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國內首家私募基金跑路,上海銀行究竟該不該擔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7-26 17:42


意隆財富暴雷,投資人圍攻託管行

昨天上午,一張投資者圍攻上海銀行的朋友圈截圖在各大投資群瘋傳。圖片配文將矛頭直指眾人眼中的避風港——銀行理財,並稱“100萬起購,血本無歸”,一時間弄得投資界人心惶惶!

 

“投資者圍攻上海銀行”朋友圈截圖    圖源:新浪微博@新10億


隨後上海銀行緊急闢謠並報案稱,謠言所涉“理財基金”非上海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非上海銀行代為銷售的產品,而是阜興集團旗下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上海銀行僅為多家託管銀行之一。

6月27日,上海意隆財富突然傳出負責人失聯跑路的消息,並有小道消息稱其母公司阜興集團也已人去樓空。7月1日,意隆財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意隆財富旗下基金產品“意隆-稀土產業並購基金五期”的投資收益(含本金及利息)將延期支付,阜興系私募基金正式暴雷,這也是國內首家私募基金暴雷跑路。

據意隆財富官網介紹,其為國內領先的高端資產管理機構,致力於為高淨值人士提供卓越的資產管理服務。誠如上文所言,踩上意隆財富這顆地雷的投資者損失均在100萬元以上,且據統計涉及投資者或有8000餘人!

基金業協會、銀行業協會各執一詞

不過話說回來,私募基金負責人跑路,投資人為什麼一股腦兒的跑到託管銀行要賬去了呢?這事還要從中國基金業協會7月13日發佈的一則公告說起。

於《關於上海意隆等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風險事件的公告》中,中國基金業協會指出上海意隆等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實際控制人失聯以來,相關私募基金管理人經營中斷,嚴重擾亂了私募基金行業秩序,給投資者合法權益造成重大影響。

中國基金業協會要求,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無法正常履行職責的情況下,託管銀行要按照《基金法》和基金合同約定,切實履行共同受託職責,通過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會議和保全基金財產等措施,盡最大可能維護投資者權益。同時,中國基金業協會於附件中公佈了託管銀行的詳細聯繫方式及地址。

 

關於上海意隆等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風險事件的公告 圖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

而上海銀行表示,投資者提出的託管銀行應履行“召開持有人大會”、“開展資產保全”等要求超出託管銀行法定職責範圍的訴求,因此無法滿足投資者要求。

7月23日晚間,銀行業協會連發兩文聲援上海銀行。中銀協首席法律顧問蔔祥瑞直言,“銀行託管私募基金責權清晰,依法依約不承擔共同受託責任”。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法律顧問蔔祥瑞專題採訪節選  圖源:中國銀行業協會官網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則在另一篇文章中點明,“如果私募管理人的實際控制人“失聯”,不宜將接管責任超出合同範圍延伸到託管機構,因為這不僅和整個資管新規一直致力於破除資產管理行業的剛性兌付和軟約束的政策導向相悖,也容易導致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合理界定託管機構的職責範圍, 促進資產管理業務鏈的良好合作》內容節選

圖源:中國銀行業協會

顯然銀行業協會認為,託管機構所承擔的主要職責是合同約定的資產保管、資金清算、核算估值、投資運作監督、資訊披露、獨立建賬、資料保管等事項,基金業協會建議及投資者要求的“召開持有人大會”、“開展資產保全”等事項並不在託管機構職責範圍內,託管機構也不需為非自身失職導致投資人損失擔責。

上海銀行:法理無罪,道義有失

雖說法律規章並未明文要求託管銀行履行上述投資者訴求,但卻並不代表上海銀行對投資者要求置之不理的做法是絕對正確的。

由於意隆財富已獲取合法金融牌照,對於延期支付收益這種投資活動中的可能出現的正常情況,員警並沒有干預的立場。畢竟如果沒有爆出“意隆財富實控人跑路,母公司阜興集團人去樓空”的消息的話,連投資者都未必會如此激憤。

作為除私募基金管理人外、最為瞭解資金去向並負責存管資金的第三方機構,託管銀行應當是最適合進行“召開持有人大會”、“統一登記相關私募基金投資者情況”等工作的人選。不一定是上海銀行,因為上海銀行也只是諸多託管銀行中的一家,但可以使幾家銀行共同來做。遺憾的是,銀行業整體奉行的都是“個人自掃門前雪”,並不願意出頭擔起這個責任。於法理上無可厚非,於道義上卻難免有失。

有媒體報導稱,意隆財富延期支付投資收益乃至實控人跑路是因為實控人將私募資金用於證券投資,回想2018年中國股市的熊樣,這個說法似乎有幾分可信。但意隆財富所涉私募基金不僅有證券投資基金,還有房地產投資基金、醫療產業投資基金、礦產產業投資基金,意隆會不會偷偷挪用了本該用於其他用途的資金呢?如果上述猜想成立,那託管銀行可就要擔起“投資運作監督”失職的責任了。當然,這是一種很惡劣的猜測,中國銀行業當不至此。

投資領域頻頻暴雷,投資教育有待跟上

近幾個月來,投資界頻頻出事——從非法集資跑路到P2P公司集體暴雷,再到信貸違約頻發以及此次的私募基金暴雷跑路。雖然和“資管新規”的出臺有一定關係——打破剛性兌付讓一批裸泳的金融機構暴露在日光下,但同中國投資者長期以來的投資理念也脫不了關係。

換句話說,在中國,閉著眼投資的人太多了!就以這次的阜興系私募來說,國內私募基金投資人數的上限是200人,而此次理財基金涉及近8000餘人。更有媒體報導稱,有小額資金抱團入場(因為100萬起購)的情況,而這些投資人絕非合格的投資者。

如果這些資訊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投資者瞭解到的話,那麼投資者至少應該關注下私募基金的流向。《和訊網》和《網貸之家》同時撰文指出,阜興系所設私募基金融資方都是阜興集團的公司或關聯公司,說白了阜興系就是自融!而自融的風險之高,無需贅言。

雖然以上言語有事後諸葛亮之嫌,但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阜興系私募暴雷的事件不斷發酵最終引發全民熱議,若能真正讓中國投資者明白“投資有風險”,也不枉各位吃瓜群眾關注一場!

作者:熊思怡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