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以太坊合併與分叉:它會給以太坊帶來哪些變化?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2-09-02 09:30
作為公鏈之王的以太坊,最近在中外的熱度都居高不下,無論是以太坊合併還是合併引發的硬分叉,都是討論焦點。究竟以太坊合併與硬分叉這兩個大事件會對未來加密行業有什麼影響?請聽我們一一道來。
ETH:減少能耗,降低發行量
ETH 發行量下降
合併將使每年的 ETH 發行量從 4.3% 減少到 0.43%。
這是因為 PoS 共識機制帶來了效率的根本性提升。
PoS 旨在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級別的區塊鏈安全性,並且通過減少為支付安全性而需要發行的 ETH 數量,將這些節省轉入 ETH。PoW 成本高昂,並且需要大量資源開銷來補償安全提供商(礦工)的服務。
相比之下,PoS 安全的成本只是資金的機會成本,並不代表任何現實世界的商品或有形成本。與 PoW 不同,PoS 不需要發行大量貨幣來支付安全性。因此,這些較低的安全成本使 PoS 共識機制更加高效。
由於支付 PoW 礦工的需求減少,以太坊能夠將每年的 ETH 發行量從 4.3% 減少到 0.43%。
有了 PoS,發行量減少了 90% 以上,同時作為 PoS 驗證者的管理成本也基本降到了 0。最終以太坊合併將會讓 ETH 進入通縮時代。
合併會減少能源消耗,但並不會降低 Gas fee
這是 合併和 PoS 的主要成果之一。合併後,以太坊消耗的能源將比當前使用量少約 99.95%。PoS 用資本而不是能源來保護區塊鏈。因此,維持以太坊所需的剩餘能量與基本的計算機使用量相當;
啟用 PoS 後,以太坊的能源成本只是運行一個節點——每年大約 2.6 MWh。以太坊實際上將成為世界上最環保的金融系統,大致相當於荷蘭的能源消耗。
合併並不是以太坊的擴容方案,其範圍僅限於升級以太坊的共識機制。在實踐中,它不會對目前以太坊的用戶體驗產生任何影響。gas fee 是以區塊空間需求為變量的函數,並不受共識機制影響。
以太坊的願景是成為一個去中心化、安全、節能、可擴展的網路。在合併完成後,就要開始分片和 Layer2 的工作,這兩點將對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具有重大意義。
質押用戶的收益增多
在不扣除服務器成本的前提下,在以太坊上進行質押的用戶將獲得約 4.2% 的年利率。Kraken 在《2022 年第第一季質押狀況》的報告中預計,在以太坊 Merge 完成後,質押用戶的年利率將增加到 8.5%-11.5%。
目前質押 ETH 是單向操作,質押者不能提取他們的 ETH 獎勵,以太坊合併後將會提現,並且當 1200 萬個質押的 ETH 被解鎖時,ETH 將大量拋售。
我們對這種觀點持保留意見,原因如下:
合併並不會解鎖任何 ETH。解鎖將在合併後的第一次硬分叉中進行,可能是 6-8 個月後。這意味著數個月內都將沒有 PoW 方式增發的 ETH(約 13000 ETH/天)被拋售,也沒有 PoS 增發的 ETH 進入流通。
就像存 ETH 要排隊一樣,取 ETH 也要排隊。假設發生大規模拋售事件,每個人都將處於排隊之中,以每天 1125 名的速度依次解鎖。所以不存在「開閘放水「的時刻。每個人解凍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一年的時間裡,每天有約 38000 個 ETH 進入流通領域(大約是日均量的 1%)。
合併後,驗證者也將開始收到費用獎勵,有預估表明殖利率或將翻倍。現在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排隊等待進入質押。他們既然可以接受 5% 的 ETH 殖利率,我不認為他們會在殖利率變成 10% 的時候放棄存入。
以太坊生態:和礦工再見,合規之路更順利
礦工將無法繼續在以太坊上挖礦
合併前,EIP 1559 已在以太坊上激活,合併發生時,以太坊的大部分交易費用已經燒掉了近一年。剩下的在 EIP-1559 之後沒有燒掉的費用(稱為「小費(tips)」或「優先費(priority fees)」)將支付給 PoS 區塊的區塊提出者,而不是 PoW 礦工。
如果任何節點繼續在 PoW 版本的以太坊上挖礦,他們將成為分叉的少數派,其區塊獎勵的經濟價值將遠遠低於其營運成本。由於礦工被利益所驅動,預計 Merge 之後的礦工群體可能會:
1. 挖掘其他 PoW Token
2. 提供高性能計算的數據中心
3. 為 Web3 協議提供計算
