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區間波動很正常 跟風兌換沒必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18 09:04
最近幾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偏弱、中國連續數月減持美國國債等消息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一些市場人士將中國減持美債與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相聯繫,並下調了人民幣匯率預期。對此,專家指出,在當前中國宏觀政策穩健、改革措施得力、經濟轉型升級勢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幣並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健的大格局不會改變。
美元不是唯一標尺
雖然這幾天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創下近8年新低,但是如果據此判斷人民幣“不行了”,顯然不夠嚴謹。“事實上,僅以美元作為衡量人民幣的標尺是一種錯誤認識。相比之下,參照一籃子貨幣而非單一貨幣顯然更為科學和公正,例如衡量美元的‘美元指數’就是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出來的。不過,由於人民幣剛剛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所以人們在觀念上作出適應和改變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美元指數上升是導致近期人民幣以及其他非美元貨幣走低的重要誘因。其中,美國股市高漲、特朗普經濟刺激計劃、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因素不容忽視。在譚雅玲看來,儘管人民幣兌美元短期內有所貶值,但是中國內部市場的消費價格和生產資料基本價格並沒有太大變化,因此人們既沒必要對人民幣短期波動過度敏感,也不必跟風去兌換美元。
在中國減持美國國債與人民幣匯率之間的關繫上,專家也表示不應該過度聯繫。“減持美國國債涉及諸多層面的問題,如貿易收支、資金流動、企業投資需求、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等。如今,隨著中國經濟日益融入世界,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國際產能合作等諸多領域都會產生美元需求;同時,在美元已走高、美聯儲未再次加息之時適當減持,也有利於外儲收益變現。”周宇說。
堅挺底氣源自經濟
儘管美元在升值的道路上“加速超車”,但人民幣在賽場上也並未失去自己一向堅挺的節奏。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定期發布的幾類人民幣匯率指數來看,今年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事實上始終保持了基本穩定。
分析人士指出,一國貨幣堅挺與否,最根本還是看其自身經濟能否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而如今,中國經濟中一個個看似不大但卻十分重要的新變化,正匯聚為人民幣長期堅挺的底氣。
商務部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外資加速布局中國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其中,醫藥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幅居前,同比分別增長92.3%和87.5%;而資訊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高技術服務業亦表現搶眼。
“一方面,目前我國貿易順差依然很大,而任何一個貿易順差大國的貨幣都不可能出現趨勢性貶值;另一方面,近期中國經濟企穩向好跡象更加明顯,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意味着一些傳統行業的經營壓力得以緩解,這些都是支撐人民幣保持堅挺的重要基本面。”周宇說。
政策利器還有很多
與此同時,中國在政策方面的迴旋餘地和空間也將成為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健格局的有力保證。
不久前,央行在其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指出,未來要“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央行同時也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首先,中國的財政狀況在世界範圍內依然較好,因此財政在穩增長、促轉型方面還有很多後招;其次,人民幣短期走低其實會刺激出口,而出口向好反過來又會推動人民幣升值;最後,中國外匯儲備依然龐大,央行貨幣政策堅持穩健且原則明確。綜合來看,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周宇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債券市場已經清晰地反映出人民幣資產海外需求的提升。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境外機構持有境內債券增量為507億元,創下2014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新高;10月份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市的託管量為7432.18億元,較9月又增加167.86億元。有海外著名基金管理公司甚至表示,自身迫切需要利用外匯交易中心的歷史數據、對人民幣計價債券基礎資訊等進行建模,分析預期收益,以便適應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需要。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