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爆CAR-T臨床國內上馬33個,會重蹈替尼覆轍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4 17:03
Juno Therapeutics和藥明康德在上海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藥明巨諾,共同開展CAR-T和TCR療法的研發和生產。與此對應,國內目前正在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項目至少有33個。CAR-T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國內CAR-T研發會重蹈「替尼大爆炸」的覆轍嗎?
文 | 儲旻華
在中國,CAR-T臨床試驗項目是時下非常熱門的新藥研究領域,對於行業人士早已不是新鮮詞匯。眾多的癌症患者和對新治療手段的渴望,使得這項新技術成為眾多醫院和公司爭相追逐的對象。根據EP Vantage最新統計的數據,Clinicaltrials.gov登記的正在中國開展研究的CAR-T臨床試驗至少有33個。
在中國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臨床試驗的合作方都是有故事的參賽者,而且很有可能在接下來成為各種銷售授權、技術轉讓、PRE-IPO等等事件的主角們;此外,靶點也非常重要。可以看到,這些項目中不僅包括常見的靶點——用於血液癌症CD19,還包括用於實體瘤的靶點以及CAR新結構和富集細胞群的研究。例如,重慶新橋醫院靶向於CD22的研究,該療法類似於Juno的JCAR018。那麼,國內CAR-T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不妨冷思考一下,國內CAR-T研發會重蹈「替尼大爆炸」的覆轍嗎?
1參賽者陸續登場2015年初,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團(納斯達克交易代碼:CBMG)與解放軍總醫院韓衛東教授達成戰略性合作。兩家機構正在合作開展多項用於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的CAR-T研究,靶向於多個抗原,包括CD19、CD20、CD30、EGFR、CD33和CD138。
2015年3月25日,西比曼對外公布了兩項CAR-T療法I期臨床試驗結果,受到國際關注。其中,CART-CD20治療7例化療無效的晚期彌漫性大B淋巴細胞瘤(DLBCL)的I期研究(NCT01735604)結果顯示,有效率高達75%。另一項CART-CD19治療9例成年人、化療無效、復發的急性B系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I期研究(NCT01864889)總有效率為67.7%。
國內另一家重要的CAR-T公司是上海科濟生物醫藥公司(CARsgen Therapeutics)。2015年9月,科濟與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就CAR-T等腫瘤免疫治療簽署了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該公司稱,目前有7個在研的CAR-T項目,其中2項正在開展臨床研究。
早在2015年3月,科濟就與上海仁濟醫院合作開展了GPC3-CAR-T用於難治、復發的肝細胞癌的I期臨床試驗(NCT02395250)。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接受治療的6名患者中2名體內的肝癌標志物甲胎蛋白(AFP)下降了90%以上,其中1名患者AFP指標恢復正常。
科濟公司的另一項CAR-T研究也是在上海仁濟醫院進行,是靶向於EGFR,用於膠質母細胞瘤(NCT02331693)。
2016年4月8日,Juno Therapeutics和藥明康德在上海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藥明巨諾,共同開展CAR-T和TCR療法的研發和生產。雖然Juno和藥明康德還沒有公布任何臨床試驗計劃,但這兩個重量級玩家的攜手進入必將撼動國內當前的CAR-T市場。
2Juno是誰?從上海到西雅圖
Juno是美國著名的T細胞療法公司,總部位於西雅圖,其與藥明康德合資成立的這家上海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使用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和T細胞受體(TCR)技術,開發用於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的細胞免疫療法。
根據協議,藥明康德和Juno分別持有藥明巨諾股權的50%。Juno的在研產品達到開發里程碑後,藥明巨諾有權選擇產品在中國進行開發和銷售,Juno因此獲取相應的預付款或股權、里程金和產品上市後的銷售提成。
藥明巨諾的董事長為藥明康德的董事長李革博士,CEO為此前曾擔任凱鵬華盈合伙人和安進中國總經理的李怡平。
藥明巨諾的成立,不僅意味着國內又一家專注於CAR-T公司的出現,而且還可以看到,作為一家美國公司,Juno也試圖進入中國市場。
3為什麼中國有如此多CAR-T
雖然CAR-T療法非常昂貴,但並不影響這一療法成為各家醫院和公司爭相啟動的項目。原因只有一個——監管相對較松。與藥物臨床試驗需要花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等待CFDA的批准才能開展不同,CAR-T療法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技術,其臨床試驗的管理方是衛計委。一般來說,已經取得臨床試驗機構資質的三級甲等醫院就能開展。所以,相對與藥物研究,CAR-T的臨床試驗反而相對廉價,且進入門檻低。
事實上,正因為如此,多年來國內各地不少醫療機構無視法規和科學界的警告,為絕望中的患者提供無效的治療,並收取高額治療費用。比如,各種五花八門的干細胞治療。雖然,衛計委在去年出台了新法規,取消了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准入審批,並發布了《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但並沒有專門針對T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的法規對此進行監管。較低的監管門檻必然導致CAR-T研究在國內遍地開花。
另一方面,中國在審批新型生物治療上又一向敢為人先。2003年,全球首個基因藥物賽百諾的今又生(重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獲得批准;2005年全球首個溶瘤病毒產品三維生物技術的安柯瑞(H101)獲准上市。這讓積極開發新型細胞療法的公司們看到了成功獲批投入商業化應用的希望。
本文版權屬於E藥臉譜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