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出流動性 暗示短期降息降準無望?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2018-12-18 11:20
在創紀錄連停 36 個工作日後,中國人行 (PBoC) 於 12 月 17 日進行 1600 億元 7 天期逆回購操作。由於 17 日當日無央行逆回購或 MLF 等到期,因此 1600 億元全數流入市場。
一些分析師認為,公開市場逆回購和淨投放重新啟動,表明中國人行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方向未改變,以行動闢謠近期關於貨幣政策緊縮的言論。不過,制約貨幣寬鬆的因素依然存在,逆回購的出現,也暗示著在年底前降準或降息機會微乎其微。
中國人行這次在公開市場進行逆回購操作,嚴格地說,也是 10 月 26 日以來央行第一次透過公開市場管道實施流動性淨釋出。中國人行同時在當天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中,表明這次逆回購操作的動機,稱此舉是「為對沖稅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金融機構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詳細來說,首先,12 月 15 日是星期六,本月主要稅種申報納稅期限順延至 17 日。按以往經驗來看,17 日是稅期高峰,是稅期因素對流動性影響最大的時候。
其次,中國財政部發行的兩檔國債於 17 日繳款,金額合計 580 億元。政府債券發行繳款是資金從金融機構流向央行的過程,因此會造成基礎貨幣回籠。最後,15 日是中旬例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繳退款的日期,同樣因節假日因素,順延至 17 日進行。考慮到年底銀行業常態性吸引大量存款,此舉導致繳交準備金基數擴大,金融機構需補繳法定準備金。
由上述可知本周初期影響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因素較多,在各因素疊加之下,造成流動性供需失衡,這正是中國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的原因所在。由此也說明,中國央行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未變,貨幣政策緊縮的言論可暫時休兵。
不過,這波中國人行逆回購操作預估不會持續太久,主要在於此次重啟的是 7 天期逆回購,並不跨年度,暗示中國人行不是為了釋出跨年流動性,只是為了抑制短期流動性的波動。同時,從下周開始,年底財政支出可望逐漸增加,此將推升流動性總量,到時也就不再需要人行繼續提供流動性支援。
預期本周中國人行可能繼續進行逆回購操作,主要在於,稅期因素影響還會持續一兩日;目前正處於銀行機構應對年底考核、展開資金備付的關鍵時期,市場整體流動性需求可能上升;本周將有 1200 億元中央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以國際面因素來看,目前中國貨幣寬鬆情況持續面臨的外在制約因素影響。主要在於本周 FOMC 將召開 12 月議息會議,若再升息,將進一步縮小中、美兩國間短期利差,可能對中國外匯市場及資本流動造成不利影響。而中國貨幣政策努力在維護經濟平穩運作、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等多個目標間求取平衡。目前人民幣匯率仍徘徊在 6.9 附近,距離 7 元心理關卡不遠,若此時再採取降準或降息的動作,可能加深穩定匯率的難度。
- 投資孩子「這件事」 讓未來更具有競爭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