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獨家:南玻A董秘周紅回應股權激勵計劃三大質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01 11:06


金融界網站訊 作為玻璃板塊的龍頭企業,南玻A(行情,問診)上周三(3月25日)公布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隨即引起一片質疑之聲,由於該股權激勵計劃惠及員工數量達到592名,以及行權條件的描述比較籠統,致使很多股民紛紛聲討南玻A股權激勵措施激勵面偏廣,行權門檻較低,傷害了中小投資的利益。金融界網站記者就此連線了南玻A董秘周紅,針對股民們提出的三大質疑,周紅做了以下解釋。

質疑一:本次股權激勵行權的關鍵條件有放水嫌疑?


金融界網站:本次股權激勵行權的關鍵條件是以2013年凈利潤為基礎,未來3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增長分別不低於30%、40%、50%。如果從每股收益來看,2013年是0.29元,那么2014年是0.39元,2015年是0.42元,2016年是0.45元,這些數值前幾年也曾達到,以此為標準未免有放水嫌疑?為什么不按照凈利潤增長比例進行考核?

周紅:由於公司主營業務是玻璃制造業,是政府點名批評的產能過剩行業,另一項業務太陽能光伏電池也存在產能過剩情況,前幾年由於整個玻璃制造行業發展較好,因此公司在主營收入上比較理想,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下降,主營收入是呈現萎縮趨勢的。另外,實施股權激勵,在行權期間還有近3.5億的行權成本需要攤銷,今年設備折舊成本比去年增加1億元,2014年達到行權條件,相當於扣非要實現近10億的凈利潤,這對南玻集團來說難度不小,並非能夠輕易實現。

證監會規定在股權激勵條件中,扣非是其中一個重要標準,因為只有扣非后才能體現公司真正的經營性增長,這個數值的增長與下降直接反映公司效益的優劣。而凈利潤的計算中可以夠包括出售公司資產等非主營業務收益,如果公司想把報表做的漂亮,那么出報告前先賣一部分資產就是了,實際上對公司與對股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

質疑二:兩大收益率不低於9%數據平庸,意義何在?

金融界網站:考核條件中,要求在解鎖的前一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均不低於9%。之前幾年這兩項數值有的年份都能夠實現,設置這樣平庸的數值意義何在?

周紅:因為涉及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這兩項指標,如果雙雙能夠達到9%,對公司來說殊為不易,最近兩年這兩項數值均未能共同達到8%以上。檢視我們的年報就會發現,在高管薪資中,只要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到8%,就會對高管給予獎金獎勵,因為8%這個數值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企業效益良好的體現,而此次我們股權激勵考核是雙項標準均達到9%,對於公司整體發展來說,這個數值並不平庸。

質疑三:變相低價增發是否有利益輸送嫌疑?

金融界網站:此次股權激勵方案中,對包括董事長在內的7名高管、585名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發行不超過9000萬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4.34%,授予價格為3.88元/股。這么多人享受股權激勵,以現在股票價格平均下來每人的收益就達到60萬元,這不是明顯的利益輸送嗎?而且3.88元的每股價格,一旦上市流通那不是等於變相低價增發?

周紅:要說通過股權激勵進行利益輸送,應該是高管享受股權激勵份額大,惠及人數相對較少,但是此次南玻A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涉及的激勵對象共計592人,主要是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他們占授予權益總數的比例高達88.61%。通過股權激勵這種方式,能夠讓眾多的公司骨干力量與南玻集團一榮俱榮,激發他們的潛力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只有留住優秀人才,公司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回報公司股東。

對於每股發行價的質疑,這個價格是基於證監會規定,限定性股票的授予價格是公告日前20日均價的50%。對於人均60萬元的說法,我認為這只是從數字上計算來的收益,實際上股權激勵是屬於薪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繳納稅款,尤其是高管層,稅負比例最高達到45%,而且不管高管還是中層員工,行權資金要鎖定三年,這種股權激勵收益的約束條件很高,想要最終上市流通並非易事。

此次股權激勵計劃的意義更多還是在於鼓勵員工們共同努力,解決人才流失問題,讓公司業績能夠有進一步的提升。畢竟公司效益好了,股票價格上漲,通過股權激勵回報才能獲得更多收益,如果沒有利潤增長,股票價格不漲反跌,一切的獎勵措施都將化為烏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