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投資銀行反成亂市避風港 首選瑞信、瑞銀、巴克萊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全球主要投資銀行在上回信貸危機中,慘遭到投資人摒棄;不過如今,在歐元區主權債信憂慮延燒之下,華爾街眾分析師卻認為,投資銀行可能是歐洲所有金融機構中最佳避風港。
《彭博社》報導,包括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Sanford C. Bernstein 及 KBW (Keefe, Bruyette & Woods) 的分析師,皆持上述看法。他們並推薦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CS-CH)、瑞銀 (UBS)(UBSN-CH) 及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 (Barclays)(BARC-UK),作為避險的投資銀行首選。
這三家銀行的總部雖然都在歐洲,但都在歐元區之外。因此,他們一方面比對手的商業銀行,面臨較低的歐盟主權債務及南歐疲軟經濟所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他們也能自當前匯市及債市的波動獲利。
此外,摩通駐倫敦分析師 Kian Abouhossein 指出,經過上回金融危機教訓,這些銀行皆被迫建構穩健的資金水位及現金緩衝,並縮小風險規模,使其更具吸引力。他給予瑞銀及瑞信的評等皆為〝增持〞。
Abouhossein 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投資銀行應該能夠表現良好;他們的主權曝險部位,都獲得相當好的管理。相對地,商業銀行持有的公債投資組合曝險則較多。
KBW 駐倫敦分析師 Matthew Clark 則指出,若目前歐洲債信危機的結果,是財政預算遭到更大幅刪減,進而損害經濟成長;則會演變為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對決的局面。
此時,業務遍及全球且較為彈性的銀行,將比只借錢給負債累累又已飽和的市場,更能夠搭上全球經濟成長順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Huw van Steenis 等,亦於本月一份報告中表示,經濟成長停滯不前,可能將使低利率政策期間延長,導致業務只鎖定個人及企業放款的銀行獲利能力萎縮。相反地,低利卻能驅使更多資金流入證券市場,對投資銀行有利。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