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校捷勁? 花27萬元變身“華僑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4-27 08:44
“身份比努力更重要!”
“‘狼爸’蕭百佑3個孩子都考上了北大,靠的不僅是棍棒教育,還有華僑生聯考。”
近日,《中國教育報》對華僑生聯考仲介機構展開調查,報導了國內考生獲取華僑身份參加連招考試一事,讓“假華僑生”再次受到社會關注。對此教育部高度重視,對有關情況進行了認真核查,並表示堅決做到“零容忍”,發現即查處。
“土著”變身“華僑生” 換身行頭就能讀名校?
一位非京籍初三家長宋女士面臨這樣的糾結,“回山東老家讀高中?就兒子的成績,只能在專科徘徊。留在北京,則意味著無法參加高考。” 於是她在北京四處打探華僑聯考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負責人向宋女士介紹說,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入學考試(簡稱全國聯招)是“名校捷徑”。
這位負責人給每位到場的家長髮了一張宣傳頁,上面寫滿“985”院校近年來全國聯招錄取分數線,低得令人咂舌,吉林省某“985”高校錄取分數線僅為400分。培訓機構將全國聯招直白地簡稱為華僑生聯考。
該負責人還“指點”說,非京籍家長要想讓孩子參加華僑生聯考,要通過辦理菲律賓綠卡或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畫,讓孩子獲得華僑身份後,再去國外待兩年,“出口轉內銷”,等坐到華僑生聯考考場時,“土著”就變成了“華僑生”。
這種解決辦法在宋女士眼中,就是“救命稻草”。在輾轉走訪北京數家華僑生聯考培訓機構後,宋女士感慨到,“身份比努力更重要!”。她還說,中國“狼爸”是最打動家長的成功案例,“‘狼爸’蕭百佑3個孩子都考上了北大,靠的不僅是棍棒教育,還有華僑生聯考”。
2017年全國聯招報名資格中明確規定,華僑考生必須是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且最近4年(截至報名時間結束)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即按一年計算,無須連續居住)。
那麼,這些仲介機構都是如何運作,讓“土著”搖身一變,成為“華僑生”順利通過審核的呢?對此,《中國教育報》記者專門暗訪了幾家教育機構。其中,深圳某機構教育工作人員介紹了“變身”的整個流程。
第一步,每年8月至次年1月,在深圳參加為期5個月的華僑生預科班培訓,主攻英語。
第二步,在每年1至3月,辦理移民簽證手續,申請國外國際高中學籍,前往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市的國際高中學習。
第三步,在國際高中就讀,並進行18至20個月以上的專項聯考課程培訓。
第四步,返回深圳培訓基地,參加為期7個月的考前集訓。
第五步,協助學生報考、指導填報志願、考前心理輔導,陪學生參加全國華僑、港澳臺聯考。
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每名學生收費27.6萬元,主要包括華僑生預科班培訓費、移民辦理手續費、在菲期間學習費、專項聯考培訓費等。
記者接連詢問了4家華僑生聯考培訓機構,費用都在32萬至50萬元,每家機構每屆報考人數6人到近百人不等,而且報考人數在逐年增加。
教育部:零容忍 發現即查處
“通過投機取巧取得華僑身份的考生,雖然不合理,但卻是合法的”,中國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委員、深圳市政協原委員楊一平說。
對於目前華僑聯考的“漏洞”,全國聯招辦工作人員表示,之前也有考生向該機構反映過該問題,他們已經瞭解該情況,並已將該情況彙報給了教育部。
4月25日,《中國教育報》對此發表評論,稱規範華僑生聯考須有漏必堵。
文章稱,歸根結底,這就是一個有錢人的遊戲。這種變身遊戲鑽了政策的漏洞,這種行為卻嚴重損害了國內考生的權益,損害了高考公平,同時也破壞了華僑生聯考的生態,侵害了華僑生的權益,因為“真正在海外接受教育的華僑子女根本考不過這些土生土長的大陸考生”。真華僑的名額被新移民擠佔了,華僑生聯考出現了“擠出效應”。
在其中,仲介機構充當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地都活躍著不少從事相關業務的仲介機構,而且還是公開、大膽、高調地從事這一業務。不僅在媒體平臺四處打廣告,還組織公開的宣講活動,並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對此,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這些仲介機構的違法行為的監管,斬斷華僑生背後的黑色利益鏈,維護好華僑生聯考的生態,維護好真正的華僑生的權益,維護好高考公平。
而對於“假華僑生聯考”一事,教育部也高度重視,會同國務院僑辦對有關情況進行了認真核查。
人民日報25日報導稱,根據中央有關僑務政策,為增進華僑青年對祖國的瞭解,維繫他們與祖國的情感,1985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始組織內地高校聯合招收港澳臺僑學生。聯合招生單獨實行統一考試、統一錄取,考試時間和考試內容均與普通高考不同。
自2006年起,針對一些地方華僑考生報名資格造假的現象,教育部會同外交部、公安部、國務院僑辦等部門採取了一系列規範措施,嚴格限定華僑考生報名條件,嚴格審核考生報名資格。經過治理,華僑考生報名資格造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近5年間,每年平均報名參加全國聯招考試的華僑考生均不超過50人。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會同外交部、公安部、國務院僑辦等部門,持續加大資格審查力度,對資格造假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做到“零容忍”;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政策,嚴格落實招生資訊公開,切實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公正。同時,教育部也特別提醒有關考生和家長,要警惕部分仲介機構的虛假宣傳,防止上當受騙。
來源: 中國教育網等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