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減持潮來襲 惡意減持亂象多 害慘小股東
鉅亨網李家如 2016-12-09 10:50
A 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頻頻減持,光是最近就有近 40 家公司大股東公佈減持計畫,恐掀起套現潮。尤其惡意減持事件頻傳,短期形成股價大幅波動,更有不少大股東減持套現後公司業績隨即一落千丈,損害小股東權利。而 A 股 12 月後兩周將面臨解禁股高峰,以首發原始股東解禁股和定增配售機構解禁股占多數。
中國財經媒體報導,撇除險資舉牌原因後,第四季減持仍十分可觀,其中以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為減持主力。Wind 資料顯示,光是第四季至今就有 96 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出現減持。
12 月後兩周將來到今年解禁高峰,以首發原始股東解禁股和定增配售機構解禁股占絕大多數,次新股和參與定增配售的機構股東到期獲利退出的動機較大。
進一步來看,截至今年 9 月底,初步統計滬深兩市大股東減持金額總規模就接近 2000 億人民幣,細究減持原因更是五花八門,有還債、結婚、交小孩學費、理財等,尤其部分上市公司更有股東出現「清倉式」減持計畫,把手中持股全部賣掉。
動輒上億元的減持規模,短期內恐形成股價大幅波動,長期來看更給公司留下極差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後,業績隨即由先前的突飛猛進變為一落千丈。
市場人士指出,減持潮背後,一來反應不少上市公司不再注重自身業績,希望減持套現減少奮鬥,二來是散戶為主的投資人結構,難讓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治理水準有效改善。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減持行為本無可厚非,但若存在違規減持,可能損害其他公眾股東合法權益。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