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新南向 運用台灣軟實力「以人為本,從心出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03 14:31
記者王叡嫻/台北報導
政府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有別以往對外著重於經濟貿易方面,希望運用台灣軟實力「以人為本,從心出發」,深化雙邊經貿文化關係。為聽取學界、業者意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7 日主辦「新南向贏未來」座談會,由工商時報協辦,探討未來布局。
座談會由工商時報總主筆葉玉琪主持,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中華經濟研究院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中山大學經濟系教授張其祿、台灣世界展望會政府暨國際組織合作計畫經理胡炎煌、台灣海外援助展聯盟理事長王金英、富董投資總經理黃文貴、肯信集團董事長郭毓庭、直行科技公司總經理石睿航參與。
鄧振中表示,過去台灣也有許多南向政策,成效雖然不錯,但主要是偏重於經濟貿易上,然而近幾年東南亞部分國家開始進行政治改革,經濟成長表現良好,而台灣也在當地耕耘,打下深厚基礎。未來新南向政策除了繼續加強經貿合作,也希望從醫療、教育、農業、中小企業等領域進行雙向交流,尤其是農業方面,東南亞地區部分以小農經營為主,台灣可以提供寶貴的經驗作參考,使兩國之間深化經貿文化關係,創造彼此互利雙贏。
▲鄧振中表示,未來新南向政策除了繼續加強經貿合作,也希望從醫療、教育、農業、中小企業等領域進行雙向交流。(圖/記者王叡嫻攝)
徐遵慈則強調,台灣在東南亞發展經驗從 70、80 年代開始到現在,累積的實力跟影響,已經超出數字上面可以顯現,從這些不同的數據來看,台灣真的不應該妄自菲薄。從過去是強調出口、投資,到現在新南向政策強調以人為本,台灣都有非常好的基礎存在,以泰國來說,雖然這幾年投資的排名比之前落後幾名,但以台商、台幹、台商眷屬來看超過 15 萬人,是非常龐大的人口。
徐遵慈指出,台商網絡已經遍布東南亞幾個投資重鎮,上中下游都有完整發展,過去從勞力密集產業,一直到現在的科技、服務產業都有很好很深的布局,由此看來,不同的階段應該發揮不同的功能,建議政府在新南向政策下,針對不同的國家應該要有不同的合作模式。另外,台灣一直以來有非常好的慈善團體,早在政府推新南向、舊南向之前就有非常深的布局,例如緬甸在 2010 年發生颶風,當時就容許我們的慈善團體進入救災,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經驗。
▲徐遵慈則強調,台灣在東南亞發展經驗從 70、80 年代開始到現在,累積的實力跟影響,不應該妄自菲薄。(圖/記者王叡嫻攝)
張其祿則提出,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可透過軟性、沒有威脅感,具同理心的合作方式結合,例如一、學術合作方面,像是菲律賓、印尼有博士學位的師資大概不超過三成,越南教育體系則比較少有技職,所以我們的師資可以走進去;二、這些國家已慢慢轉型,走向科技業、服務業,台灣可以提供一些經驗跟結合;三、城市治理成功的經驗,例如東南亞國家一遇到颱風可能就要癱瘓一段時間,但台灣有許多治理寶貴的經驗,如何帶出去也是重點。
長期從事「醫務社會工作」,擅長 NGO 經營管理的王金英,以自己的所見分享經驗。她認為,台灣可以發展國際醫療,攏絡海外醫療人才來台灣就讀,企業也可以與 NGO 合作,政府則可以扮演鼓勵、扶植企業的角色,如何推動企業參與,、政策鬆綁等,都是可以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張其祿提出,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可透過軟性、沒有威脅感,俱同理心的合作方式結合。(圖/記者王叡嫻攝)
胡炎煌則實例分享,指出台灣世界展望會每年從民間跟企業募款七千萬美金左右,主要在國外做一些人道援助計畫,新南向國家裡面就有 11 個國家有實施計畫,主要是以需求面為考量。援助計畫方式分三種,第一種是長期發展的計畫,大約是 10 年到 15 年,主要針對當地兒童跟婦女的教育與醫療,甚至是保護與生計,希望這些區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脫離貧窮;第二種,天災、疫災、戰亂緊急救援的計畫,所做的項目包括供水衛生、糧食物資發放、臨時庇護所、生計等,比較有名的案例包括南亞海嘯;第三種是倡導形計畫,主要是針對南亞地區,兒童營養不良、愛滋病、種姓制度等保護議題,對於政策不公義的公部門,會透過活動倡導政府改變政策。
黃文貴則建議,希望政府在台灣內部共識溝通能加強,所有新南向的交流要有組織、層次明確,讓所有民眾能了解,對東南亞重點國家不同文化跟交流方式,政府如何對症下藥,且應將與雙方所有的經貿往來、人才交流等都要有進行 KPI 統計,讓民眾能夠一目了然。
▲黃文貴建議,希望政府在台灣內部共識溝通能加強,所有新南向的交流要有組織、層次明確,讓所有民眾能了解。(圖/記者王叡嫻攝)
對於學界、企業界、NGO 的建議,鄧振中回應,數據無法反映台灣的實力,說明也不夠明確,都是新南向政策還需要努力的地方,但台灣的布局、產業鏈的實力不容小覷,人才方面目前也擴大東南亞學生來台的數量,法規大幅鬆綁,讀完書之後給予僑生在台兩年的實習機會,取得工作證的薪資標準降低,這些目前都已陸續達成。
▲王金英認為,台灣可以發展國際醫療,攏絡海外醫療人才來台灣就讀。(圖/記者王叡嫻攝)
『新聞來源/NOWnews http://www.nownews.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