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當前最主要是穩定預期 中方要有底線思維--專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6-25 15:06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速有望在6.7-6.8%,但下半年下行壓力增大、不確定因素增多,首先要妥善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當前最主要的是要穩定預期,“堅持結構性改革、結構性去杠桿”的宏觀政策基本取向不要輕易變,同時也要有底線思維,要做好各種預案,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王一鳴在上周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等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表示,當前外部環境中最大不確定性是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最近宣布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對經濟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但對市場預期和供應鏈調整的影響較大。
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引發中國股市和匯率上周走勢震蕩,人民幣兌美元CNY=CFXS大跌千點,滬綜指.SSEC當周累計下跌4.37%,並一度創逾四個月最大單日跌幅,再現千股跌停行情。
「下半年這種(經濟)下行壓力顯現,因為它有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比如,中美貿易的走勢會怎麼樣?很難測算,所以要有預案。」王一鳴建議,積極的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
這主要體現在,要繼續加大減稅降費的力度,同時也可以研究在必要時適當提高赤字率,這不是說要擴大投資規模,而是在中美貿易沖突繼續擴大時,考慮建立企業的補償機制,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職工的培訓和再就業的機制。
在貨幣政策方面,他強調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不能變。好不容易得來的去杠桿的成果,不能因為市場有些反映就調整政策取向,但政策的松緊搭配是可做相應調整的。穩健中性並不是偏緊的貨幣政策,現在政策有些偏緊,對去杠桿也不會有積極效應。
「在穩健中性的基調下,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我覺得是下一步要研究的;同時可以根據形勢的變化,適當降低準備金率,這也有呼聲,是可以研究的。」他表示。
中國央行周日宣布年內第三次定向降準措施,預計可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人民幣;並明確表態降準旨在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雖然央行在聲明中再次強調了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幣政策,但結構性寬松已在路上。
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15日宣布對5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將自7月6日起開始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中國商務部次日淩晨在網站上公布,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進口商品對等采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340億美元,上述措施將從2018年7月6日起生效。
**經濟增長的潛在風險**
王一鳴認為,當前全球經濟覆蘇態勢還比較強勁,中美貿易摩擦是中國外部環境最大的不確定性,美國最近宣布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關稅,從時限上看可能很難規避,多數機構測算此次加征關稅對中國經濟影響大概是0.1-0.2個點,他個人判斷對經濟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它對市場預期和供應鏈調整的影響會比較大,這種市場預期從股市和債市,也會漸漸地有所反應。」王一鳴指出,5月外貿數據超預期,與企業搶跑提前出口有關,也預示著下半年的出口增速可能會有下降。
中國5月進出口繼續保持兩位數同比增速,明顯超出市場預期,貿易順差則有所收窄。分析師多表示,在全球貿易摩擦升溫之下,年內出口存較大不確定性,而進口受政策支持預計仍能保持較高增速,貿易順差趨於收窄。
而從國內來看,風險主要是在去杠桿背景下的內需增速放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基礎設施投資,這與去杠桿、清理規範地方政府債務、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融資行為是有關聯的。
「下一步在政策調整上,也要註意這傾向,我們怎麼能夠有效的控制地方政府債務的繼續增長,又能避免投資的過快下滑?」王一鳴說道。
此外,他還指出,去杠桿的非對稱性,加劇了民營企業的融資壓力;在融資環境收緊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壓力也在增大;房地產市場積累的矛盾在增多,最典型的是一二手房價倒掛,不調(控)也不行,再加大力度也不行,處在兩難的境地;居民部門杠桿率的上升對消費有擠出效應。
王一鳴強調,要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破除無效供給加快處置僵屍企業方面,要加大力度;債轉股落地的進程也不太理想,「現在市場化手段,為什麼銀行有積極性承接這個股權?這個政策上還要研究,有相應的補償機制。」
他認為,在培育新動能方面還要加大力度,此次中興(000063-CN)(00763-HK)事件暴露出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要靠產權激勵來強化創新。他援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索科研成果的個人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
「有的人形象說,產權是分地,獎勵是分糧食,分地好還是分糧食好呢?」王一鳴稱,以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是獎勵,產權和獎勵的激勵作用完全不一樣,以前靠要素投入,解放的是傳統生產要素,現在越來越需要人力資本、技術科技的投入,需要解放新的生產力,這要有所突破。
王一鳴表示,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鼓勵競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主基調。所以在制度上,也要建立公平競爭的審查制度,出台的文件、法規都要經過公平審查,為市場競爭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公平的生態。
來源:路透北京6月25日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