4. 出售礦機並質押已挖出的 ETH 參與 PoS
技術平台的升級
使以太坊成為如此成功的平台、並成為比特幣市場主導地位的有力挑戰者的關鍵特徵之一是以太坊虛擬機(EVM),它允許在網路上創建和使用智能合約。
為了幫助改進這個系統並讓平台的新手更容易使用,以太坊升級後將使用一個新系統來取代 EVM,稱為 Ethereum WebAssembly(ewasm)。該系統將允許開發人員創造性地自由編寫代碼,而無需學習原生以太坊專用語言 Solidity。
合規道路更加暢通
近期頒布的《負責任的金融創新法案》(Respons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旨在通過將數字資產整合到現有法律中來鼓勵『負責任的創新』,並為加密行業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SEC(美國證監會)將監管歸類為證券的數字資產,而 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將負責監督那些被承認為商品的數字資產。
這或許為以太坊升級的到來鋪好了路,PoS 將 ETH 轉化為網路債券——美國公債的可行替代品。儘管 ETH 的波動性比債券更大,但它保證了更高的殖利率,如果 ETH 價格沒有暴跌,實際收益仍然會更好。以太坊轉換為 PoS 或為一個創舉,其他加密貨幣未來可能會效仿,甚至促使一些組織或政府完全接受加密貨幣。這種做法可以極大地促進以太坊的採用,使加密貨幣走向更好的未來。
公鏈競爭格局:
樂觀預期:
悲觀預期:
合併一再延期,大家對於以太坊的執行力失去信心,其他公鏈崛起,合併變成一場「等待戈多」的遊戲。
Cosmos 等多鏈基礎設施讓多鏈生態百花齊放,侵吞以太坊市場市佔率。
硬分叉是什麼?
隨著以太坊合併節點的慢慢靠近,以太坊的社區用戶對於本次 PoS 共識機制的轉移持有不同的看法,其實主要的觀點都集中在是否進行硬分叉?主要的觀點提出者在 eth 礦工以及部分利益者群體中。
加密對沖基金 Galois Capital 分享了一項問卷調查:「以太坊在 The Merge 後是否會分裂成兩條鏈」。其中 53.7% 的受訪者表示合併會順利進行,但 33.1% 的受訪者認為鏈條可能會分裂。如果它確實分裂了,即使已經存在 PoW 版本的 ETH,也會有 PoW 和 PoS Token 。
硬分叉往往發生在共識規則的更新,會導致舊有的那些」尚未更新」的節點,不能參與在新的共識機制裡面;而這些沒有更新的鏈,會被保留在單獨原先的鏈上、從此兩條鏈就分道揚鑣,互不干預彼此的驗證與廣播區塊。
對於一條區塊鏈而言,一般硬分叉是很正常的升級,基本都是路線圖裡的計劃更新,屬於共識的範疇。但是有時候一些硬分叉並沒有保持共識,社區的分裂導致多條區塊鏈的產生,比如 2016 年以太坊因為 The DAO 被駭客攻擊事件,分裂出 ETH 和 ETC 兩條鏈。
以太坊自 2015 年誕生以來,經歷過多次硬分叉:
ETC
ETC 是以太坊歷史上第一次硬分叉的結果。此次事件發生在 2016 年,原因是 The DAO 的合約漏洞導致資金被駭客盜取。不同意硬分叉的團體繼續支持舊的區塊鏈,即承認資金損失。ETC 是最有爭議的一個,目前 Token 在 CMC 的市值排名為 19。
ETZ
ETZ 是由一群技術愛好者在 2018 年發起,旨在打造更好的去中心化應用平台。但似乎支持者太少,dapp 也沒有發展, Token 價格幾乎歸零。
重置難度炸彈進行的硬分叉
難度炸彈出現是為了讓以太坊從 PoW 鏈順利轉向 PoS 鏈,人為增加區塊難度,讓礦工無法繼續獲得獎勵和區塊,避免出現新鏈和舊鏈並存的結果。但由於 ETH2.0 的技術進程,難度炸彈也一再推遲並已經重置了 6 次,產生了六個硬分叉。這些硬分叉沒有帶來爭議,也沒有新的分叉鏈。
其中 ETC 算的上是以太坊的硬分叉成功案例,得到了大部分礦工的支持。而本幣以太坊合併可能產生的硬分叉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 ETC 時代以太坊社區相關的人士(礦工,開發者,節點等)對去中心化的認知有著比較大的分歧,並且技術實現有著較低的難度,基本不需要考慮智能合約和 Token 的問題。而對於本次以太坊 2.0 合併來說,它需要保留以太坊上的執行智能合約的功能和完成的歷史數據,包括當前所有以太坊用戶的用戶狀態,以及運行過的所有智能合約的歷史記錄。
雖然以目前的狀態以及用戶的主張觀點來說,以太坊的合併成功的相對機率是較大的,但硬分叉成功就必定失敗嗎?當然是不一定,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探討一下。
以太坊硬分叉的成功條件是什麼?
