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淳華:用光影鐫刻新中國文藝年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14 10:40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大西山》於12月5日在北京衛視首播,周一到周五每天一集,明天即將收官。它給了觀眾一個了解西山燦爛文化的機會,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北京這座城市與大西山之間有着血脈上割不斷的跨越千年的聯繫。拍攝《大西山》前後共消耗了三年的時間,王淳華身兼此片的總導演和總製片人,從前期籌劃到實際拍攝再到後期的剪輯和播出,她一直戰鬥在第一線,用全部心血澆灌作品。
王淳華
山佑京城:追尋歷史的足跡
關於為什麼選擇「西山」作為拍攝題材,導演王淳華由衷地感嘆道:「大西山的文化資源是可以做一輩子的。」的確,北京有很多聞名世界的名勝古蹟,西山也算不上名山,既沒有泰山之尊,也沒有華山之險。但是,西山對於北京這座城市而言,卻有着獨特的意義。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條支阜,從西方遙遙拱衛着北京城,古人稱之為「神京右臂」。它不僅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飽含着人文歷史精華的山脈。從北京作為都城開始,西山便不可避免地與中國的命運緊緊相連。「選擇西山作為講述北京人文歷史的載體,在於西山的歷史之大,人物之大,故事之大。」
《大西山》的內容涉及山水、物產、軍事、陵寢、園林、宗教、民俗、工業、經濟、社會等諸多層面,分布在名為《緣起》、《基石》、《香火》、《烽煙》、《園說》、《文脈》、《魂歸》、《融流》、《家源》、《問道》的10集正片中。
實地考察
在談到創作團隊為了《大西山》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時,導演王淳華頗為感慨,為了能夠更好地感受這座山的文化底蘊以及挖掘山上的拍攝資源,她帶着整個團隊走遍了西山的每個角落。發現美不勝收,繁苦不足為外人道。
西山林海蒼茫、煙光嵐影、四時俱勝,數百年來,有無數文人學士為它四時的景色所傾倒,游賞其間,樂不知返,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資源,關於西山的歷史,人們最津津樂道的大約是自金元以來歷朝歷代在這裡大興土木建造的各種皇家行宮、苑囿、別墅、寺廟,其中最享有盛名的當屬清代康乾盛世時營建的「三山五園」,即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以及萬壽山清漪園(今頤和園)。這些內容在《大西山》的《園說》一集都有非常詳盡的闡釋。
情景再現--司徒雷登主持冰心婚禮場景
《大西山》在「情景再現」上下了「血本」,思路上也別有匠心:
不追求戲劇性,追求寫意風格,讓觸不到的歷史更加清晰可感。王淳華導演堅持不討巧的創作態度,對待歷史有着嚴謹的態度,盡最大的努力在故事原發地拍攝,轉場次數也就非常多,對於導演本人和整個團隊的體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戰。
王淳華說,片中還插入了水彩畫來輔助畫面敘事。國畫沒有顏色,油畫太過沉重,水彩畫則既有國畫的飄逸氣質,也有油畫的凝重色彩,彌補了書面資料的不足。有些史事不適合情景再現,用繪畫則既有形象,又能留白。以前的片子用音樂和影像勾連,這次用繪畫來串起,最終形成了本片獨有的藝術印記。
《大西山》工作照——采景
剛接到《大西山》的時候,王淳華並沒想到這個項目會有這麼大的難度,因為她本身是經驗豐富的紀錄片導演,各種場面和局面都碰到過,接這個項目是出於業務的自信和對朋友的回報。到了項目的後期,她卻發現自己越陷越深,既是製片人,也是總導演,需要統籌兼顧的事情太多,一度喘不過氣來。作為導演,她要在片子的質量把控和藝術表達上,做到臻於完美;作為製片人,她又需要面對繁多的事務性工作,此片的合作方來源多樣、整個團隊的人員構成也較為複雜、資金的籌措和支配也很有難度,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給了王淳華導演很多的困惑。她笑談自己的雙重身份,猶如是「飛禽中當走獸,在走獸中當飛禽」。
在面對「大西山」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時,王淳華導演發現,這個主題太龐大了,「《大西山》項目對於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是巨大的考驗,以我們的知識結構、經驗、經歷,把控這樣的宏大主題,難度不小。」但令人欣慰的是,《大西山》最終順利播出,收穫了觀眾和相關部門的好評。
