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頻創新高!貝萊德:本益比不算高 但也不再特別便宜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2015-04-09 21:31
2015年以來中國股市氣勢如虹,隨著中國股市瘋狂開戶,滬港股市頻創新高,昨(8)日上證指數更突破4000點,香港恆生指數也突破26000點大關,創6年來高點,國企指數(H股)單日上漲5.8%,達13396點,為2010年以來最高。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孔睿思指出,陸股近來的漲勢是由本益比擴張帶動,但中國目前可說並不貴,採取審慎選股的資產配置策略,仍有龐大的投資機會。
HSBC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顯示3月終值達49.6,優於前次的49.2,也高於預期的49.3;繼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假如果經濟成長走弱到保不住7%的目標,北京就會祭出更多的工具之後,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政府可以做更多的事來支持成長,因此對經濟成長、資金寬鬆和改革的樂觀心態成為支持股市上漲的動力。
孔睿思表示,3月底公布全球投資評論中,投資人追捧股票是寄望於的貨幣和財政策刺激,落後盈餘比約為18倍,上證指數的價格約是去年夏天的兩倍。相較於更廣的新興市場,中國現在的價位回到了溢價,溢價雖然相當小,相對估值卻是2011年秋天以來最高。中國可說是並不貴,但或許不再是特別便宜。
貝萊德中國基金經理人朱悅認為,中國股市上漲主要是來自於結構性改革與市場評價的增長,而非來自於降息。結構改革與調整會是未來三到五年推動中國股市的主要動力。朱悅說,改革才剛起步,並非一蹴可幾;投資人亦不應預期市場會直線上升,但若採取審慎選股的資產配置策略,仍有龐大的投資機會。
朱悅進一步指出,2014年11月滬港通開放,增加內地投資人參與港股的機會;3月底中國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交易指引》,開放公募基金投資港股,也為港股帶來大量流動性,加上H股相對A股處於折價,有助H股漲勢超越A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