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去年前11月獲利超越2020全年 11月存放比續創史上新低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2-01-04 19:27
國銀 2021 年前 11 月國銀獲利達 3194.9 億元,不只創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也超越 2020 年全年獲利。此外,存放比在 2021 年 11 月再探低至 69.62%,續創史上新低。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主要是 11 月存款創去年單月增幅最大,才導致整個存放比持續下降,但還沒有到「爛頭寸」的地步。
據金管會統計,2021 年前 11 月國銀獲利達 3194.9 億元,不只創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也超越 2020 年全年獲利。銀行局表示,獲利主要來自國內總分行,因為放款餘額增加,與利差擴大導致利息淨收益增加。
截至 2021 年 11 月底止,國銀放款總餘額新臺幣 33 兆 5298 億元,較上月底增加 2070 億元;逾期放款金額為 622 億元,較上月底減少 6 億元;逾期放款比率為 0.19%,與上月底相同,較去年同期減少 0.04 個百分點。
2021 年 11 月底本國銀行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的覆蓋率為 729.44%,較前一月底 718.45%、增加 10.99 個百分點,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仍屬穩健。
至於國銀存放比,2021 年 10 月首度跌破 70% 大關、來到 69.93%,11 月持續探低到 69.62%,再度改寫新低。童政彰表示,2021 年 11 月存款增加 5054 億元,創去年單月增幅最大,主要是年底廠商貨款收入增加,但放款僅增加 2070 億元,一來一往下,導致整個存放比持續探低。
童政彰進一步表示,國銀還沒有到「爛頭寸」的地步,銀行近兩年帳上現金跟約當現金相加都維持在 1.2 兆元水準,並沒有因為存款大幅增加,帳上現金加約當現金就大幅增加,而是維持一個持平的狀態,顯示銀行還能有效運用餘裕資金進行放款、有價證券投資或同業拆借等,不是存放比下降就是所謂的爛頭寸,銀行無法有效運用現金,才是爛頭寸的現象。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