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風乍起驚動全球金融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05 07:20
美聯儲報告稱其為一種特殊的分布式賬本區塊鏈是2016年度風靡全球的熱門詞彙之一。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的研究數據顯示:區塊鏈技術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科技之後,目前最有望成為第五代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近兩年,硅谷和紐約的區塊鏈初創技術公司相繼成為各類風投基金熱捧的項目。
概念定位:去中心化的全球性分布式數據庫
區塊鏈是一種包含時間戳的資訊塊彼此相連形成的資訊塊鏈條,它的核心是一個全球性的分布式賬本,一種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把一段時間系統內全部資訊交流的數據,通過密碼計算和記錄到一個數據塊,每一個區塊里記錄了上億個區塊、時間戳,從上億個區塊到這個區塊之間發生的所有交易記錄。
特點之一: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區塊鏈結構設計精妙之處在於去中心化,根據開源的分布式協議,讓資訊通過分布式的結構傳播發送給全網;通過分布式記賬確定資訊數據內容,蓋上時間戳後生成區塊數據;再通過分布式傳播給各個節點,實現分布式存儲。
去中心化的系統通常隨著參與節點的增減,導致系統風險指數升降。在網絡層面,區塊鏈是建立在IP通信協議和分布式網絡兩項技術基礎上的,任何一個節點被黑客攻擊都不會影響整個網絡。因為任何一個節點都會保存整個系統的總賬本。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台終端機沒有被黑客控制,整個系統恢復起來就非常簡單。
特點之二:去信任(Trustless)
區塊鏈也被稱作「創造信任的機器」。在系統中,參與者無需了解其他人的背景資料,也不需要藉助第三方機構的擔保或保證,區塊鏈記錄資訊的產生需要全網絡節點的確認。一旦生成將永久記錄,無法竄改。除非擁有全網絡總算力的51%,才有可能修改最新的生成一個區塊記錄。區塊鏈技術其實是用純數學方法來建立各方的信任關係,每個節點掌握各個節點資訊。資訊可以採用公開原則,系統內交易的批准取決於所有節點的共識性原則。規則對於所有節點公平公開,且強制性去中心化。
應用場景:從數字貨幣崛起到金融領域創新
根據區塊鏈研究所(InstituteforBlockchainStudies)創始人MelanieSwan(梅蘭妮·斯萬)的觀點,目前由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和將有的革新主要分為三類:區塊鏈1.0、2.0、3.0。
區塊鏈1.0對應的是數字貨幣。這方面的應用與現金有關,包含貨幣轉移、匯兌和支付系統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比特幣。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已經在歐美國家獲得相當程度的市場接受,數字貨幣與法定貨幣之間交換的交易平台也應運而生。
比特幣網絡的崛起也使各個國家發行數字貨幣成為一種國際趨勢。2015年厄瓜多爾率先推出國家數字貨幣,在減少發行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便利;突尼斯也發行了數字貨幣,除了買賣商品,還能繳付水電費等。十分便於管理。瑞典、俄羅斯等國也在積極籌備發行數字貨幣的計劃。
區塊鏈2.0是指區塊鏈技術在其它金融領域的應用。比如跨境支付與結算、票據流通、股權登記和轉讓等供應鏈金融。
當前的跨境交易需要依賴可信任的第三方中介,第三方的介入也導致了跨境支付結算時間長、費用高、過程繁瑣。而區塊鏈技術可以拋棄第三方角色介入,通過全網信用實現點到點的透明交易。這樣不但降低了操作成本和費用,而且提高了跨境匯款的安全性,加快了交易速度。根據麥肯錫的測算,從全球範圍看,區塊鏈技術在B2B跨境支付與結算業務中的應用,將可使每筆交易成本從約26美元下降到15美元,其中減少的8美元為中轉銀行費用,美元為外匯匯兌成本、合規及營運成本。
區塊鏈3.0是指區塊鏈在金融行業之外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物流、等各個領域。據此實現資訊的自證明,通過解決信任的問題提高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
正在興起的公信系統公證通(factom),正是利用區塊鏈技術革新了商業社會和政府部門的數據管理和記錄方式。該公司於2016年11月底公布其收到了比爾·蓋茨基金會的資助,致力於通過生物特徵識別來記錄全球各地的醫療記錄,「創造區塊鏈來記錄可以使記錄訪問變得更加經濟,也可以保護記錄免遭損失或操縱。」