分叉鏈如果像 ETC 那樣表現的不錯,在現在的以太坊生態以及公鏈的大環境下是很難的。公鏈賽道目前競爭比較激烈,在「不可能三角」的基礎下,高性能和 PoS 共識機制可能成為大勢所趨。本次硬分叉如果沒有高額的投資以及更多的技術大佬的加持,那麼為了「硬要去」分叉而分叉,就變得風險更大,更沒有潛力完成後續的生態維護的可能性。但是由於以太坊合併的具體時間還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也給想要創建硬分叉的團隊更多的時間進行開發營運以及風險控制的餘地,這也是可以提高成功的機率。
短期來說,硬分叉的支持方如果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者是分叉鏈能夠開啟的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條件,這些人包括礦工、交易平台、開發項目者以及各大 kol。結合目前以太坊礦工出路來說,除了 etc 之外,可選擇的去處並不多,且 ETH 目前的算力對於 ETC 來說過載嚴重,甚至可能 ETC 增長到 2000 美元的時候,才勉強能消耗掉現有的 ETH 算力,所以他們會率先支持分叉鏈,以減少損失。同時,為了獲取到分叉幣,會有一部分人購買 ETH 從而短時拉升 ETH 的需求。
長期來說,以太坊之所以合併的根本原因是以太坊目前作為公鏈之王,性能上不足以支撐鏈上活動,更支撐不起來未來 web3.0 時代的底層設施供應。那 PoW 分叉鏈將同樣會面臨這種問題,而隨著生態的發展以及計算量的增加,對礦機的要求也會不斷增高。作為礦工是否願意長期致力於一條分叉鏈的發展也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老牌的 PoW 公鏈在性能上以及生態建設上並沒有非常好的表現,那 ETH PoW 分叉鏈未來最終的對手就是同賽道 PoW 的公鏈以及可能生態發展不成熟,用戶量不夠的 PoS 公鏈。如果有項目方提供完善且長久的技術支持,PoW 分叉鏈能與 Layer2 團隊合作,也可能成為一條有競爭力的公鏈。
以太坊硬分叉存在哪些風險?
51% 攻擊與重放攻擊
分叉鏈與以太坊的礦機是一樣的,算力也是比較容易租借的,如果只有極少部分甚至少部分的礦工支持分叉鏈,那麼完成分叉後的短時間內,分叉鏈上的算力和出塊時間將很不穩定,其餘的礦工就可以相對比較容易的對分叉鏈進行 51% 攻擊。其實這個問題在 ETC 上發生過很多次。也正是這個原因,小的分叉鏈根本不可能成功。
除了 51% 攻擊,重放攻擊也可能會發生。以太坊如果發生了硬分叉,產生了兩條鏈,這兩條鏈上的地址和私鑰生產算法相同,交易格式也完全相同,導致在其中一條鏈上的交易在另一條鏈上很可能是完全合法的。所以你在其中一條鏈上發起的交易,就可以到另一條鏈上去重新廣播,可能也會得到確認。
智能合約風險
還有一個風險就是智能合約。目前,大部分智能合約權限在項目方手裡,可以隨時更改合約影響分叉幣情況。這些分叉幣可能毫無價值,但與 ETH 分叉幣在智能合約中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一旦 ETH 分叉幣具有價值,會出現套利空間。有些還可以通過閃電貸進行無風險套利。
最後關於硬分叉,我希望大家可以通過以太坊重要升級這件事情,去思考加密世界的可能性以及未來生態的問題的建設層面,我們終究是希望看到的是生態不斷完善。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從零開始學合約系列講座熱烈報名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