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非:中國將是全球化新時期的重要推動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10 12:40
和訊網消息12月10日,12月10日,第十八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全球變局,中國策略」為主題,和訊網全程播報。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何亞非出席並發表演講。
何亞非在演講中表示,如何定義全球化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大國,是一個重要的經濟體,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何亞非指出,現在很多人把現在全球化這個變局定義為「去全球化」「逆全球化」,或者說全球化的倒退,我認為這種定義過於簡單,過於片面。在這一過程中間,中國因發展戰略,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的成功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保障中國發展模式成功的政治體制機制,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與其他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以下為演講實錄:
何亞非:謝謝主持人。
今天要講的題目是:全球化的再定義。
我們現在展望整個世界的發展,確實變化很快,變化很大。這些年全球化應該說風升水起,成績斐然。但是,這些巨大的變化也讓我們感到困惑,也在衝擊着全球化的進程,影響了一些國家的政治生態,也對世界各國的合作和交流提出了新的挑戰。
我們該如何定義全球化?這個對中國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大國,是一個重要的經濟體,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我們需要了解全球化給它再定義,我想首先要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變。變在哪裡?不變的東西又在哪裡?我們先來看戰略層面有一些什麼是沒有改變。我覺得有這麼幾條。
第一,歷史不會終結。冷戰結束的時候,美國學者釜山(音)曾經斷言說: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和體系已經永遠的占有了通知地位,所以世界的歷史已經終結了。但是我們看到全球化在繼續推進,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世界市場的逐步擴大,全球治理體系的建立與逐步完善,這些符合世界各國利益的全球生產鏈和貿易投資等等制度性的安排和規範,我認為不會因為全球化出現波折和倒退、而消失。也就是說全球化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第二,中國所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正在改變國際力量的對比。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全球治理已經從過去西方治理向東西方共同治理的方向轉變。這個歷史潮流不會逆轉。當然期間會有矛盾、摩擦,會有反覆,但是過去西方一統天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第三,涌育全球化,保障全球化的保障機制,也就是二戰之後的國際秩序和各種制度化安排不會倒塌,也不會消失。當然會在調整,改革的基礎上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發展中國家會獲得進一步的發言權和決策權。我們可以斷言全球化所需要的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會繼續得到維持和鞏固。在可預見的將來以大國戰略均衡為基礎和保障,世界大戰我認為依然打不起來,當然局部戰爭和衝突難以避免。這就是不變的戰略趨勢。
那麼哪些地方會變或者已經在變化。現在最大的變化我覺得是來自全球的主導者,超級大國,美國人曾經宣稱:全球化就是美國化。現在全球化開始偏離了美國化的既定軌道。參與者多了,受益者也多了。發展中國家趕上來了。而美國內部的貧富差距,各階層的矛盾激化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想改變全球化的遊戲規則,想改變全球化利益分配的格局,這裡有兩件事最近發生的,值得我們關注,也能說明問題。
第一,是以特朗普當選新新一屆總統為代表的美國社會精英階層與草根階層,開始了一場(階級鬥爭)性質的對決。這是馬克思說的。我前幾天遇到了一位美國來的學者,可能會當選特朗普內閣的一位學者。他說美國社會的分裂就具有馬克思所描述的階級鬥爭的性質。美國的草根群眾,特別是白人、工薪階層,這種強烈的政治訴求把特朗普推上了歷史的舞台,造成美國社會的深度分裂和政治生態的劇烈變化。有人說,美國民主黨以後的出路就是「桑德斯化」,大家記得桑德斯和希拉里兩個人在黨內的競爭。說桑德斯說代表的歐洲道路的思想今後會占據美國民主黨的主流思想。希拉里所代表的資本、知識和媒體的精英對美國的政治走向正在失去控制。當然,剛才前面的演講者也講到這個變化,在美國的變化不僅僅限於美國,歐洲同樣是「重災區」,我們從今年年中的英國公投,脫離歐洲,到前不久的意大利公投的失敗,總理辭職,意大利有可能脫歐,到明年法國右翼的有可能執政等等。這些民粹主義的泛濫正在歐洲形成勢頭。所以說歐盟的前景堪憂,美國政治和全球化的前景也堪憂。這種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是變化裡面我覺得有一點,民粹主義。