《大西山》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這是第一次以影像呈現出北京西山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以藝術的方式滲透國家的文化戰略,該片首次提出「大西山」的概念,推動了國家對大西山文化帶、長城文化帶和運河文化帶三個文化帶的探索和挖掘。並且對於恢復已經淪落破敗的文化景觀、文物保護以及西山地區基礎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談到拍攝《大西山》的感受,王淳華導演說,歷史留給了西山太多的財富和資源,幾百年來帝王將相、權貴富賈、文人墨客的足跡、蹤影,讓西山有了豐厚的人文積澱,仿佛每一處山石,每一叢草木,每一條溪流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大西山好像一位母親,用豐饒的物產和深厚的文化哺育着北京這座城市,這部片子採用城與山對話的方式展開,就是為了讓現如今生活在喧囂都市中的人們,能夠沉下心來去回望自己祖先的歷史,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光影之隙:繪製文化的光譜
實際上,《大西山》在王淳華的導演生涯中只能算一個「異數」。本片偏於高冷的敘述風格是由其主題、使命和素材決定的,而王淳華更擅長於書寫大的歷史背景下的人物命運,情感敘事和細節呈現得心應手。在過去的12年間,她一直在文化紀錄片這條道路上深耕,留下一串作品。
從2005年拍攝《世紀影人》,王淳華導演正式進入文化紀錄片的創作。
《世紀影人》是52集大型人物系列片,通過大量首次發現的影像資料,以及當事人獨家披露的幕後傳奇,講述了一批中國影壇的國寶級演員、導演、編劇的戲夢人生。此片選擇人物的標準是:在百年電影史中,對電影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取得突出藝術成就,並在觀眾心目中留有美好形象的電影人物,例如蔡楚生、上官雲珠、周璇、趙丹、舒繡文、石輝、孫道臨、黃宗江、張瑞芳、於洋等。
談起《世紀影人》,王淳華導演說,正是通過拍攝這套人物系列片,她才開始慢慢地親近和理解老一代電影人。縱觀中國電影百年曆史,正逢中國新舊文化、中外文明相互衝撞、滲透、揚棄、融合的變革時代,中華文化的復興賴此萌生,且方興未艾。在激盪的時代大潮之中,電影人的顛簸、坎坷與摔打可想而知,沉淪於崛起的命運多舛,悲歡離合難以盡述。
由於片長所限,怎樣在50分鐘里把一個人的一生真實而特別地呈現出來呢?
王淳華導演選擇了以點帶面的創作路徑,把歷史淡化到大的講述背景裡面,凸現故事或事件,強調性格決定命運,增加戲劇性和懸念感,挖掘他們的個性特點和精彩故事。
《世紀影人》為我們留下了老一輩電影人的珍貴影像資料,在拍攝這部片子時,許多老電影人年至耄耋,因此《世紀影人》對於歷史文化的搶救和打撈,重要性不言而喻。這部紀錄片也讓王淳華找到了時間、作品和人物之間的微妙藝術韻律,堅定了拍攝文化紀錄片的信心。這部紀錄片的解說詞和採訪精華集結成書後受到讀者歡迎,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因其史料的珍稀性而暢銷。
2008年,王淳華導演拍攝了24集音樂紀錄片《歲月如歌》。該片並不是簡單回顧中國的流行音樂史,而是將音樂當作生活變遷的背景,以人和音樂的關係為核心,展現改革開放30年的社會變化。王淳華導演選擇歌聲為切口來進入歷史現場,串起了中國人的共同回憶。它也並非是單純的編年體紀錄片,而是融入了歌會、專家明星訪談和影像資料等元素,既有美學觀賞價值,也有史料價值。
《歲月如歌》選擇30年間的百首經典歌曲,由12大主題結構而成:《青春》、《生活》、《愛情》、《故鄉》、《英雄》、《友情》、《夢想》、《親情》、《童年》、《奮鬥》、《影視》和《祖國》。一首歌就是一段歲月的濃縮,《蹉跎歲月》勾起人們對知青年代的回溯感懷,歌聲一起就昨日重來。《年輕的朋友來相會》讓人想起欣欣向榮的八十年代,旋律一起就春光明媚。《從頭再來》把我們帶回艱難的國企改革陣痛中,「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進風雨」,民眾的疼痛和昂揚盡在其中。
《歲月如歌》團隊
關於《歲月如歌》,王淳華導演也是有遺憾的,當時最早一批的歌唱家沒有影像,只有聲音,所以後來她才會努力打造現場,設置藝術感和歲月感很強的舞檯布景,使一些老歌唱家能回來,讓這些聲音填補影像空白。並且,在舞台上原聲原唱有一種時空對比之感。
舞台
王淳華發現,音樂看不見,摸不着,但旋律一起,就有無限豐富的資訊撲面而來,國家的政治氛圍、人們的精神面貌、時代的流行風尚…一整套回憶被重新喚起,紀錄片的傳播力和感染力在《歲月如歌》中充分展現,王淳華在其後的創作中對音樂元素的運用更加嫻熟。
《百花》工作照
