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沈建光: 談中國七大“灰犀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2-08 16:12
瑞穗證劵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就當前中國經濟進行分析,提出中國七大“灰犀牛”論。此七大不確定風險,分別是:中國增長的新週期還是舊模式;房地產能否打破屢控屢漲的怪圈;2018通脹是否會成為隱憂;人民幣漲勢如虹可持續多久;全球復蘇下的貿易改善能否持續;貨幣政策是否會緊於預期;中國債務風險是否可控。
節錄內容如下:
一、中國增長的新週期還是舊模式?
中國“新四大發明”,包括高鐵、移動支付、網購和共用單車在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2016年底,中國的高鐵運營里程占世界60%以上。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全球最高,並且電商及移動支付已向全球滲透。新技術彎道超車方面,中國工業機器人及新能源汽車存量均居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表示樂觀。資料顯示,2017年GDP增長6.9%,較去年同期加快0.2%,為2010年來首次提速。消費、投資、淨出口傳統三駕馬車同時發力,經濟表現超出預期。投資仍是拉動經濟的最主要支柱,但是在去杠杆、環保力度加大的背景下,2017年投資已經出現緩慢下滑態勢。
二、房地產能否打破屢控屢漲的怪圈?
考慮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逐步加碼,房地產銷售與新開工等先行指標已出現下降,沈建光預計2018年房地產投資將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2016-2017年這一輪房價上漲很快,但居民收入卻是上升最慢的階段,很多人以短期消費貸的形式付房子首付,這就造成很大風險,所以必須建立長效機制。
沈建光建議,在供給方面,增加土地供應,高效利用城市土地,嘗試共有產權房、鼓勵租房等;在需求方面,對於投機需求仍然可以限制,但對於剛性需求、改善性需求仍需鼓勵;在制度方面,完善土地、戶籍、公共分配及財稅制度,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房產稅對於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權與事權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三、2018通脹是否會成為隱憂?
2018年中國經濟整體通脹溫和上漲。與此同時,在去產能與環保要求下,上游工業品價格持續處於高位,供給側出清則為行業帶來盈利機會。
四、人民幣漲勢如虹可持續多久?
強勢貨幣大幅度升值對中國的出口都會有影響,所以對美元的判斷非常關鍵。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美聯儲7次加息週期後,美元大概呈現走弱態勢,已是強弩之末。
人民幣貶值與資本外流壓力已得到緩解。去年有一種流行觀點認為保外匯還是保儲備,兩者只能取其一。但事實證明,中國政府去年頂住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果斷採取穩匯率的策略,隔離了風險、換來了金融穩定,外匯儲備站穩3萬億美元以上,如今來看是正確的選擇。
五、全球復蘇下的貿易改善能否持續?
中國出口的構成當中,機電產品增速要大大高於平均增速,高新技術、機電產品、自動數控設備都在以10%-20%的速度增長,整個貿易結構出現了巨大的改善。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從危機前2006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16年的30%,出口份額全球占額保持第一,零售市場快速發展,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中美貿易戰爆發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貿易摩擦依舊存在。總體來看,全球經濟復蘇的可能性很大,中國的出口將繼續成為2018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六、貨幣政策是否會緊於預期?
2017年年底,資管迎來史上最嚴資管新規,直指影子銀行,金融去杠杆力度較大。
中央政府在十九大之後還是很明顯的一個新跡象,要繼續進行金融開放,要求去除國內的金融隱患,金融去杠杆力度可能比想像得還要高一點。而去金融風險包括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理財新規、影子銀行、國企、僵屍企業、壞賬等。
七、中國債務風險是否可控?
最大的風險在地方政府。儘管2017年地方債發行較2016年下降三成,但近日多個地方政府自報GDP造價,引發了人們對債務問題的擔憂。
沈建光建議中國財稅改革應適時提速,主要包括以下四點主要方向:第一,明確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明確央地事權劃分,調整央地財稅關係;第二,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推進公開透明化,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構建中期滾動預算;第三,完善稅收制度,繼續推進結構性減稅,部分稅種適當擴圍;第四,養老金制度改革。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