第二個可以說明的例子,這幾十年的全球化進程,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幾十年全球化的發展。當然是美國主導的經濟新自由主義,以及華盛頓共識,統治世界經濟的我認為是黃金時代。全球經濟治理也好,經濟發展模式也好,都被它格式化,都在它的統治之下。但是,物極必反,歷史是無情的。這幾十年的世界經濟,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反是採納了經濟新自由主義模式的國家,無論是亞洲的泰國,還是拉丁美洲的阿根廷還是其他國家,都遭到了經濟停滯,政治動盪,社會穩定遭到破壞這樣的惡果。就連發達國家的龍頭老大—美國,也因為採用了這種思想,包括金融監管的缺失,引發了次貸危機的爆發,從而爆發了金融危機。於是我們看到全球化的指導思想出現了問題,也就是專家們常說的:全球治理失去了秩序,全球治理碎片化。核心就是說全球治理、思想沒有跟上全球化的發展。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去全球化」、「逆全球化」現象的發生。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間,中國的發展,中國面貌的巨大變化,中國的發展戰略,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的成功,以及保障中國發展模式成功的政治體制機制,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許多專家學者,都在研究中國為什麼會成功,都在提中國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過去我們對發展模式,中國自己的發展模式不怎麼提,但現在確實已經成為大家經常討論的題目,我們也在研究。
我想引用習近平主席的三句話來描述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習主席有三句話,我覺得非常精闢。第一句話講的是: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那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中國夢這麼接近。第二句話講的是:中國已經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第三句話講的是:中國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非常精闢講述了中國跟世界關係的變化。
這些年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實踐和成功有目共睹,特別是今年,我們主辦了G20杭州峰會,達成了29項成果,前所未有。大家知道20國代表了世界主要經濟體。其中有幾項我想提一下為什麼很重要,代表了中國正在進入全球治理領導者的地位。
比如說第一,把發展問題列入了G20的正式議程。就此達成了一個框架協議或者是框架協定。發展問題其實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問題或者是根源所在。大家想,如果世界上有一大批國家不發達或者沒有發達起來,這個世界經濟總體上是不可能持續發展的。但這個問題恰恰過去幾十年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重視。中國在G20應對金融危機初期就提出來:我們要重視發展問題。G20討論發展問題,但是遭到了發達國家的反對,說我們應該看碰到的金融危機問題,但是根本的原因是發展問題。中國通過自身的成功經歷,已經感受到這個發展的重要性。我們講所有的問題都要通過發展來解決。所以這次G20能就發展問題達成共識,是重大的進步,對全球治理今後發展方向是一個重大的推動。
第二個問題,今年的成果裡面是世界各國要就宏觀政策,特別是宏觀經濟金融政策進行協調。這也是中國經濟多年推動的。因為主要的大國,美國等等,他們的經濟金融政策是有溢出效應的,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溢出效應。美聯儲的加息決定美元走強還是走弱,對全球資金流向有強大的推動力。全球主要的經濟體要不要加強協調?應該加強協調。如果各干各的,你搞量化寬鬆,我來收緊銀根,你搞負利率,我來提高利率,一定會相互抵消,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所以這幾年中國對全球治理的貢獻有目共睹。
最後,我想講一下,我們怎麼再定義全球化。
現在很多人把現在全球化這個變局定義為「去全球化」「逆全球化」,或者說全球化的倒退,我認為這種定義過於簡單,過於片面。我們有必要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來看待這個問題,因為世界的發展包括全球化的發展,永遠不是線性的,總有起伏,有不同的階段,有反覆,總體往前推進。所以我覺得,根據現在全球化的變化,可以把現在這個階段定義為是一個全球化的新時期。是整個全球化的總的框架,定義都產生了變化。我們需要適應它,去認識它。
時間已經到了,我就不多講了,下面討論的時候,我再討論一下特朗普上台可能會對全球化有什麼影響,對中美關係會有什麼影響,謝謝大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