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為何說中國制造在離目標30年的地方開始逃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29 08:19


作者悅濤在《深圳經濟觀察》撰文指出,“中國制造”不像我們想象那么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我們的制造業還沒有升級,制造業者已開始撤離。此種嚴峻局面,從政府官員到民間人士,都深感憂慮。這才是中國經濟的深層隱患。


11月8日,苗圩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對《中國制造2025》進行全面解讀時指出,在全球制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制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作為主管制造業的中央大員,苗圩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國家認知。

苗圩說,全球制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高階制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

第三梯隊是中低階制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

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1 為什么中國制造是第三梯隊?

“毫無疑問,世界各國都在爭相介入新一輪國際分工爭奪戰中,隨著比較優勢逐步轉化,全球制造業版圖將被重塑。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美國在制造業基礎及最前沿科技創新方面仍將處於領先地位。

第二梯隊中,德國、日本等國家地位將進一步鞏固,一些后發國家有望通過技術、資本和人才積累,通過產業升級進入這一梯隊。

第三梯隊中,大量的新興經濟體通過要素成本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也將逐步納入到全球制造業體系。”(注意理解:在制造業版圖的重塑過程中,第一和第二梯隊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第三梯隊有望升級,但也僅僅是逐步納入到全球制造業體系!)

苗圩表示,中國現在處於第三梯隊,目前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面對技術和產業變革及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我國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當然機遇大於挑戰。

經過若干階段的努力,提升位次完全有可能,希望到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苗圩表示,我國已成為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制造業強國,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以裝備制造業為例,主要的不足表現在: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大多數裝備研發設計水平較低,試驗檢測手段不足,關鍵共性技術缺失。企業技術創新仍處於跟隨模仿階段,底層技術的“黑匣子”尚未突破,一些關鍵產品也很難通過逆向工程實現自主設計、研發和創新。

二是基礎配套能力不足。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先進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基礎能力依然薄弱,嚴重制約了整機和系統的整合能力。如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雖然大部分設備實現了國產化,但是15%的關鍵零部件還依靠進口。

三是部分領域產品質量可靠性有待提升。基礎能力跟不上,制約了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突出體現在產品質量安全性、質量穩定性和質量一致性等方面。部分產品和技術標準不完善、實用性差,跟不上新產品研發速度。另外,品牌建設滯后,缺少一批能與國外知名品牌相抗衡、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據不完全統計,世界裝備制造業中90%的知名商標所有權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

四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低階產能過剩、高階產能不足,產業同質化競爭問題仍很突出。而真正體現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精尖產品和重大技術裝備生產不足,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2 沒完成工業化 別奢談服務業主導

單靠服務業,托不起大國經濟。何況我們的服務業更多是在進行炒買炒賣。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許多人為服務業超越制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二大產業而歡呼,甚至認為中國可以逾越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對此,苗圩認為,不管是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情況來看,這都是脫離實際的一種觀點。

苗圩說,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發生”,這就是工業生產的第四個階段,即智慧制造時代,或工業4.0。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線。

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國務院今年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建設制造強國目標,其中尤其提出了創新推動戰略,提出到2020年將建立15個左右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彌合在科技成果與產業化發展之間的斷層。苗圩表示,“實現制造強國目標不會一蹴而就,至少要30年不懈努力”。

面對中國制造存在的“短板”,《中國制造2025》給出了解決方案,即進一步鞏固現有的發展優勢,堅持創新驅動、智慧轉型、強化基礎,在關鍵產業取得突破,通過做優做強中國裝備,不斷提高制造業國際競爭力。
 
3 我們正在經歷“逃離制造業”的大潮

今年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逐季下降,體現制造業景氣指數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至10月已有三個月連續低於榮枯線。對於制造業的困境,苗圩坦承,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與新興市場國家爭奪中低階制造轉移,對中國形成“雙向擠壓”。

中國10月ppi同比下降5.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6.9%。1-10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6.0%。

金融業的分析師總是樂觀的看問題:每一次低迷的數據都是寬鬆的號角。

但是形勢已經到了貨幣越寬鬆、制造業逃離越快的地步。

看看近幾年制造業尤其是民營制造業出現的倒閉潮,並不都是因為低階和落后,而是因為整體走進了“高風險、低回報”的怪圈。

以前外部有過度消費,內部有過度投資,積累的過剩產能是需要去化的。但在全社會形成遠離制造業的風氣,則和去產能是兩碼事。

真正搞升級換代,要讓資金流入制造業的創新環節而不是讓創新者承擔最大的風險;同時要回歸常識:真正的創新是需要積累的,不會在浮躁的追風口環境下誕生。

資金大量追求短期收益、升值的氛圍之下,很多企業主即便沒有虧損,也在想辦法把手中的工業資產變現。甚至部分倒閉的工廠,正是老板的有意為之。

他們中不少人已經判斷:未來做制造業沒有出路。這場“逃離制造業”的風潮,正在愈演愈烈。

去年已有知名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宣布倒閉,隨后聯建的兄弟公司,位於東莞的萬事達公司和聯勝公司相繼倒閉。

