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網民成政協委員,地方"兩會"探索網民參政議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22 08:29
1月18日,安徽省亳州市的三位網民參加了亳州市政協二屆五次會議并遞交提案,完成了從一個在論壇上向政府建言獻策的“草根網民”到市政協委員的轉變。
昨天,對于被“增補”為政協委員的理由,三人之一的魏紹軍向《第一財經日報》解釋說,因在當地市民論壇反映的公益性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多次被亳州市委、市政府采納。
和他一樣被“增補”為政協委員的,還有活躍在當地論壇的網民“在亳一方”和“君子狐”。
據本報記者了解,亳州市這次從網民中“增補”政協委員并非全國先例。據新華社報道,湖南網民“錯愛的我”和“xwj云軒”也因在網絡上建言獻策被“特招”為該省岳陽縣的政協委員。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民的言論和呼聲越來越成為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此次“草根網民”被增補為政協委員更是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議論。一些網絡評論認為,這反映了執政者越來越重視互聯網這一新興媒體的影響力。
網民被增補為政協委員
網民“在亳一方”說,這是“砸”在頭上的政協委員。
“在亳一方”的真名叫劉恒新,其真實身份是亳州晚報副總編輯。他告訴本報記者,2009年的最后幾天,他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成為了一名市政協委員。
他說,有次接到亳州市政府信息辦主任胡海鵬的電話,說市委書記方春明建議從市民論壇的網民中發展兩名市政協委員,要他將個人簡況發過去。接下來便是推薦、申報、填表,最后政協常委會開會表決,媒體公示。
市民論壇是亳州市政府信息辦主辦的一個網站,因當地領導的重視而頗受關注,而發在市民論壇上的帖子也容易成為當地人談論的話題。
從事新聞工作的劉恒新,工作之余也活躍于市民論壇,曾發表《街巷為鏈,景點為珠,打造中原第一老街景區——亳州北關老街開發保護構想》等帖子,促成了亳州北關歷史街區的保護與開發。
渦陽縣統計局的科員魏紹軍告訴本報記者,因為工作關系,他非常關注地方經濟發展,認為鐵路交通是制約亳州經濟大發展的瓶頸。在認真研究亳州交通狀況之后,他于2007年在市民論壇上率先提出了修建亳蚌鐵路的可行性建議,受到亳州市委、市政府的關注。
魏紹軍認為,修建亳蚌鐵路可拉近亳州與長三角的距離,對亳州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目前,該項建議已被采納,并被寫入今年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之中,現已進入具體操作階段。
網民“君子狐”在市民論壇上提出“盡快推動亳州藥業企業進入創業板上市,促進亳州中小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青睞。2009年下半年,該項建議已進入實施階段。
2009年12月初,胡海鵬以發帖的數量和質量這個標準,推選出了“在亳一方”、“魏紹軍”和“君子狐”三位網民,他們據此完成從“草根網民”到市政協委員的轉變。
從網絡建言到參政議政
魏紹軍告訴本報記者,除了參與“兩會”報告討論,他還向大會提交了兩份提案和兩個社情民意。而“君子狐”一口氣提交了《農村水源水保護》等5份提案。
當地網民認為,從網民中增選的政協委員能夠反映網絡的聲音,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任期里真實的反映民眾訴求。
事實上,網民成為政協委員,其實也向有關部門指出了一條遴選政協委員(或人大代表)的新途徑。“在亳一方”認為,這使得政協委員的構成更具有代表性、公開性和時代性。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告訴本報記者,網民能夠參政議政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網絡在中國作為一種主流的媒體形態,作為它的代表,就具有這樣一種民主協商的品質;另一方面,他們能夠成為政協委員,也基于他們對于公共事業、公共話題有特別表現的能力。
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3.38億,而且還在以每月800萬至900萬人的速度增長。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人群,他們的言論和呼聲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及官員的關注,甚至已經影響著政府的決策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的相關研究顯示,在2009年發生的所有的這些大事焦點、熱點當中,34.7%都是由網民、草根、社會一般的普通公眾所推動,形成社會歷程的。
在2009年初,河南洛陽的一名積極關注社會的網民“老牛”被推選為洛陽市人大代表,被譽為中國“網民代表第一人”而備受關注。這一政壇新景觀被一些專家歸結為“洛陽現象”,并認為這一嘗試值得推廣。
今年兩會“期間”,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嘗試“關注網絡民意,通過網絡征集監督工作議題”。有評論認為,“網民”已是當今中國社會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甚至可以認為“網民階層”正在形成。而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所發出的聲音不乏真實和睿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