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中國無硬着陸風險 美加息反映經濟夠強
鉅亨網新聞中心
伯老出席南韓論壇時指出,中國無硬着陸的風險。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中國經濟近年轉弱,市場除關注今年中國經濟增長能否達7%外,更關注會否出現「硬着陸」。美國聯儲局(Fed)前主席伯南克昨(27)日出席南韓論壇時指出,中國無「硬着陸」的風險,又強調美國加息是反映經濟體向好的好消息。
《星島日報》報導,伯南克表示,中國正在調整經濟模式,使經濟發展長遠更具可持續性,在此調整過程中,經濟難免放緩。他解釋,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達到1成,但主要是通過投入大型資本投資和興建鋼鐵廠等手段來達致,也十分出口導向;對於一個愈來愈富有和複雜的經濟體而言,這種模式難以持久。他補充,有信心中國不會出現「硬着陸」。提到由中國倡議成立亞投行,伯南克表示,這是因為國基會(IMF)與世界銀行一直被美國主導所致,但他對中美關係前景仍然樂觀。
聯儲局在伯南克的主席任期內,曾推出3輪量化寬鬆(QE)措施,並自2008年底至今,一直把基準利率維持零至0.25%的紀錄低位。對於聯儲局官員傾向在今年內加息,伯南克表示,聯儲局加息反映美國經濟夠強,是好事而非壞事。
伯南克周二到訪台灣時,台灣央行行長彭淮南借機當面向他抗議,指美國QE帶來很多副作用,令台灣「很煎熬」,通脹嚴重。伯南克其後在台灣演說中指,美國QE沒有令全球受害,對歐元區和日本等採取浮動匯率的國家均沒有影響;只有實行固定匯率的國家才抱怨,因為實行固定匯率等於「進口美國的匯率政策」,而既然這些國家選擇壓低匯價來刺激出口,就應該承擔相關風險。他又表示,美國經濟規模佔全球超過25%,美國衰退才是拖累全球,因此QE的首要目標,是先救美國,並非不顧其他國家死活。
卸任剛15個月的伯南克,正步入搵錢黃金期,據僱用伯南克的人士透露,伯老一場演講費至少要20萬美元(155萬港元),此外,他受聘擔任債券基金PIMCO和最大對沖基金Citadel的顧問,各自年薪至少100萬美元(780萬港元)以上。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