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國君策略:中美貿易摩擦略有緩和 未來雙邊談判或進入深水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5-20 16:28


國泰君安李少君、王焯認為,中國將顯著增加源自美國的進口產品,尤其是在農產品、能源、半導體、汽車等領域。這將對國內相關產業供給結構及歐盟等貿易夥伴產生實質影響。

中美兩國5月19日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同意:

(1)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

(2)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


(3)就創造有利條件,增加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領域的貿易達成共識;

(4)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合作;

(5)鼓勵雙向投資、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

(6)繼續保持高層溝通,積極尋求解決各自關註的經貿問題。

我們略作解析:

第一,長期看,中美經貿合作規模擴大、利益捆綁,作為壓艙石,或為中國贏得1-3年的時間窗口。中美關系在此期間,或將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以及缺乏經貿合作根基的美俄式對抗。

第二,中期看,2018年內,中美貿易摩擦或從「高強度」回落至「略有緩和」的高平台期。聯合聲明未提及中美互征關稅行動,同時表示雙方將繼續磋商、保持溝通。這意味著,雙方互征關稅行動被暫時擱置。貿易摩擦對市場的沖擊,將趨於弱化。

第三,短期看,本輪協商可能只解決了較容易達成一致的部分問題,未來雙邊談判或進入深水區。例如,美方談判代表之一,美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羅5月19日在白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擴大對華商品及服務出口規模外),降低關稅、非關稅壁壘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同樣重要。以周為觀察期,美國政府態度(特朗普推特)或有反覆,抑制風險偏好、對市場形成擾動。

第四,中國將顯著增加源自美國的進口產品,尤其農產品、能源、半導體、汽車等領域。例如,根據《華爾街日報》,美農業部近期已要求美農業企業提供短期內能夠迅速提高產量並對華出口的產品清單。一方面,這將對中國國內相關產業的供給結構,逐步產生實質影響。另一方面,對其他貿易夥伴(如歐盟、拉美農業出口,韓國、台灣芯片出口),也將產生間接並實質的影響。

第五,中興一事未決,仍有待後續談判。聯合聲明未涉及中興一事。受制國會壓力,特朗普政府在中興問題上的合作空間較此前有所收窄。

此外,聯合聲明未明確任何目標數字。聯合聲明強調,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是為了滿足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和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也有助於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這表明,中國政府不會接受美方的不合理要求,中美經貿談判,必然是在相互妥協中尋求利益交集、互利共贏的方案。

本文作者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李少君、王焯,來源公眾號少數派策略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