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發布專題報告分析如何衡量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否成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4-10 12:23
香港,2018年4月9日—依托現代基礎設施、重連古「絲綢之路」,這不僅能夠擴大中國的經濟版圖,而且能鞏固其能源安全。然而「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與否將最終取決於私人部門投資者在「一帶一路」項目中的參與度。標普全球中國議題資深分析師小組在今日發布的專題報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世界上最大的風投項目?》中如是表示。
標普全球評級首席經濟學家龔華德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成功與否將最終取決於中國的『種子資金』’能否帶來有價值的項目並引入真正意義上的外部私人部門投資。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風險投資項目了。」
衡量成功的另外一個標準是「一帶一路」倡議能否能贏得項目所在國的青睞。「一帶一路」倡議目標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依托基礎設施和產業合作項目,將歐亞大陸聯結起來。
標普全球發布的此篇跨行業報告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範圍及其合理性,並就一些對倡議的錯誤解讀進行了辨析。最後,報告還明確了衡量倡議成功與否的標準。
「一帶一路」倡議經常被拿來與二戰後美國提出的重建西歐的「馬歇爾計劃」進行對比。與「馬歇爾計劃」相比,「一帶一路」倡議是將更廣闊的一片區域聯結起來,而且還面臨著在一眾歷史上幾乎從未合作過、彼此間文化差異巨大、地緣政治訴求各異且存在勢力範圍競爭(俄羅斯,印度,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家中「創建」而非「重建」現代經濟基礎的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的志向和規模堪稱宏偉」,龔華德說道。
「一帶一路」倡議將為亞太地區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亞太地區的「基建融資缺口」(即投資需求與實際投資額之間的差距)將達到區域內各國GDP總和(不含中國)的5%。
報告設問:「中國為何認為自己能夠填補這一投資缺口,而其他國家此前均未能取得成功?我們認為,在很多方面中國都有望比其他債權國取得更優的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中國可能獲得的收益包括:創建新的貿易市場、擴大中國的影響力範圍,以及提升中國的能源安全水平。舉例來說,目前中國85%的進口石油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早期的幾個「一帶一路」項目(如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便是為了解決中國的能源供應問題而開展的。
龔華德表示:「總體而言,我們認為『一帶一路』’類似於風險投資基金,但有一些不同。」
中國政府為目標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提供種子資金。這些目標國家就相當於風險投資概念裏的早期初創企業。通常,風投的目標即獲取投資收益、變現,然後退出。
在”一帶一路”倡議模式中,中國項目公司也會將資產變現,但會明確期望保持中國政府與項目所在國之間的合作關系。雖然可能並未明文列出,但這種合作關系將既包括在非物質層面上贏得當地民眾的支持與信任,又包括在物質層面上為當地商團——特別是政府——創造重要的商業機遇。
只有評級委員會可以決定評級行動,本報告並不構成評級行動。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