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關稅戰】美再加小額包裹稅至120%,阿里京東可以點部署?

經濟通新聞 2025-04-11 16:30


  《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美國白宮昨日除澄清對中國徵收的總關稅為145%,並宣布從5月2日起上調從內地及香港寄出的小額包裹關稅至120%。不過今日除阿里巴巴(09988-HK)股價偏軟外,內地電商股未見受壓,其中京東(09618-HK)更曾升逾3%。有券商指內地互聯網龍頭在美國的收入有限,其中阿里及京東近日都獲多家券商唱好,主要是看好其上季業績。阿里雲早前又傳出快將發布人工智能(AI)新模型Qwen3,但近幾日在大市反彈期間卻跑輸京東,兩隻股份應如何部署?

 

*美國上調內地及香港小額包裹關稅至120%,5月2日起生效*

 


  白宮表示,美國將從5月2日起對從內地及香港寄出的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徵收其申報價值的120%稅項或每件100美元,較先前公布的90%或每件75美元進一步

上升。至於在6月1日之後入境的內地及香港包裹則將支付120%稅項或每件200美元的費用,而非早前公布的每件150美元。

 

  另美國白宮官員向CNBC澄清,特朗普對華所徵收的125%是對等關稅,連同此前芬太尼問題加徵的20%關稅,對中國徵收的總關稅為145%。

 

*中銀國際:內地互聯網龍頭在美收入有限,首選騰訊*

 

  中銀國際近日發表研報指,其覆蓋的中國互聯網龍頭股份,例如阿里巴巴、京東、美團(03690-HK)及騰訊(00700-HK)在美國的收入有限,相關企業大部分收入來自中國國內電子商務、廣告、遊戲及外賣。

 

  考慮到潛在的消費刺激計劃政策,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增加帶來的生產率提高,中銀國際推薦互聯網服務行業,首選騰訊,其後依次為美團、阿里、京東、拼多多(US.PDD)。

 

*馬雲稱未來要讓AI更好服務人類,傳阿里雲本周發布新模型Qwen3*

 

  阿里雲新財年啟動會昨日在杭州雲谷園區舉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到場發表演講,稱高科技絕不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科技要為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帶來變革,讓每

一個人有尊嚴,科技人員不是去追求讓機器像人,而是要讓機器去理解人類,像人類一樣去思考,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未來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應該讓AI解放人類,更懂人類,服務好人類。

 

  值得一提,內媒早前引述消息報道,阿里即將在4月第二周發布新模型Qwen3,這將是阿里在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模型產品。報道指,在去年發布Qwen2.5後,阿里雲內部的基礎模型團隊已開始推動Qwen3相關項目,但今年初DeepSeek的火爆改變了團隊的部分思路與重心,把策略中心進一步向模型的推理能力傾斜。

 

*花旗:料阿里雲業務收入增長續加快,麥格理:料上季業績穩健*

 

  花旗指,阿里巴巴截至今年3月底止2025財年第四季度客戶管理收入(CMR)預期表現平穩,在增收商家服務費及全站推(Quanzhantui)滲透率提升帶動下,貨幣化比

率提高,CMR增長勢頭預期持續,雲業務收入增長亦可能會繼續加快。阿里股價過去一個星期調整超過20%,目前估值已回到有吸引力的水平,考慮到其AIDC業務美國敞口相對較小,加上雲技術創新和基礎模型研發持續推進,將抵銷關稅影響,將目標價從166元輕微下調至165元,重申「買入」評級。

 

  麥格理也預期阿里截至今年第四財季業績表現穩健,核心業務料按季改善,隨著廣告技術改進,商業化比率預期可持續提升,在「全站推廣」等營銷解決方案及去年新增的商家服務費推動下,上季CMR增長預期可達到約10%,增速高於平台商品交易總額(GMV)的5%增長率,經調整EBITA料達336億元人民幣,即按年增長13.7%。集團的雲業務增長重新加快,但在估值中未完全體現,因應各業務板塊表現,將2025財年經調整EBITA預測下調1%,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176.3元。

 

  摩根士丹利亦料阿里今年第四財季CMR增幅將繼續跑贏GMV的增長,雲收入加速至18%。集團經調整EBITDA會增28%,主要因穩健的客戶管理收入增長、雲毛利好過預期,以及持續虧損減少。料2025財年業績有望令其提出加強股東回報,維持「增持」評級及目標價180美元,依然看好公司會是AI的主要受惠者。

 

*京東外賣今日起推出百億補貼,一年內投入超百億人幣*

  

