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IPO追蹤】鐵塔為上市高度戒備 評估市場情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7-04 15:39


有望問鼎今年「集資王」的新股的中國鐵塔,有傳聞指其本週四主行上市聆訊,亦有指已通過上市聆訊。擁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鐵杆粉絲的中國鐵塔,能取得上市「通行證」應無懸念。不過,面對目前波動市,連香港首只「同股不同權」將於週一掛牌(7月9日)的小米(01810-HK),市場消息指,小米招股價下限定價,有報導指「有心人」下限定價是「讓利」,此說法絲毫未有改變暫且處於弱勢的小米。市場消息透露,已有機構投資者進行暗盤交易,有投資者以每股16.15元買入小米股份,總值2800萬美元(約2.184億港元),較招股價17元跌5%。而較早前,有投資者叫價15.6元,較招股價折讓8.24%,但未知道成交是否已達成。

小米下周「登陸」港交所,股價表現被視為影響日後新股表現。據瞭解,身為中國鐵塔聯合保薦人高盛與中金團隊,不敢掉以輕心,因為早於2017年市場已傳出中國鐵塔集資高達100億美元,估值約2400至2500億元人民幣。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中國鐵塔正進行香港IPO前的市場需求評估,交易前的投資者溝通工作亦於今日開始,以介紹該待發行公司。

中國鐵塔,擁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位勁量級股東,其穩定的收入來源可謂不成問題;然而據7月4日發佈經聆訊後的初步招股檔顯示,受累於融資成本上漲,2018年一季度利潤錄得跌幅21.5%至3.8億元(人民幣.下同)。

2018年一季度收入微升4.8%


2017年度,鐵塔的收入同比上升22.6%至686.65億元,然而2018年一季度收入增長放緩至4.8%至172.44億元,鐵塔分析增長主要是租戶數增加所致。2017年度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4.6倍至19.43億元,鐵塔指主要是由於租戶數的增加,由共用而帶來的站均租戶數提升,及融資占比下降所致。然而2018年一季度利潤則錄得跌幅21.5%至3.8億元,主要是由於融資成本增長所致,期內融資成本同比上升27.2%至16.38億元。集團持續錄得流動淨負債,於2018年一季為負1126.37億元;不過計及穩健的非流動資產,期內的權益總額達1278.75億元。經營現金流方面,於2017年同比增長26.6%至349.35億元,不過2018年一季度則錄得跌幅33.5%至57.91億元。

 

中國移動貢獻鐵塔收入近55%

鐵塔的收入分佈,於2018年一季度172.44億元收入,宏站業務貢獻了96.5%,微站業務只占0.5%,室分業務占2.3%,跨行業站址應用與資訊業務占約0.7%。期內集團租戶及通信運營商租戶數分別達到273.35萬 及268.78萬,每個站的共用租戶分別為1.45 及1.43。客戶分佈方面,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占集團收入貢獻的54.9%、22.5%和22%;其他客戶只占0.6%。集團沒有明確派息政策。

 

初步招股檔介紹,鐵塔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鐵塔於2017年營運管理的站址數目達187.2萬個,遠高於美國鐵塔公司的15萬個和印度巴帝電信的16.2萬個。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數目增至188.6萬個並服務273.35萬個租戶。不過,鐵塔每個站的共用租戶數則落後於國際公司,只有1.43戶;沙文報告預期至2022年租戶數可望增至1.72個。

根據沙利文報告,在2017 年,以收入計鐵塔在中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市場中的市場份額為97.3%。鐵塔是中國實施「網路強國」戰略不可或缺的推動者。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集團的站址遍佈全國31 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覆蓋所有的城市及廣大的農村區域。

 

與環球同業比較, 2018年起調低定價

集團主要從事業務包括宏站業務,向通信運營商提供鐵塔及機房或機櫃在內的站址空間;微站業務,深化覆蓋和流量擴容;室分業務,實現樓宇與隧道中室內區域的深度覆蓋;跨行業站址應用與資訊業務,向來自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包括基礎設施、維護服務與電力服務在內的站址資源服務。

