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澄清處方4周藥物屬計算單位,非要求病人4周後再配藥
經濟通新聞 2025-03-27 10:24
《經濟通通訊社27日專訊》政府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方案,普通科及專科門診的藥物收費將會增加,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表示,最多處方4星期藥物的講法只是誤會,他解釋每4個星期是計算的單位,並非要病人於4個星期後再到醫院或診所配藥,否則會令藥劑部的工作壓力大增。
*更精準援助危重病人,免市民囤積藥物在家*
崔俊明在電台節目上表示,現時普通科門診是診金連藥費,新方案下每種藥5元;專科門診的藥物則由現時每種藥15元加至20元,兩者都是以4個星期作為單位。他提到20元四星期
藥,每星期只是5元,喝杯奶茶也不只這數目,稱增加收費是希望能者共付及擴大安全網,更精準援助危重病人,又強調不希望市民囤積太多藥物在家。
新方案下,急症室收費由180元上調至400元,第一類危殆及第二類危急病人豁免收費。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急症科顧問醫生鄭志雄在同一節目說,希望能夠集中人手及資源,照顧較危重的病人,亦希望可以加快處理第三類的病人。
*社區組織憂長期病患藥費大增*
他說急症室上次加費是2017年,由100元加至180元,加費數年後,第四類及第五類求診病人的數量變化不大,相信因為180元與私家醫生收費有一段距離,市民已消化了加幅
。他希望今次加費可以體現輕症共付,鼓勵市民善用急症室。被問到新方案實施,有無定目標第四類及第五類病人可以減多少,鄭志雄說暫時很難有數字,要看市民反應,醫管局及政府會密切監察情況。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擔心一批夾心長期病患者,因為現在覆診不單是一科,也不止吃一種藥,當每科每種藥以倍數形式加,疊加起來可能數以十倍,相比現時的醫療開支,也是頗大負擔,病患者較擔心這些經濟壓力。(cl)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