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現三大常態 中國或受制劉易斯拐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8 16:40
和訊網消息9月28日,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等主辦的全球貿易新常態與經濟治理新框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上海財經大學國際管理學院院長鞠建東在會上表示,全球貿易正在從高速增長、美國核心、中國驅動的舊常態,向增長趨緩、三足鼎立、結構區域化的新常態演變。
鞠建東指出,全球貿易增速經歷了連續5年下滑,2015年增速為-13.6%,嚴重程度僅次於2009年,「這背後有着深刻的經濟結構和貿易結構的變化」。
首先,世界貿易的核心由美國變成三足鼎立。2000年,美國占全球貿易的15.48%,德國占7.96%,日本次之,但德國和日本之和少於美國;2013年以後,中國變為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美國和德國依次成為全球最多國家的最大的貿易伙伴。
其次,全球價值鏈也逐步變為北美價值鏈、歐洲價值鏈和亞洲價值鏈三足鼎立的結構。其中,亞洲價值鏈以中國為核心,歐洲價值鏈以德國為核心,美洲價值鏈以美國為核心。
鞠建東認為,導致全球價值鏈出現變化的原因有四個。
從低成本的勞動力看,過去,驅動低成本勞動力進入世界市場的主要是中國,2012年之後,中國的劉易斯拐點已經到達;
從技術成本看,從60、70年代開始的以集裝箱技術、交通運輸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進步帶來貿易技術成本的大規模下降,這種技術成本的下降到了2012年左右也基本上趨於平緩;
從制度成本看,由於不同國家之間有不同的利益沖突,在全球之間繼續降低這種制度成本越來越困難;
從全球價值鏈來看,全球價值鏈開始向區域價值鏈轉化。以亞洲的中日關系為例,80年代,日本貿易量約是中國貿易量的3-4倍,但2015年,中國貿易量是日本貿易量的3倍。
此外,鞠建東還提到,日本在70年代左右,貿易增長速度超過20%,但當剩余勞動力消化差不多後,日本貿易增長速度也就慢慢回歸到發達國家6%左右。
而中國類似於日本70年代的經歷,當剩余勞動力不再充沛時,貿易增速能否保持存疑,因此,面對內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中國的對外改革開放戰略如何調整值得關注和研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