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推行的負利率政策存在一定局限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6 09:10
中國社會科學報綜合外媒報道9月16日,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瑟夫·E.加農(JosephE.Gagnon)撰文表示,各國中央銀行推行負利率政策存在一定局限性。
2016年關於負利率的影響廣受學界關注,多數學者對負利率持批判態度。許多投資者對於負利率所致存款價值或所購債券價值縮水深感不安。有研究表明,雖然收效因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而異,但負利率可以作為有效貨幣調控工具。然而,在各經濟體中,推行負利率的閾值均有限。
日內瓦2016年世界經濟報告《中央銀行還能怎樣做》提出,在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降為零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若想刺激增長,維持適度通貨膨脹,可采用一系列金融工具,包括推行負利率、推行貨幣寬松政策,以及提高通貨膨脹預期。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本·伯南克(BenBernanke)表示,在未來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負利率可作為央行的備選項。他說,正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AdamPosen)所言,在瑞士、英國等具有多元開放經濟國家中,負利率政策可能更有效;而在德國、日本等由銀行主導的經濟體系,負利率政策可能效果較為有限。
加農在文中提到,幾年前,許多經濟學者質疑負利率的可行性,他們認為,投資者寧願持有紙幣也不願在負利率的情況下存儲資金或購買債券,因為紙幣具有固定價值。但證據表明,投資者寧願犧牲一部分資金收入用以換取存款和債券的易流通性。然而,相對於無限降低利率,投資者可以接受紙幣流通性上的相對劣勢。日內瓦世界經濟報告顯示,負利率在-0.75%以內時,投資者並沒有顯示出大量換用紙幣的趨勢,但當負利率長期持續,並存在進一步降低利率的預期時,可能出現大量換用紙幣的趨勢。加農認為,大規模資產購置或量化寬松等政策可能提供更有效的貨幣刺激。(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