今年初,各制造業大省繼續傳來工廠倒閉的訊息:諾基亞關閉北京和東莞工廠,東莞和蘇州兩地數家萬人制造企業破產倒閉。

繼聯勝、萬事達、聯建之后,手機零件制造商東莞市奧思睿德世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欠債1.35億元跑路,400員工失業。另外,還有東莞一家做雜牌手機的制造企業兆信通訊因資金鏈斷裂倒閉,1000多名員工失業,董事長高民自殺。

溫州在資產泡沫化之后,正在經歷著制造產業空心化,鞋子、打火機等引以為傲的產業正在失去光環。

今年一整年,從長三角蔓延到珠三角的制造業倒閉潮絲毫沒有停歇的架勢。深圳福昌、中顯微這些電子產業鏈上的一級供應商也關門大吉。

另一方面,幾乎所有制造業巨頭都在運作地產或金融項目,成為一個明顯的反差。

早在2010年,tcl就與萬通地產(600246,股吧)簽訂協議,利用雙方在地產開發及工業土地的獨特優勢,為工業地產開發開辟一個全新的方向與模式。tcl前些年通過投資“杠桿”,在全國圈下了大量的工業土地,足以讓他們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依靠土地開發過一段“安穩”日子。

即便華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間接在吃著土地紅利,在手的土地面積已達百萬畝。

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制造業鴻溝,不是能不能跨越的問題,已經沒有多少人愿意去跨越。

4 看看全球科技實力排名,中國還差多遠

第一名:美國

假如明天美國說他們研究出了這款飛碟,也沒人會奇怪。

迄今為止,美國的大學匯集了全球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占了17所(清華大學大約排名在600名左右)從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養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和最頂尖的科學家;

全球十大科技頂尖公司,美國占據了八家!英特爾向全世界提供晶片,微軟公司和甲骨文公司占據了軟件業的基礎市場(從百度到騰訊到中國各個政府部門,都使用甲骨文提供的數據庫軟件和技術);

美國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實驗室,在軍工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在醫學技術領域,在資訊科學領域……美國以無可匹敵的實力和壓倒性的技術優勢雄居世界之首。

第二名:英國

羅羅發動機。這樣一個發動機,牽動的是材料、機械、動力諸多的領域。中國的大飛機夢,還剛啟程。

我們眼前所見的,滿眼都是日本和德國的設備,但是卻很少有人關心,這些機器設備最核心的部份大多使用了由英國arm公司設計的晶片。

諾獎獲得人數,英國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學中,美國占據了75所,英國占據了32所,遠遠超過其它國家。

盡管英國在工業規模上有所衰退,但它仍有世界頂尖的航空發動機企業羅羅,在鋼鐵、制藥、生物育種、航空航天、機械、微電子、軍工、環境科學等方面都處於世界一流之列。

但由於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僅次於美國),英國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二的科學技術,對世界科技做出了杰出貢獻(如世界第一只克隆羊)。

第三名:日本

日本未來科學館的巨型oled地球儀。日本經濟或許出了些問題,但絕對沒有停止科技升級的步伐。

美國國家專利局的專利申請數中,日本是僅次於美國自己本身的第二大國,這一直被視作是日本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全球大學的排行榜和對世界科技貢獻度上面,日本的大學僅次美英。

日本擁有很多大集團和大公司,如東芝,三菱等等,這些公司都擁有很強悍的科研實力,日本注重細節的精神讓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從而占據市場,這也讓他們擁有更多研發經費。從開始的仿造到后來的技術創新,日本的崛起成為亞洲的一個神話。

在20個關鍵科技領域,日本的排名都很不錯,在材料科學,尖端機器人等等,日本都擁有巨大科研實力。

第四名:法國

法國出產的全球首款商用無人駕駛汽車。

巴黎擁有相當多的知名大學,法國大學一般分為高等商學院和工程師學院,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

與英國不同,法國保持科技優勢是通過國家的高投入來實現,法國擁有五十多名諾獎獲得者,十多名菲爾茲獎獲得者。在20個關鍵科研領域,法國都居於世界前列,盡管浪漫的法國人似乎比日本人和德國人都更慵懶,但在科學研究上面,他們更富有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

法國在航天,能源,材料科學,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均比較明顯!

