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升值趨勢不再 人民幣國際化下一步走向何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2 09:09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宣布,授權中國銀行紐約分行擔任美國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此前,在北美時區,由中國工商銀行加拿大子行擔任多倫多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人民幣清算行基本實現了時區全覆蓋,但一直未能落子在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又一大步。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加入SDR。人民幣國際化目前行至何處,將走向何方?當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已不再,境外主體持有人民幣資產的動力何在?
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周誠君昨日在參加“絲綢之路金融論壇”時指出,人民幣資產的收益率依舊具有吸引力,而央行自去年起陸續向境外央行類機構和合格投資者開放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投資者進入市場後,就有風險對沖、幣種管理乃至獲利了結的需求。人民幣不僅能成為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也能成為國際金融交易貨幣,這是下一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政策框架的應有之義。
當人民幣升值趨勢不再
境外主體為何要持有人民幣?要是在2014年上半年之前,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民幣中長期的升值趨勢。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後,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世界頭號貨物貿易大國。伴隨着這一過程,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最多時接近4萬億美元,人民幣也經歷了一個緩慢但“持續堅定”的升值過程。
彼時,對境外市場主體來說,將人民幣資產“放在枕頭底下”,也是升值的。但2014年下半年開始,人民幣的長期升值趨勢發生了改變,去年“8·11”匯改後,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一度十分強烈。這時,境外主體還有動力持有人民幣資產嗎?
對此,周誠君回應說:“根據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的統計,截至5月末,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接受程度,從兩年前的18%左右上升到了超過36%。也就是說,盡管人民幣在最近兩年出現了貶值預期和傾向,甚至有機構專門做空人民幣,但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接受程度翻了一番。”
那麼,市場主體接受、投資和持有人民幣資產的動機究竟是什麼呢?一組橫向的數據對比或許能說明問題。昨日,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3個月來首次升至零,此前一直在負利率區間,德國和法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是如此。“脫歐”公投後,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1%以下,而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約在1.6%到1.7%之間。
而中債登的數據顯示,9月21日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75%,資質較好的省級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債收益率在3%以上。這就意味着,境外機構投資者如果到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可以享受3%以上的無風險收益率。
這就能解釋央行去年以來一系列開放金融市場舉措的邏輯。去年7月,境外央行類機構可以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沒有准入、額度和交易產品的限制。同年9月,又向境外央行類機構開放了銀行間外匯市場。今年2月,向全球范圍內的合格機構投資者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
給境外投資者獲利了結的渠道
10月1日,人民幣就將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這意味着,無論是IMF自身,還是其189個成員國,理論上都認可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
目前全球央行的儲備資產大約為11.46萬億美元,其中人民幣儲備資產僅占1.13%。周誠君預計,人民幣加入SDR後,僅考慮央行類投資者增持人民幣儲備資產,短時間內這一比例就可上升至4%以上。
我國銀行間市場債券的托管量大約為70萬億,其中非居民持有的債券余額不到1%。而按照IMF的研究,在大多數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國家,境外非居民持有的本國債券占比通常是10%到20%。
《2016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人民幣加入SDR後,外國投資者對人民幣的信心會不斷提升,對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願將繼續增強。
如此一來,人民幣就有望從結算貨幣,進一步發展為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而這是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終點?周誠君的看法是:不見得。
投資,有買入,也有賣出。在周誠君看來:“理性的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必然會考慮如何獲利了結。所以,我們要為投資者提供獲利了結的機會。當投資者的預期發生改變,或者要進行流動性的安排,必須有幣種管理、風險匹配和對沖的渠道。人民幣成為國際投資儲備貨幣,還遠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下一步,人民幣要成為國際金融交易貨幣。這意味着我們要進一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讓國內的投資者參與到國際外匯市場,境外投資者更好地參與到我們的外匯市場。這是下一步人民幣國際化政策框架的應有之義,也是對人民銀行的挑戰。”(高翔)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