研究與投資:全球熱力追捧區塊鏈技術
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入,國際產業格局加速重塑,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此輪變革中,資訊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影響範圍最大的領域,是引領新一輪變革的主導力量。
美聯儲報告關注區塊鏈,稱其為一種特殊的分布式賬本
美聯儲高度預期了分布式賬本技術在結算支付、資產清算等領域應用的可能性,強調其數據庫可靠、公開透明、加密算法等特點的重要性。其報告稱:「美聯儲公開表示支持和監管那些可以引領結構設計和金融市場的創新。」美聯儲對區塊鏈的關注點,集中在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系統在透明化結算方面的應用和整合。美聯儲表示如果美國電腦系統採用了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每年能處理6億次價值12.6萬億美元的交易,清算方式將更加安全、有效、透明化。
更重要的是,報告稱美聯儲研究團隊已經和銀行等對分布式賬本技術有興趣的金融機構就資產結算方面展開探討。另外,美聯儲還對30位行業領袖進行了採訪,內容涉及分布式賬本系統的前景、發展和應用。報告稱「美聯儲研究團隊通過和目前已參與、對分布式賬本技術發展做出過貢獻的相關人士的研討,已經提前了解了分布式賬本在支付、清算領域的發展。」
美聯儲還關注了私人區塊鏈領域。在其報告中,研究團隊闡述了其對於無需許可的公共區塊鏈及需要許可的私人區塊鏈的估值思路。公鏈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如比特幣,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整個網絡。而私鏈中只有特定的群體才擁有網絡控制權,且能夠改變和操作數據節點。在研究報告中,美聯儲表現出對私鏈或者去中心化區塊鏈系統的發展和實踐具有極大興趣,「比特幣是加密數字貨幣公鏈應用非常好的範例,然而金融行業主要關注私鏈的發展,因為私鏈系統能夠提供關鍵功能的控制權」。
綜觀其研究報告全文,美聯儲持續關注私鏈的應用案例,描述了私鏈技術在金融行業發展的可能性。然而,在其報告中,美聯儲研究團隊強調了保持交易記錄永久透明的重要性,同時也稱分布式賬本技術大大減少了營運和金融風險。
花旗銀行公開表示支持外匯交易區塊鏈初創企業CobaltDL
花旗銀行已經公開披露其投資了一家英國倫敦初創公司CobaltDL,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簡化外匯交易程序。
CobaltDL由兩位經驗豐富的銀行家創立,致力於研究將分布式賬本技術即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外匯交易市場。目前,銀行間貨幣交易需要與買方、賣方、做市商、清算方和其他第三方保持交易記錄,故交易記錄的調整和核對放慢了整個交易過程,也增加了交易成本。
對此,CobaltDL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獨立共享式的交易記錄,利用複雜的加密數字密碼,保證使用者安全地瀏覽和編輯共享賬本。這種區塊鏈技術率先應用於比特幣,滿足了央行的需求。
花旗G10外匯全球總裁JamesBindler表示:「我們被CobaltDL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重新設計外匯交易的基礎架構所吸引。CobaltDL的解決方案極有可能削減成本並降低行業風險來提升外匯交易服務。」
CobaltDL當前正處於測試網絡的初級階段,並預計在2017年最終建立。15家機構正參與測試,其中包括花旗銀行。CobaltDL預計其技術至少能減少20%的外匯交易成本。另一名CobaltDL創始者AndyCoyne表示:「我們通過減少外匯交易中的無效性、重複架構和過程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風險敞口。」
類似CobaltDL的眾多銀行和初創公司正投入百萬資金和大量的時間,將區塊鏈技術應用金融市場,以換取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日本交易所集團建立區塊鏈聯盟,2017年進行區塊鏈實驗
日本交易所集團攜手旗下多家公司共同創建了區塊鏈聯盟,旨在發展出一個為資本市場基礎設施服務的驗證概念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2016年12月1日該集團宣布:東京交易所(TSE)、大阪交易所(OSE)、日本證券清算集團(JSCC)將共同建立一個區塊鏈聯盟,幫助日本金融機構測試這種區塊鏈模型。
