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面面俱到與術業專攻,美的、格力誰更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11-02 15:58


敢和雷軍打下10億元手機賭約,於風口浪尖進軍新能源汽車,高調給員工加薪,卻拒絕給股東分紅……董明珠留給外界的印象更多是彪悍強勁,而其帶領的格力電器(000651-CN)也如其人,在空調領域佔據著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

10月31日,格力電器如約公佈2018年三季度報告,收入同比增長38.4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8.35%,遠遠甩開競爭對手美的和海爾。如此業績讓市場驚呼:格力的人生簡直就是開了掛。

圖源:網絡


術業有專攻,格力開了掛

格力電器成立於1991年,20多年來一直專註於家用電器,特别是在空調領域,旗下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早已家喻戶曉。

2018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在經濟趨緩、地產舉步維艱的不利環境中逆勢而上,創出佳績。營業收入1486.9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4.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1.18億元,同比增長36.59%,每股收益3.51元。

同為家電行業巨頭,單拎格力出來分析不免單調,美的這個“死對頭”是必須要提的。

財華社註意到,2018年前三季度美的總營收2074.05億元,同比增長10.46%,歸母淨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19.35%。就營收規模而言,因為美的是全產業鏈模式,囊括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智能機器人及各類小家電,格力恐怕難以望其項背;再者比較規模大小本身也無太大意義,重要的是看增速。

拉長來看,美的近五年營收平均增速18.85%,格力為12.83%;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增速上,美的39.72%,格力23.61%,格力稍遜一籌。

值得註意的是,美的熱衷於全球併購,收購庫卡、拿下東芝……美的合併報表範圍不斷擴大,也成為做大營收和利潤的“利器”。隨著和小天鵝重組的方案落地,美的家族將再添一子,屆時出爐的報表也會更好看。

在這方面,格力顯得有點遲鈍,鮮有併購發生,幾十年如一日專註空調,專註國内市場,雖然增速落後,但含金量更高。特别是能用美的一半的營收,創造出旗鼓相當的利潤,盈利能力不言而喻。

近五年三季報,美的平均銷售毛利率26.43%,格力32.66%。銷售毛利率是公司的重要經營指標,能反映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和獲利潛力,亦是公司淨利潤的起點。

一般來說,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越高,反映公司產品附加值高、定價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較大議價權或者具有成本優勢。

就二者而言,一個多元化,一個術業有專攻,顯然深耕空調領域,已建立品牌優勢的格力賺錢更容易些。

再者,就家電市場的PK,格力過日子更顯精打細算。美的近五年三季報平均銷售成本率73.57%,格力67.34%。從中不難看出,每單位銷售收入所需的成本支出格力要優於美的,或者說由於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為格力省下不少渠道費、廣告費等。

資本市場,美的和格力旗鼓相當,你追我趕,目前都在40元/股左右徘徊。但誰能代表中國製造的未來,眾多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美的、格力,誰是中國製造業的未來?

白家電是高鐵之外中國製造又一張靓麗名片,其中領軍人物當屬海爾、美的和格力。海爾今天暫不提,我們隻說美的和格力。二者同屬家電行業,但發展模式卻截然不同,美的面面俱到,格力在空調領域“獨孤求敗”。

但在國内市場逐漸飽和的背景下,多遠化已成為一條出路。美的耗巨資買下四大機器人之一的德國庫卡,向人工智能跑步前進;格力做手機、數控機床,佈局新能源汽車,進軍芯片,也是在搶佔企業未來發展製高點。

孰強孰弱,現在難有定論。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二者都在竭力進軍下一個藍海。

同樣,在資本市場,二者也都是績優股的代表。目前美的市盈率13.76倍,格力市盈率9.06倍,本著價值投資理念,格力更顯質優價廉品質。

作者:董一燈

編輯:唐文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