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直播鼻祖Meerkat倒下:社交巨頭的後院不容置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09 08:57
Meerkat 創始人宣布失敗
新浪科技 鄭峻發自美國硅谷
移動直播先烈 Meerkat 終於下架了,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在過去的半年時間,Meerkat 已經被硅谷打上了「垂死」的標簽。在今年全球掀起的直播大浪中,這個前浪卻在逐漸被人淡忘,靜靜地一步步成為「先烈」。
非死不可的 Meerkat
在硅谷的眼中,Meerkat 的倒掉是必然的。雖然有過欣欣向榮、萬眾矚目的春天,但當 Twitter、Facebook 甚至 YouTube 等巨頭先後進入直播領域的時候,Meerkat 就直接從陽春墜入入了深秋。在隨後的時間里,這個應用背後的舊金山創業公司 Life On Air 就在不斷尋找出路。
實際上,創始人兼 CEO 本 · 魯賓 (Ben Rubin) 早在今年 3 月就已經提前宣判了 Meerkat 的死刑,宣布不再為這款應用繼續投入,而將研發精力投入全新的產品。而當下架的時刻到來時,魯賓所發的 Twitter 前半句還在感慨 Meerkat 的隕落,後半句就轉向了自己的新產品——視頻群聊應用 Houseparty。
視頻群聊應用 Houseparty 不溫不火
只是,這款並沒有太多技術門檻、避開巨頭鋒芒的產品又能熱乎多久?一旦視頻群聊的市場需求得到驗證,Facebook、Snap 幾乎可以毫無障礙地直接進入這個領域。而且 Houseparty 似乎也失去了 Meerkat 當初的東風。市調公司 App Annie 的數據顯示,Houseparty 發布兩周以來,下載排名始終不溫不火,排在 Android Play 商店社交類的 100 多位和 iOS 社交類的 30 多位,並沒有社交產品發布初期的增長紅利。
如果回顧 Meerkat 從興起到衰亡的過程,或許可以更為清晰地看到一個趨勢:社交領域,甚至整個創業生態圈,都在逐漸成為巨頭的圈地游戲,留給創業公司甚至中型公司的空間正在逐漸收緊。
Meerkat 的春天是在去年 3 月初的西南偏南藝術節。如同這個活動之前捧紅的 Twitter、Foursquare、Secret 等應用一樣,剛剛上線的 Meerkat 也借助這個平台迅速贏得了媒體的關注與用戶的青睞。在外界的眼中,似乎看到了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創業新星,看到了直播領域的 Instagram。也正是因為 Meerkat 的一夜爆紅,國內才開始出現類似的直播產品。
在短短的兩周時間內,Meerkat 就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應用,用戶數急劇增長到 30 萬人。如同諸多創業公司的應用,用戶可以直接通過 Twitter 賬號登錄 Meerkat,並將直播視頻流分享到這兩大社交網站,吸引到更多的用戶觀看和擴散。
Meerkat 也吸引了明星們的關注。狗爺 (Snoop Dogg)、吉米 · 法隆 (Jimmy Fallon)、麥當娜 (Madonna),這些知名藝人都曾是 Meerkat 的愛好者,熱衷於在這個應用上直播自己的生活,從清晨遛狗到走紅毯,明星們的一舉一動都吸引着粉絲的關注,也給 Meerkat 帶來了免費的推廣。
趁着這一春風,Meerkat 馬不停蹄地在當月月底完成了 14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距離 A 輪融資僅僅過去了兩個月,估值急劇飆升至 5200 萬美元。而在這股硅谷追星熱潮中,硅谷老牌風投 Greylock 一家就急不可耐地投入了 1000 萬美元,生怕錯過這個天賜的投資回報良機。
然而,危機就在同一時間悄悄降臨。就在 Meerkat 春風得意完成大筆融資的時候,Twitter 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悄悄封殺了 Meerkat 的分享接口,收購整編另一家直播應用開發商 Periscope,並在月底正式推出自己的直播產品。相比較 Meerkat,Periscope 當時還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視頻回放功能。
被 Twitter 拒絕之後,Meerkat 很自然地倒向了另一個社交巨頭 Facebook,延續着自己的增長步伐。5 月份的時候,Meerkat 上的主播數達到了 10 萬級別。但等到 Facebook 也推出自己的 Facebook Live 直播功能之後,Meerkat 再一次遭到社交巨頭的封殺,其失敗結果已經只是時間的問題。
從直播 F8 開發者大會,到連線宇航員,到拉美國總統奧巴馬采訪,為了力推 Facebook 的直播功能,扎克伯格親自上陣不遺余力。在里約奧運會期間,Facebook 與 NBC 電視台連續第三屆奧運會達成獨家視頻合作,提供奧運相關的直播和短視頻內容。
誰還記得這兩個短視頻領域的先烈?
