無多大關聯,所以受益面相對較小。
黃欽來:該項政策符合市場的預期,各城市隨后應該會出臺一些配套政策,力度可能會更大。補貼為國內整車廠指明了研發方向,從產業受益來看,本次補貼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基本都采用鋰離子電池,相關產業鏈上的公司都會受益。比如生產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的企業。
劉軍:此次補貼力度低于預期。首先政策只給整車制造企業補貼,并未對消費者再行補貼,補貼的金額初期不足以覆蓋增加的成本。其次,政策表明國家補貼的導向傾向于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而對混合動力車力度明顯不夠,勢必導致行業分化。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雖然受到支持,但是目前面臨充電設施、電池租賃不完善的局面,推廣也將受到影響。
而對上市公司影響方面,佛山照明、萬向錢潮、多氟多、江蘇國泰、佛塑股份、當升科技、杉杉股份、西藏礦業、鹽湖集團等公司受益匪淺,電機領域關注大洋電機。
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黃欽來:新能源汽車的難點在于供給方面,障礙主要是技術的成熟度、成本、配套。像風電、太陽能的主流技術是非常成熟的,以前只是政策沒有出來,但對于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和可插電式的混合動力車的技術在全世界都是不成熟的,體現在電池、電池管理系統、電解液、隔膜等方面。
丁俊: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最大障礙在于電池的安全性、儲能性和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建立,電池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一環,電池廠真正突破技術的沒有幾家,配套電機是技術環節中最成熟的。
張帥: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存在兩大障礙,一方面,在同樣排量、性能等指標下,電動車的價格要高于普通汽車,補貼之后成本依然很高;另一方面是技術問題,目前國內并沒有形成成熟的技術線。
劉軍: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大障礙首先是成本,由于核心的原材料無法自己生產,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其次是電池生產的自動化水平不高導致了動態不一致性,嚴重影響電池組的壽命。
您如何看待新能源產業未來的前景?未來是否會有針對新能源的后續政策出臺?
黃欽來:新能源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其中的新能源汽車是目前最受重視的行業之一。根據國家2020年的減排目標,預計未來針對新能源的鼓勵政策會陸續出臺。
張帥:對于新能源產業,政府定的“調子”一直較高,只是風能等行業的政策細則還未出臺。這次新能源汽車補貼之后,若執行情況較好,后續可能有相關政策出臺。新能源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發展空間很大。
劉軍:從調結構的目標來看,新能源產業必然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領域,前景不容置疑。我國政府正在制定一系列的新能源發展政策,包括新能源振興規劃、新能源汽車振興規劃等。
丁俊:目前新能源產業處于“政府鼓勵、資本市場憧憬、實業努力探索”的階段,節能減排越來越受到政府重視,所以我們認為更值得期待的是后續政策,這也能夠從中挖掘出具有潛力的個股。
目前新能源概念股票受到市場追捧,您如何看待這類股票的投資機會?
黃欽來:未來新能源行業的基本投資思路應該從價值出發,從技術研發實力、管理層素質、資源稀缺、產業鏈控制的角度深度挖掘潛力公司。
張帥:整體來看,新能源屬于新技術領域,空間非常大,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在這一新產業脫穎而出必須具有兩個要素:一是具有核心技術,二是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
劉軍:隨著政策的逐步出臺,新能源板塊仍將受到市場的追捧,但是未來將出現分化,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并能從行業成長中真正受益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