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獨稱殘骸屬MH370 法美有保留 家屬拒相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07 10:01
大馬宣佈確認襟副翼殘骸屬於MH370,但法、美專家稱未完全肯定。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印度洋法屬留尼旺島上周三(7月29日)發現一塊飛機襟副翼殘骸,懷疑屬神秘失蹤近17個月的馬來西亞航空MH370號班機,正在法國圖盧茲由多國專家進行檢驗。馬來西亞昨(6)日宣佈,確認該塊殘骸屬於MH370,但法、美專家稱未完全肯定殘骸屬MH370,未來數天會再作檢查。有乘客家屬亦批評大馬多次說謊,拒絕相信今次消息。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大馬總理納吉布昨日發聲明,稱MH370失蹤515天後,國際專家組已「確定」殘骸來自失蹤客機,印證客機在南印度洋墜毀的說法,對此心情沉重。他向乘客家屬致哀,形容他們承受了難以言喻的壓力,希望新消息能給予較確實的答案,承諾盡力查出事件真相。他昨午再於社交網站facebook發帖,稱隨着陸續發現新證據和線索,相信最終能找到MH370。
馬航亦表示,法國、中國、澳洲及大馬專家共同確認殘骸屬於MH370,已通知乘客及機組人員的家屬,向他們表示哀悼,並會繼續跟調查人員合作,隨時報告新進展。馬航形容這屬重大突破,期望未來尋獲更多線索,解開MH370失蹤之謎。
其他國家取態則較審慎。納吉布發表聲明後不久,法國副檢察官馬科維亞克表示,參考波音及馬航提供的技術數據後,確認殘骸屬於波音777客機,並估計它「很可能」屬於MH370,但仍需再作專業分析,預料數日內會有結果。美國官員亦指,殘骸屬於MH370的推斷雖然合理,惟未有機身編號等確實證據,需小心求證。
澳洲政府聲明亦僅指殘骸「很可能」來自MH370,總理阿博特稱殘骸證明客機確實在南印度洋失事,會繼續在現時範圍搜索,強調有責任向乘客家屬交代,解開謎團。副總理特拉斯指澳洲專家會繼續留在法國,協助調查客機下落。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大馬政府過去多次就MH370發出錯誤消息,乘客家屬對納吉布率先宣佈消息有保留。新西蘭乘客威克斯的親屬薩拉批評納吉布過去多次公然說謊,誤導公眾,將等待法國等專家確認,又敦促各國徹查真相。美聯社引述匿名澳洲官員指,大馬在各國未達共識,且未有確實證據前倉卒下定論,已引起部分人的微言。
大馬運輸部長廖中萊昨指,調查人員在鑑定襟副翼時發現了維修封條,與馬航的記錄相符,其顏色、保養記錄也與馬方記錄一致,因此得出結論,但尊重法國繼續檢驗的決定,是否擴大搜索範圍則要交由專家判斷,大馬、澳洲及中國稍後將舉行三方會談。他又透露,當局在留尼旺島發現更多懷疑MH370殘骸,包括飛機窗玻璃、座位及錫紙等,將送到法國進一步檢驗。
在馬來西亞出席東盟會議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日表示,大馬政府應顧及乘客家屬感受,盡快向他們交代事態最新發展,並應繼續調查客機失事真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表示,中國政府對包括中國乘客在內的機上所有人員遭遇不幸表示痛心和哀悼,對他們的家屬表示深切同情和誠摯慰問。華春瑩說:「我們要求大馬認真履行承諾,繼續調查客機失事原因,全力做好善後工作,切實保障乘客家屬的合法權益。」 (接下頁)
[NT:PAGE=$]
兒媳和孫女3人失蹤的中國家屬在馬航北京辦事處外傷心得跪倒地上。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佈在留尼旺島發現的飛機殘骸屬於馬航MH370,苦等消息一年多的失蹤乘客家屬文萬成悲痛憤怒不已。
文萬成的獨子搭乘MH370下落不明,他表示難以接受納吉布的聲明。他對本報表示,馬方「迫不及待」公佈調查結果是操之過急:「法國專家組稱飛機殘骸『極大可能來自MH370』,但並未最終確認。法方用的是『推定』,而馬方則直接『斷定』。一字之差顯示馬方只想早早了事。」