該集團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開始就資本市場基礎設施組建了內部研究團隊,並迅速得出這種創新技術將給行業帶來巨大變革的結論。2016年2月,該集團宣布於3月與IBM日本利用區塊鏈技術測試其在清算、結算和其他營運領域的應用。這個全新的區塊鏈聯盟正是基於之前與IBM日本的合作,之後將會基於超級賬本平台開發一種新的區塊鏈概念驗證測試環境。
該聯盟營運目標包括尋求更多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加入開發過程,比如各種金融機構和區塊鏈的工程師和開發商。該集團表示:「我們會去吸納廣泛的金融機構參與者與行業專家,聯盟成員將執行概念驗證測試並探討分布式賬本技術在資本市場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包括技術方面和營運方面。」
此外,聯盟的測試環境將利用概念驗證和IT供應商開發的模型,金融科技和區塊鏈開拓者以及一些金融機構、交易所的共識是「驗證各種應用能夠幫我們強化技術和服務」。
更重要的是,區塊鏈聯盟能促進開發商和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資訊共享,這種共享可以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工程師技術培訓和金融機構的營運鏈培訓來實現。區塊鏈聯盟的概念驗證環境測試將於2017年春季展開。
IBM火力全開:2017年全面布局區塊鏈
區塊鏈將會成為最大的商業領域管理工具之一,IBM也正在致力於在區塊鏈的發展和應用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毋庸置疑,區塊鏈技術已經日益流行,尤其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和應用預期着其將對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
IBM致力於與區塊鏈技術的開拓者們展開深入的合作,並在2018年加速將這一技術應用於金融社區。IBM的市場研究團隊稱到2017年年底14%的金融機構將會在其生產環境中應用區塊鏈技術。IBM金融市場副總裁KeithBear也認為在區塊鏈技術發展早期這個數據可能會有存在變數,「需要注意到的是區塊鏈應用開始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我們正與很多潛在的參與者開展實質性的探討,這是未來真正的機會所在」。
規模和現狀:區塊鏈「技術雛形」發展在路上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區塊鏈技術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區塊鏈投資迅速升溫,美歐中成為全球主戰場。2015年全球區塊鏈投資共65起,融資總額4.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5.7%,全行業累計投資規模突破10億美元。
可以預見,區塊鏈是未來最有潛力的一項高新技術,一切數字化及可以被數字化的場景都可以利用區塊鏈來實現去中心化、程序化及自動化的存儲和交易。但也要充分認識到區塊鏈仍是一項發展中的「技術雛形」,需要以動態的眼光去探索和應對。基於當前現狀,區塊鏈正面臨着以下幾方面的挑戰:
技術難題——區塊鏈技術要求系統內每一節點保留一份數據備份,輕量級的節點數量不在話下,但超大規模的數據節點仍有待研發。每秒交易量也是區塊鏈應用所面臨的一大技術挑戰,目前比特幣區塊鏈每秒能處理7筆交易,交易確認時間一般為10分鐘,交易效率仍需提升,否則也將限制其在金融高頻交易場景中的利用。
安全性——雖然區塊鏈技術可保證每筆支付都是真實的,全網都可以對每筆交易進行審計,但可信度仍受制於51%的算力約束。如要對現有區塊進行修改,需要擁有超過全網51%的算力支撐。如果任意一方能掌控超過全網51%的算力,就可以更改賬本資訊。雖然這一成本很高,但還是存在實現壟斷的可能性。
監管難度——對於金融創新,風險監管仍是重中之重。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區塊鏈的發展,但實現了去中心化、點對點之後,監管者將面對「天量」的數據潮,監管機構該如何應對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怎樣對資訊的透明度進行規範?都是跟隨在區塊鏈腳印之後的大考課題。
綜上,區塊鏈技術作為顛覆傳統的創新科技,具有巨大的爆發空間,但是又滋生着新生事物的種種不確定性。只有以前瞻的視野、辯證的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的實踐,才能趨利避害,把握市場先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