  另邊廂,京東外賣昨日宣布,將於今日早上8點正式上線百億補貼。京東外賣將通過「全民補貼+爆品直降」雙重機制,一年內投入超百億元人民幣,讓消費者享受實實在在的優惠,同時與商家生態共建實現長效普惠,助力品質餐飲商家持續提升經營效率。後續平台將持續出台一系列補貼舉措和商家扶持政策。

 

  據介紹,今日起,京東外賣將面向全體用戶發放補貼,每天最高20元人民幣,覆蓋京東外賣平台所有餐飲門店。PLUS會員和大學生用戶還可額外抽「滿25-20元」的「外賣百億補貼金券」,每天限量10萬張。除全民補貼外,京東外賣還將上線百億補貼「超級爆品」專區,眾多大牌餐飲價格直降,「官方補貼、天天低價,不限量,免運費」。

 

*野村:料京東首季經調整盈利勝預期,大和:受關稅影響微乎其微*

 

  野村指,預期京東將公布第一季營收及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按年增長12%及25%,較市場預期高出1%及4%,主要受惠於持續的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及京東超市的強勁表現。估計京

東非通用會計準則經營利潤率(OPM)按年提升0.8個百分點至4.9%,優於市場預期的4.2%,主要來自經營槓桿效應。據此,京東非通用會計準則經營利潤或按年增長26%至117億元人民幣,較市場預期高11%。京東於2025年2月正式上線外賣業務,據該行估算其當前日訂單量約達200萬單。觀察顯示,京東外賣在商家覆蓋與商品豐富度上仍顯著落後美團,後續需密切關注公司是否會加大對該新業務的投入力度,維持「買入」評級及美股目標價55美元。

 

  大和稱,受到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京東今年首季收入增長勢頭預期依然強勁,預測第二季仍能延續強勢,次季收入增幅預測達到雙位數百分比,下半年則可能要面對電子產品和家電收入的高基數。另外,京東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屬微乎其微,預料只有牛肉和葡萄酒等產品受影響,關稅紛爭更可能促進更多國內產品供應。目前預測京東首季總收入及零售業務收入將按年增長12%,Non-GAAP淨利潤預期達到107億元人民幣。全年計,預測京東經調整盈利將按年增長9.6%,將今年每股盈利預測輕微下調0.9%,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維持216元。

 

  麥格理料京東核心零售業務今年首季進展健康,主要受惠於延長及擴大範圍的全國性以舊換新資助計劃,料業務收入及商品成交總額期內增長10%,反映市佔率增長(行業商品成交總額按年錄中單位數增幅)。該行留意到公司的外賣業務錄得正面進度,在3月末每日平均訂單超過100萬張。隨著規模擴大,料自次季起虧損將更加顯著,但相信整體的拖累可控,預計新業務的整體經營虧損在今年首季及今年分別達7億及34億元人民幣,集團經調整經營毛利按年提升1.1個百分點至4.5%,予美股及H股目標價60美元及230港元,評級「跑贏大市」。

 

*何啟俊:阿里京東受關稅影響有限,阿里暫較值博京東130元以下才考慮*

 

  俊賢資產管理投資總監何啟俊表示,美國中小型包裹關稅對任何有做跨境電商甚至有包裹運到美國的公司多少都會有影響,但阿里及京東美國業務佔比都很低,相信關稅對這兩個較大的電

商平台影響有限,反而有些較小型電商會集中做美國包裹生意,它們受影響會更大。至於近期阿里股價較京東落後,相信與內地政策傾斜也有關係,雖然兩者都是電商平台,但京東售賣3C甚至家電類別產品較多,大家都知中國今年以刺激內需為其中一個主要工作任務,又提到今年可能會繼續擴大及支持以舊換新,相信京東會比阿里受惠程度更高。此外,現時整個市場議題都放於關稅,而阿里之前股價升得那麼快多少與AI或DeepSeek有關,但近期這個主題被關稅蓋過,大家都已較少提到。

 

  何啟俊又指,相信港股往後仍受關稅消息影響,跟隨外圍會較波動,不過阿里暫於100天線(即現價約103元)企得頗穩,可以考慮於該處小注吸納,京東則於近幾日升了上去,礙於市況波動,140元以上入市值博率不高,若真的想買可待其回至130元以下才考慮。

 

  阿里今日跌1.72%收報103元,成交185.36億元;京東升0.99%報143.1元,成交28.95億元。其他科技股升跌不一,騰訊跌0.32%報443.4元,小米升2.79%報44.25元,美團跌1.31%報143.5元,百度(09888-HK)跌0.57%報79.1元,網易(09999-HK)升1.08%報150.2元,快手(01024-HK)升2.28%報49.45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