 

集團於2014 年7 月15 日成立,發起人為通信運營商股東。至今中國移動公司、中國聯通公司、中國電信及中國國新各持有集團已發行股本約38.0%、28.1%、27.9%及6.0%。

2018 年鐵塔推出兩項重要改變。第一是定價政策調整,按公平原則磋商後,集團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修訂定價條款,降低鐵塔業務成本加成率並提高鐵塔業務共用折扣率,修訂協議有效期為五年,並於2022 年12 月31 日屆滿。若按新協議,2017年集團的塔類收入經調整後將下降6.1%,由原來的 670.85億元減少至629.86億元。

2018年起延長折舊年期至20年

第二是將自建地面塔折舊年限由10年更改為20年,若按新修訂,集團於2017年的折舊支出經調整將減少51.9%,由38.78億元降至18.65億元。此調整主要考慮到5G 標準技術提升、政府新頒佈對鐵塔站址場地保護的有利政策以及鐵塔的品質及特性等因素。兩項新安排下,2017年度模擬的EBITDA(經營溢利)將由原來的403.57億元,下調10.2%至362.58億元。

鐵塔列出的8大競爭優勢:

1. 不可撼動的市場地位: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亦是中國實施「網路強國」戰略不可或缺的推動者。

2. 持續有利發展環境:獲益於中國移動通信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及政府多項利好政策支持。

3. 以「共用」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提升了集團站均租戶數和邊際收益。

4. 穩定可期的營業收入和現金流:主要客戶均為全球領先的大型通信運營商,並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5. 綜合服務能力:在中國提供以站址為核心的一體化服務。

6. 廣闊的跨行業發展空間:憑藉站址資源及綜合服務能力,發掘新的業務增長點。

7. 同業領先的運營效率:通過集約高效和創新精細的管理模式,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優化運營成本。

8. 經驗豐富的管理層以及高素質的員工團隊。

至於鐵塔未來發展戰略,將以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為立業之本,以加快拓展跨行業應用與資訊業務為新增長點,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的資訊通信基礎設施服務商。

1.塔類業務方面,鞏固行業領導地位。

2.室分業務方面,提升需求滿足能力。

3.能源創新方面,推進綠色能源應用。

4.跨行業站址應用與資訊業務方面,拓展服務各個行業客戶資訊化需求之增長空間。

5.國際市場拓展方面,穩妥尋求發展機遇

面對十大風險因素

鐵塔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

1.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需求或並未達到預期增長或甚至下跌;

2. 業務依賴於三大通信運營商;

3. 站址獲取、建設及維繫方面或遇到困難,或對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4. 獲得並保持對集團服務進行理想定價的能力;

5.站址所在土地或場所的使用權利或受到干擾;

6.管理及整合通信鐵塔基礎設施資產組合方面或面臨挑戰;

7.業務發展可能需要較高水準的資本開支,未必能取得業務發展所需資金;

8. 在發展微站與室分業務上可能面臨挑戰;

9.有限的經營歷史或令市場難以對集團未來前景進行評估;

10.自然災害及其他意外事件。

估計市場年復合增長9.1%

鐵塔強調,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在中國市場具有不可撼動的市場地位。作為中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共建共用的統籌者,集團的站址資源和服務對三大通信運營商進行全國性的4G 網路擴展及未來組建5G 網路至為重要。根據沙利文報告,預計2022 年中國移動通信用戶將達到15.6 億戶;年人均移動數據流量於2017 年達17.4GB,2012至2017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85.5%;預計2017 年至2022 年增長率為35.9%,並將於2022 年達至年人均80.5GB,中國通信鐵塔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預期將由706 億元(人民幣. 下同)增至1,091 億元,年增長 9.1%。

■ 作者|周燕芬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