他表示,整個鑑定並沒結束,僅憑一塊殘骸不能下全部結論,馬方還需要給出更為扎實、可信的證據。他說,MH370還有諸多疑點沒解開,又指馬航失聯後,馬方搜救工作遲緩不力,未下決心搜尋失蹤客機,對於種種可疑線索仍沒及時調查。如今他希望大馬政府能正面回應家屬的疑問,查明客機失蹤原因。
新西蘭乘客威克斯的親屬薩拉批評各國立場不一致,「一個確定、另一個不確定」,並指納吉布不可信。她又透露自己是在傳媒報道後,才得知留尼旺島發現襟副翼,批評大馬通知不力,「真的很噁心」。她稱17個月以來,每次有新消息都會重新勾起痛苦感覺,現時尋回殘骸只是第一步,希望能獲得確定答案。
大馬乘客家屬亦要求徹查事件,MH370艙務長戈梅斯的妻子岡薩雷斯指出,只有尋回客機主體、黑盒及乘客遺體,事件才算真正結束。機艙服務員馮慧圓的丈夫李欽發(譯音)亦指,仍有很多謎團未解開;另一機艙服務員的妻子安東尼奧直言已感到麻木,只想有充分證據,證明丈夫已經去世。
殘骸上生物推斷經過水域及搜索範圍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襟副翼殘骸雖然很可能屬於馬航MH370,不過其攜帶的線索有限,MH370失事原因及過程依然無從稽考,加上殘骸經過長時間漂浮,預料難以追蹤來源,無助收窄客機搜索範圍。
調查指襟副翼損毀輕微,背面有橫向裂口,有助推斷客機失事時的狀態。法國航空專家泰特爾曼表示,調查人員將用高倍數顯微鏡仔細審視殘骸,研究襟副翼脫離客機時所受衝擊的強度及角度,亦會尋找化學痕跡,確定客機曾否起火或爆炸。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前委員戈利亞指出,襟副翼或可讓專家得悉客機失事時的高度及飛行方向。吉隆坡大學教授蘇菲安亦稱,分析襟副翼可了解客機是在空中解體抑或曾降落海上。生物學專家亦可透過研究依附殘骸上的生物品種,推斷它可能經過的水域,藉此驗證搜索範圍是否正確。
不過襟副翼隨洋流抵達數千公里外的留尼旺島,顯示殘骸漂浮範圍廣闊,單憑一塊殘骸難以收窄搜索範圍。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加洛指出,海洋漂浮物移動速度和途徑受本身形狀、洋流及風向等多重影響,加上MH370失蹤已一段長時間,即使殘骸有助搜索,分析過程亦相當複雜。
這些分析亦只能推斷襟副翼脫離客機時的狀態,並確認MH370在南印度洋墜毀,但失事原因仍然不明,相信只有尋回黑盒,才能真正揭開MH370失蹤之謎。然而黑盒的定位電池已經失效,大海茫茫難以搜索,馬航前機師侯賽因建議專家團隊可以試用電腦模式,推算客機失事位置。
留尼旺島發現懷疑屬於MH370的襟副翼殘骸,再次觸發各界對搜索工作的關注。有專家指出,印度洋海面可能仍有其他殘骸漂浮,但要尋回仍然非常困難。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飛機設計專家佩奇表示,客機主體相信已沉落海底,但機翼及機尾的航空控制組件主要由碳纖維組成,一般較輕及防水,加上內裡有空氣,故方向舵及升降舵等零件很可能浮起,而塑膠、玻璃纖維、機門及乘客個人物品也有機會浮上水面。此外,部分相對較輕的零件在沉沒前,可能先被洋流推動一段短時間,估計水底殘骸分佈大致呈三角形。
澳洲中央昆士蘭大學航空安全專家德爾估計,若客機失控墜海,解體過程會更激烈,或有更多殘骸浮上水面。不過大部分殘骸浮起後,只會跟隨洋流在汪洋中載浮載沉,即使有船隻經過,一些較細的殘骸亦容易被誤當垃圾,能夠被發現或像襟副翼般「登陸」的機會相當低。
大馬與各國說法不一: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國際專家團隊已能『肯定』上周在留尼旺島發現的襟副翼殘骸來自MH370。」;運輸部長廖中萊:「襟副翼上的維修編號與馬航提供的資料相符,確定它屬於MH370。」
法國副檢察官馬科維亞克:「參考波音及馬航提供的技術數據後,確認殘骸屬於波音777客機,並『很可能』來自MH370,但需要作更多檢驗。」
澳洲副總理特拉斯:「殘骸『很有可能』來自MH370。」;外長畢曉普:「殘骸肯定屬於波音777客機一部分,由於現時全球只有一架失蹤客機屬該型號,可以推斷殘骸來自MH370,但法國希望在百分百肯定後才予以確認。」
美國協助調查的官員:「殘骸屬於波音777客機,推測它來自MH370也屬合理,惟因未有機身編號等確實證據,仍需小心求證。」
- 震盪期靠它逢低加碼,追求更大本利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