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家股份行認為資管新規部分條款恐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2-08 16:19
路透報導,大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發布不到一個月,兩名消息人士援引 10 家股份行研討後達成的一致意見指出,資管意見稿有利於防範業務風險,但部分條款實施後,將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較大,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消息人士指出,參會銀行認為按資管徵求意見稿的現有部分條款實施後,將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較大,降低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如果能局部調整將減弱負面影響,且更利於構建公平、市場化的競爭環境。一是大量未到期理財資產將面臨無產品可續接的困境,資產處置將加劇金融市場波動。二是快速打破剛性兌付將引發客戶大量贖回理財產品,可能觸發流動性風險,加劇金融市場波動。三是銀行理財投資分級設計的產品受限,存量資產到期後不能續做,對資本市場影響較大。
他們並認為,後續配套實施細則如果不一致,將可能產生新的監管套利和不公平競爭。新規實施後,其將成為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統一的監管標準、框架以及準則,但 “三會”(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 可能在符合新規要求的基礎上,各自執行尺度不一的細則,進而造成新的監管套利和不公平競爭。
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包括適當延長過渡期至三年,並優化過渡期安排,其二是有條件放開理財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投資者限制及期限錯配限制、包括理財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的期限錯配限制;其三則是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在符合會計準則的前提下,允許資管機構自主選擇估值方法;其四是給予銀行理財平等的主體地位。建議放開可分級產品投資債券、股票等標準化資產的比例限制;建議取消私募產品發行對象不超過 200 人的限制要求;建議刪除 “產品期限越長,年化管理費率越低” 相關描述,並明確管理人依然可以收取業績報酬;建議允許委外產品投資於未取得金融牌照的私募基金等。
中國央行、銀監會等五部委 11 月聯合發布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的徵求意見稿,明確界定資管產品分為公募和私募,並對非標資產投資、資金池、第三方托管等作出規定,並明確將對同類資管產品按照統一的標準實施功能監管,過渡期自《指導意見》發布實施後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