第五名:德國

工業4.0,中國的夢想,德國的現實。

說到德國,大家就會想起德國的機床,德國的精密機械,德國人一絲不茍的精神!迄今為止,德國有七十多個獲得諾貝爾獎,要多於法國和日本。

不得不說一下,與大多數想象的不一樣,科研其實也是一種體力活(雖然創新精神很重要),一種既枯燥又乏味的體力活。一個實驗可能要重復一千次,找出一個錯誤可能需要幾天幾夜,哪怕你想的全部是正確,但只要一個微小的錯誤,就足以阻擋科研的步伐。

德國人的品質在這方面就具有優勢。與法國一樣,德國的大學也是按照專業排名,而不是學校排名的。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

德國的科技來源於德國的教育,更來源於德國的制造業。

第六名:芬蘭

芬蘭矽谷:因諾玻利科技園。

除了諾基亞之外,芬蘭,這個只有500多萬人的小國,在20項關鍵科技領域,有17項排名前十,比如說計算機科學,大家都知道windows,但計算機專業的人一定知道linux!芬蘭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始終居於世界前列。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指出,芬蘭是世界上向中國轉讓高科技技術最多的國家,中國方面公開的資料則說,芬蘭是中國在北歐的第二大技術轉讓方。

第七名:以色列

以色列缺乏資源,最大的資源就是他們的頭腦。

具有猶太血統的人獲得了很多諾貝爾獎,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色列不但在軍事上強悍,在科學技術上,他們也同樣的強悍,雖然他們很多的軍事裝備來自於美國。但他們同樣也幫助了美國的科研人員對武器裝備進行研究和改進。

以色列有很高的教育水平,24%的勞動人口擁有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居全球第一。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以色列科學家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對世界科技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尤其是在電子和化學方面。

美國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利用以色列人的聰明和智慧(與中國不同,以色列人參與並承擔了關鍵科研和產品的開發)!

第八名:瑞典

瑞典西斯塔科技城。

諾貝爾獎的評委是瑞典人,而且能得到世界的公認,也就證明瑞典有一流的科學家,有能力有水平對世界最頂尖的科學研究進行評估(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水平,沒有人會承認你的評估)。

瑞典只有900萬左右的人口,但卻有38%的勞動人口在高科技公司(比如說愛立信)就業,這個比例居世界第一!瑞典人也是世界上最熱愛讀書的國家之一,國民科學素質世界第一。

中國人想象中的瑞典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人們過得很休閑,但瑞典實行極為嚴格的競爭教育模式,所有的課程按從易到難分為幾十個級別,而不是按年級和班級區分。

在20項關鍵科學技術領域,瑞典有14項居於前十,19項居於前二十。

第九名:意大利

意大利的機械設備產業位居全球第四、歐洲第二。

意大利人能設計出最好的服裝,引領時尚的潮流……這看起來與自然科學技術沒什么關係,但卻體現了意大利人的創新能力。

其實,意大利同樣有阿古斯坦-維基特蘭直升機,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超級跑車,擁有世界超一流的汽車制造技術。

意大利在奢侈品方面創新能力甚至於遠超歐美,而最高階的奢侈品也往往代表著最高科技的應用。

當然,意大利的問題也很多,容易遮掩人們對意大利科學技術的評價。

第十名:加拿大

加拿大mda公司為國際空間站制作的機械臂和機器人工作站。

在20個關鍵科學技術領域中,加拿大有16項處於前二十名,4項處於世界前五。

第11到20名分別是:荷蘭、丹麥、瑞士、澳大利亞、挪威、比利時、俄羅斯、新加坡、韓國、台灣。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它不只是和香港一樣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事實上新加坡在科技和工業上花的心思比服務業還要多。

南洋理工大學是世界前三十名的大學。新加坡制造業有四大支柱產業:石化、電子業、機械制造、生物醫藥。

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和石化中心。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鉆井平臺制造國。從謀篇版面的角度看,新加坡比香港的眼光高遠太多。

在科技實力的5個級別里,中國的位置在第四級。

第一級,核心,美國。

第二級,發達,英國,德國,法國,日本。

第三級,登堂入室,芬蘭、俄羅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韓國,捷克等中等發達國家。

第四級,在大門口,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非等發展中國家。

第五級,落后,其余發展中貧窮國家都在此列。

中國在制造業上要走的路有多長?30年真的不算長。

只是在當前的環境和價值取向下,由誰來走完制造業的下一個30年?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