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提速助力穩增長 人民幣難現趨勢性貶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12 08:30
中國人民銀行11日發布公告,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即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在上日收盤匯率6.2097元的基礎上出現約200個基點的貶值。
1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2298,貶值1.82%,創2013年4月25日來新低;10日中間價報6.1162,即期匯率收報6.2097。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整有助於穩定出口,進而穩定下半年經濟增長。同時,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
有助穩增長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不容樂觀。國內方面,上半年中國GDP增速為7%,創六年來新低。同期高頻數據表現不佳,如上半年全國發電量幾乎零增長、鐵路貨運量下滑一成、財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房地產新開工負兩位數增長、企業利潤持續下降、社會融資規模大幅下滑等。可見,下半年穩增長力度需要加大。
海外方面,考慮到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元已升值20%以上,美聯儲9月加息概率加大。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資本市場將遭遇挑戰。歐元區希臘問題反復發酵,一體化道路存在不確定性。更加值得擔憂的是,政治風險,美聯儲加息的外溢效應顯現都使得一度在危機時表現卓越的新興市場國家走向低谷,特別是俄羅斯、巴西已陷入負增長。考慮到中國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份額逐年上漲,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增速下滑必將拖累未來中國出口。
而美元升值,人民幣相對非美元貨幣依然強勢將削弱中國出口競爭力。此時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助於穩定出口,進而助力於下半年穩增長。
為資本賬戶開放做鋪墊
央行此舉,也有助於為資本賬戶進一步開放尤其是債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做鋪墊。
中金公司陳健恒、范陽陽認為,理論上為了加入SDR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維穩有一定的必要性;但由於匯率與自身經濟基本面不匹配,市場的貶值預期一直無法消除,從遠期匯率較強的貶值預期可以看到這一點。這種憂慮實際上導致境外機構一直不太愿意持有人民幣資產,害怕持有后未來的貶值導致損失。
人民幣難現趨勢性貶值
遠期匯率較大的貶值幅度實際上也使得匯率的對沖成本升高,即使人民幣債券資產收益率有吸引力,扣除匯率對沖成本后,吸引力也大幅下降。如果匯率貶值預期無法有效消除,那么離岸人民幣無法有效增加,表現為境外人民幣流動性偏緊。
陳健恒、范陽陽認為,央行的主動性貶值其實有利於消除相當一部分貶值預期。因為從市場的預期來看,預計未來1年人民幣可能貶值2%-3%,一次性貶值2%使得大部分貶值預期得以實現。加上貶值有利於刺激經濟,這樣可能使得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步增強。
在貶值后,如果未來開放國內債券市場,那么在匯率對沖成本下降后,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實際上是增加的,有利於增加境外機構對國內債券的投資力度。因此,長遠來看,這次主動性貶值是有利於吸引海外資金的,只要海外市場相信人民幣不會一直持續貶值。
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
中間價報價改革之后,人民幣匯率是否會出現趨勢性貶值?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11日表示,中間價報價改革不應該被解讀為人民幣將出現趨勢性貶值。經過中間價報價的改革,中間價更接近市場匯率,可以提高整個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和匯率的彈性,有助於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相對穩定,為宏觀經濟創造較為穩定的外部條件。
他表示,修改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價是一個技術層面的變化,主要目的是解決過去一段時間中間價與市場匯率持續偏離的問題。此項改革有利於提高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及其基準性。今天的中間價與昨天的中間價相比,出現近2%的貶值,主要原因是今天中間價與昨日收盤價之間的差價的大幅收窄。這是由於此次完善報價所帶來的一次性的調整,不應該被解讀為人民幣將出現趨勢性貶值。
馬駿稱,從經濟基本面上來看,我國主要宏觀指標都支援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比如,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7%的GDP增速仍然高於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目前面臨較大匯率波動的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速。最近的一些情況表明,由於宏觀調控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基礎設施投資的加速,房地產銷售的改善,我國經濟有企穩回升的跡象。另外,我國的經常性項目仍然有順差,外匯儲備很高,通脹率較低,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都在安全區間。我國的這些基本面因素都明顯強於一些面臨較大匯率貶值壓力的經濟體。(記者任曉)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