巨頭主宰社交領域
為什麼 Twitter 和 Facebook 可以從創業公司一路壯大為社交巨頭,而 Meerkat 就只能成為沙灘上的前浪呢?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崛起的時候,社交網絡時代才剛剛開始,市場尚處在叢林拓荒時期,並沒有目前這樣地盤分明的巨頭格局。
而當 Twitter 和 Facebook 成為巨頭之後,他們也擔心自己的地位遭到後來者的顛覆,就如同搜索巨頭的谷歌取代了檢索時代的雅虎。所以,Twitter 先後收購了 Vine 和 Periscope,Facebook 先後收購了 Instagram、WhatsApp 和 Oculus。一方面是為了消除隱患,避免這些創業公司未來壯大顛覆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拓展邊界,在新出現的產品領域繼續占據主導。
如果回顧移動直播熱潮之前的上一波社交浪潮短視頻,這種「創業公司先試水,巨頭收購後圍剿」的發展態勢就顯得更為明顯。在短視頻領域最先吸引人氣的幾家創業公司 Viddy、SocialCam、Klip 等先是借助 Facebook 賬戶互通,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用戶增長,Viddy 用戶量甚至突破了千萬級別。
但當 Twitter 收購 Vine,Facebook 旗下 Instagram 推出短視頻之後,寄托着數億級別的用戶基數,現在短視頻領域幾乎已經成為巨頭的後花園。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Vine 甚至也已經顯露出明顯的頹勢,Twitter 也推出了原生的短視頻服務。而 SocialCam、Viddy 等原先幾家紅火的創業公司,也在逐漸被人淡忘。
略具諷刺的是,2012 年秋季的時候,Facebook 曾經有意收購千萬用戶級別的 Viddy,在遭到拒絕之後隨即在 2013 年春,基於旗下圖片社交應用 Instagram 推出了短視頻服務。而 Viddy 則在 2014 年秋季宣布關閉,SocialCam 則在 2015 年秋季結束。
社交領域為何成為了巨頭的後花園?流量和用戶是決定性因素。與自帶上億級別用戶技術的社交巨頭相比,創業公司的新產品很難吸引新用戶,Meerkat 和 Viddy 初期都是依托 Twitter 和 Facebook 獲取用戶,但當巨頭有意發力新領域的時候,這些創業公司的產品也就失去了大平台的流量導入。
Facebook 創始人兼 CEO 扎克伯格曾經在今年接受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Facebook 發布新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十億用戶。只要用戶體驗在一個水平,在用戶群高度重合的前提下,Facebook 的新產品總能輕而易舉地壓倒創業公司的產品。
Facebook 已經多次模仿 Snapchat
壓力中壯大的 Snapchat
回顧過去幾年新興的社交領域創業公司,沒有被社交巨頭招安,在巨頭打壓之下還能做大的,或許也只有 Snapchat(已經改名 Snap 准備上市)。經受住了扎克伯格 30 億美元的收購誘惑,承受住 Facebook 持續多次的產品模仿,Snapchat 始終牢牢守住自己的用戶群,沒有被 Facebook 分流,活躍用戶數突破了 3 億級別。過去一年視頻瀏覽量增長了超過五倍。
Facebook 究竟發布過多少效仿 Snapchat 功能的產品?2012 年 12 月發布 Poke,2013 年 1 月發布 Slingshot,2014 月 7 月發布 Bolt,2016 年 8 月發布 Instagram Stories,更別提還有自拍濾鏡、照片塗鴉等內部新功能。但這些產品絕大多數都沒有取得成功,在用戶增長乏力等情況下,匆匆被 Facebook 所廢棄。
然而,Snapchat 能在 Facebook 持續「致敬」壓力下成長壯大的核心基礎是,雖然他們的用戶與 Facebook 高度重合,但卻擁有完全不同的用戶需求。隨着 Facebook 用戶逐漸全民化,原先的核心社交需求群體——青少年用戶在 Snapchat 上找到了更為舒適的社交氛圍和功能設定。在完全不同於 Facebook 的產品需求領域,Snapchat 始終保持着用戶粘性和基數增長。這也是 Facebook 始終對 Snapchat 保持高度警惕和不斷效仿施壓的根本原因。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即便作為巨頭的 Twitter,如今也已經成為了巨頭的獵物。由於用戶增長陷入停滯,營收未達市場預期,Twitter 市值在過去兩年縮水了三分之二。聯合創始人傑克 · 多西 (Jack Dorsey) 回歸 CEO 職位一年多以來,並沒有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推動用戶繼續增長。
在失去耐心的資本市場不斷施壓下,Twitter 已經被迫沽售自身。而隨着谷歌、苹果、迪士尼等原先被傳緋聞的巨頭相繼澄清無意收購之後,Twitter 股價本周繼續暴跌 20%。現在依然有意收購 Twitter 的巨頭只剩下了此前與微軟競購 Linkedin 的 Salesforce。如果算上此前被微軟收購的 Linkedin,和隨着雅虎一道賣給 Verizon 的 Tumblr,美國社交領域的版圖正在日益明朗。
中國創業市場曾經有個經典的問題,如果騰訊復制了你的產品,你會怎麼辦?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美國市場。如果創業公司無法提供與巨頭不同需求的產品且保持獨有的用戶群,那麼即便一開始占據先發優勢,一樣會陷入巨頭的後院無奈衰亡。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