2009年,王淳華執導的《百花》堪稱新中國文化史詩,從影視、戲劇、音樂、文學、舞蹈各領域記錄60年的文藝發展歷程。《百花》最吸引觀眾的就是片中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以及對一些老藝術家音容笑貌的再現。片中選取各藝術門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詳細闡述:如第二集裡擷取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橋》、話劇《龍鬚溝》、相聲《維生素》等,並通過生活資料和嘉賓回述把它們巧妙地串聯起來,再輔以旁白給出當時文藝界的整體風貌。60年間,優秀作品浩如煙海,傑出人物燦若星辰,《百花》沉澱了最燦爛的篇章和最隱秘的心事,播出之後反響如潮。
四位主持人:趙忠祥、張瑜、王姬、濮存昕
談起《百花》,王淳華導演笑着說:「我的創作是在戴着鐐銬跳舞。」因為這部片子涉及到了60年的文藝史,有很多難以繞開的特殊時期和作品,怎麼處理這些敏感的素材,就特別考驗總導演的藝術功底以及把關智慧。幸運的是,這個片子做到了官方、民間都滿意的效果。
2012年,王淳華導演帶領她的團隊製作了十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人民的藝術》,展現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60年的風雨滄桑。全片不但採用高清數字設備拍攝、3D特效後期製作,還大膽探索戲劇化空間場景復原與穿越的效果。它以人藝經典劇目的舞美布景為基礎,營造出特殊的採訪空間,大到舞台小到化妝間,都是原汁原味的人藝實物。這就使得這部記錄片戲劇味道濃郁,形式和內容完美匹配。
《人民的藝術》情景再現
《人民的藝術》採取的是編年史與主題化相結合的分集方式呈現,使60年來的人藝戲劇、人藝風格、人藝精神、人藝人物等盡數入片,創作上頗具難度。
王淳華導演選擇了將經典劇目的生成與發展與重點人物的命運巧妙地結合起來的方式,對《龍鬚溝》、《茶館》、《雷雨》、《推銷員之死》等一系列人藝經典劇目的緣起和幕後故事的發掘引人入勝。
為了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當年的歷史,王淳華導演決定放棄演播室的方案,專門搭建了戲劇特有的場景,再現當年的真實生活和排練場。引入3D特效和摳像技術,拍是在景片前拍的,但成片效果極有縱深感。《人民的藝術》的採訪對象從102歲的葉子老人,鄭榕、藍天野、朱琳、蘇民等老藝術家,到楊立新、濮存昕、宋丹丹、梁冠華、何冰、王斑等中青年演員;既有梁秉堃、田本相、蘇叔陽等理論家,也有白岩松、姜文、馮小剛等社會名流。
《人民的藝術》採訪現場
人藝既是現實主義戲劇流派的集大成者,在話劇觀眾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一座歷經60年風雨、見證共和國滄桑的文化地標,《人民的藝術》展現了人藝戲劇的恢宏華美,也留存了一段多人口述的話劇信史。經此一役,王淳華的創作拼圖臻於完整——電影、電視劇、音樂、戲劇,當代最流行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文藝形式全部納入了她的紀錄片版圖。
回顧王淳華導演十幾年的文化紀錄片之路,她已經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特色:時間縱向上,每一次出擊都是對共和國文化史的梳理、搶救和打撈,在光影之間鐫刻歲月的年輪;表現手法上,每一部都非常重視歷史細節的再現,情感共鳴的生髮,總能勾起觀眾淚流滿面或者無限悵惘的回憶;作品梳理上,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作品盡數納入視野,條分縷析,給出精確坐標。可以說,把王淳華打造的四部文化紀錄片看了,共和國的文藝風雲也就盡收眼底了。
而在完成了基於影視、音樂、戲劇的視聽文化紀錄片之後,王淳華又以《大西山》開啟了歷史、地理文化紀錄片的征程。關於未來,她從不給自己設限,願意嘗試各種可能。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北京八百年建都史,有太多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文化瑰寶。目前,她已經暫時把目光從京西的大山中抽離,移向京北蜿蜒曲折的長城文化和京東煙波迷離的運河文化。她希望在此後的導演生涯里,能完成《北京文化三部曲》,用紀錄片繪製出通向北京悠遠歷史和山川地理的「清明上河圖」。
王淳華其人
國家一級導演。北京電視台大型節目負責人。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及德國西柏林「D·W」高級電視管理專業。作為總導演、製片人策劃製作的影視節目、專題、晚會數百項,多次擔當大型慶典活動總導演。
2000年起進入紀錄片領域並深耕於此,長於以時空和主題為經緯線梳理新中國的文化建樹,在主流意識形態和大眾文藝視角之間穿梭自如,重細節、重情感的切入方式總能勾起觀眾的共同回憶。紀錄片代表作品有《重返巴格達》《世紀影人》《歲月如歌》《百花》《人民的藝術》以及《大西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