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花4億放"風箏"首個高空風電項目落佛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14 09:53


新能源領域正在創造一個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將特制的風箏放入萬米高空,通過拉伸產生機械能,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這種以前或許只能在科幻小說中才能出現的情節如今也有望變成現實了。

1月13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處官員羅響向《每日經濟新聞》證實:下周,中國首個高空風力發電項目將在廣東佛山簽約,項目總投資4億元。

高空風力發電優于地面

高空風力發電其實并不算新鮮事。早在上世紀70年代爆發全球能源危機時,各類高空風電的設計就不斷涌現,美國、荷蘭、意大利等國都多次進行過高空風能發電的試驗。專家認為,萬米高空的風速和穩定性比普通地面的風力發電站條件要好得多。


目前,最先進的地面風力發電站的風力密度不到1千瓦/平方米,而我國上空萬米高空處的風力密度均值超過5千瓦/平方米,特別是在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上空的高空急流附近,風力密度甚至達到30千瓦/平方米,為世界之最。

由于我國高空風能資源具有優越條件,在美國加州研究高空風能發電的張建軍博士便帶著他的技術回到了中國,在廣東建立了國內首個高空風能研究中心及風洞實驗室,并將在廣東佛山建造首座10萬千瓦級高空風能發電系統。

在去年10月舉行的2009清潔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張建軍介紹了他的核心技術原理:風箏如滑翔機般借助風力上升,產生的拉力拉動纜繩帶動發電機發電;當風箏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再通過控制系統調整風箏翅膀的角度,使其利用自身重力下降。之后再上升供電,如此反復。

據了解,目前主要有兩種高空風電的構架方式:第一種是在空中建造發電站,然后通過電纜輸送到地面;第二種類似放風箏,通過拉伸產生機械能,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張建軍的技術就屬于放風箏式發電的一種。

風投對項目信心不足

根據計算,這些高空風電的建設成本和發電成本遠低于化石燃料和常規低空風能。該項目發電能力在10萬千瓦左右,項目落成后,發電成本僅為0.22元/千瓦時左右,而目前廣東發電成本大約為0.36元/千瓦時。而在以往,風電成本基本要比煤電成本高33%~60%。

聽起來有些不靠譜的高空風電還吸引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關注。據羅響介紹,佛山高空風電項目總投資約為4億元,其中優勢資本將投資5000萬元,此外還包括佛山當地部分企業的投資,以及佛山市南海區政府提供的部分資助資金。

優勢資本總裁吳克忠此前對外公開表示,他看中的是張建軍所掌握的高空風能核心技術,以及未來在高空風能行業掌握定價權的先發優勢。但對于剛剛起步的高空風電行業,吳克忠也表示有些信心不足,甚至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可能成為犧牲品。

項目曾欲落戶廣州被拒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前述項目曾考慮落戶廣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不過在兩周前,由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包括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副所長馬隆龍、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教授楊蘋、明陽風電公司副總經理曹人靖、粵電集團負責人以及來自北京的專家共12人組成的專家評審組,一致否定了這個項目。

評審專家之一的楊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當時得出的論證結果是,技術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對方目前還無法提供樣機,而且產業化之路相當遙遠。楊蘋透露,在評審過程中,由于無法看到明確的設備參數和運行參數,專家組認定這一技術還沒有成型。

專家組對高空風電的市場前景也并不看好。目前國內風電項目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使得專家們認為這些設備不知道要賣給誰,同時風電入網也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據了解,目前中國的風電項目已經相對飽和。2008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220萬千瓦,是十一五規劃任務的兩倍多;2009年,全國累計裝機容量可達2000萬千瓦。

基于上述原因,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最終沒有接納這個看上去很美的項目。不過,該示范項目最終還是確定將在下周落戶佛山。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該項目落戶佛山還與另一個更大的項目有關。早在去年4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便與佛山市政府簽署了中國產業集群與資本運作國際示范項目協議,計劃在未來5年內,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將從多方面幫助佛山建設強大的產業集群。

專家認為,高空風電項目在國外目前也僅僅停留在試驗階段,還面臨諸多技術難題,其產業化的過程還相當漫長。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