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
最新研究顯示,全球 AI 算力持續提升,因輝達與超微半導體等 AI 晶片廠商紛紛推出加速器,加上一些新興勢力開始製造晶片,其中大語言模型最愛使用輝達 (NVDA-US) A100 晶片,谷歌 (GOOGL-US) 擁有逾 100 萬個跟 H100 晶片相當的算力。
專家觀點
【台積電最快下週回穩】台股今收週線功虧一簣、沒有完成週線連四紅的走勢,其中的關鍵來自於大跌 246 點的走勢中,台積電 (2330-TW) 一檔就貢獻超過 240 點,主要原因仍在於川普在簽署對等關稅備忘錄時再度強調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同時之前考慮對台灣晶片課稅在 2/18 將會有結果,而川普一再談到英特爾 (INTC-US) 以及要美國要確保最先進的 AI 晶片在美國生產,也讓市場傳出台積電被迫要技術支援或成立合資公司的說法,這也是最近期英特爾股價強彈的主要原因,不過一切的結果在 2/18 之後都將明朗化,而且不論結果如何,都有利空出盡的機會。
A股
中國智算晶片領域龍頭企業寒武紀 (688256-CN)今 (11) 日午盤過後急漲近 7%,一度漲高至每股 696.5 元人民幣,持續力拼重返 700 大關。中國《華商韜略》報導,2023 年至今,美國 AI 晶片巨頭寒武紀 (688256-CN) 股價漲了 9 倍,寒武紀同期最高上漲超過 10 倍。
A股港股
DeepSeek 在中國海內外依舊火爆,除震撼美國主導的 AI 生態系統,實現 7 天增加 1 億使用者的神話外,全球晶片廠商近來也紛紛宣布支援 DeepSeek,尤其是眾多中國國產 AI 晶片廠商,集體為 DeepSeek 建立堅強後盾。根據中國《AI 產品榜》數據,今年 1 月 20 日 DeepSeek R1 模型發佈後,1 月 DeepSeek 用戶 (含網頁跟 APP) 增長達 1.25 億,其中八成以上來自 1 月最後一周,也就是 DeepSeek 在沒有任何廣告投放情況下實現 7 天完成 1 億使用者增加的技術,達成最快應用破億的里程碑。
台股新聞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今 (10) 日公布 1 月營收 494.44 億元,月減 6.5%,年增 4.3%,受惠 AI 客戶、PC 等急單需求挹注,日月光投控 1 月淡季不淡,營收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日月光投控近年積極耕耘先進封裝,受惠 AI 晶片需求不減,相關業績陸續顯現,同時也大手筆投資建廠,旗下日月光正積極建置高雄 K18、K28 廠,其中 K18 廠預計下季就開始進機,旗下矽品的台中潭子廠也已正式開幕,未來還有彰化二林廠與雲林虎尾新廠。
台股新聞
DeepSeek 以低成本、高效能模型迅速竄起,短時間內登上全球 157 個國家 Apple Store 免費下載榜首,部分地區甚至超越 ChatGPT。相較於 OpenAI 投入 1 億美金研發,DeepSeek 僅以 560 萬美金完成開源模型,展現出極具競爭力的低成本策略,該公司採用蒸餾技術壓縮模型大小,讓較小的學生模型保留大型教師模型的知識,並在低算力環境下維持強大推理能力,降低 AI 應用門檻,使開發者與企業能夠更容易部署 AI 技術,加速 AI 普及與商業應用發展。
雜誌
文.洪寶山拜登臨卸任前,送了台灣一份大禮,根據 CNN 的報導,拜登政府提出「人工智慧擴散臨時最終規則」(Interim Final Rul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根據最新宣布的先進 AI 晶片和技術的出口框架,共計創建了三個等級「國家」,其中,第一級國家為美國的盟友,包括澳洲、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德國、法國、法屬圭亞那、愛爾蘭、義大利、日本、荷蘭、紐西蘭、挪威、韓國、瑞典、台灣和英國等十八個「國家」,這些國家將可以幾乎不受限制地採購美國開發的高階 AI 處理器。
美股雷達
自 ChatGPT 引發人工智慧 (AI) 熱潮以來的兩年間,輝達 (NVDA-US) 的市值增加了 3 兆美元,是史上在最短時間內的最多漲幅。但如今,這家晶片製造商的情況正在改變。競爭對手和客戶正在加緊努力,以搶占 AI 晶片市場的更大占比;晶片業迅猛的收入成長正在放緩。
國際政經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拜登政府於周一(13 日)頒布人工智慧(AI)相關出口管制措施,進一步加嚴對 AI 晶片、模型參數等出口管制,還拓展了長臂管轄,對第三方與中國展開正常貿易設置障礙,橫加干涉。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說,此前美國高科技企業、行業組織等透過多種渠道表達不滿和擔憂,認為該措施未經充分討論、制定草率,過度監管 AI 領域,將產生重大不利後果,強烈呼籲拜登政府停手。
台股新聞
IC 測試大廠京元電 (2449-TW) 今 (10) 日舉辦 2024 年終晚會,公司指出,受惠 AI 客戶訂單持續增加,公司對今年業績與獲利持正面樂觀態度,未來數年營運也將穩健走揚,為因應強勁需求,已準備興建銅鑼 4 廠並承租頭份廠,同時招募更多員工滿足客戶訂單。
美股雷達
拜登政府計劃最快今 (10) 日對輝達 (NVDA-US) 等公司的 AI 晶片出口實施新一輪限制,輝達批評此舉是白宮試圖透過在最後一刻推出規則,來削弱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並且對於增進國家安全毫無意義,還有損美國經濟。《彭博》日前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為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計劃在 1 月 20 日川普政府上任前作「最後一擊」,對輝達 (Nvidia 或作英偉達) 等 AI 晶片實施新一輪出口限制。
美股雷達
儘管股價相對低迷,並不影響 AMD (AMD-US) 在 CES 2025 全力振作,他們在展會上發布其最新的 AI PC 和圖形晶片。AMD 周一 (6 日) 宣布,推出用於 AI PC 的全新 Ryzen AI Max、額外的 Ryzen AI 300 和 Ryzen AI 200 中央處理器 (CPU),以及用於遊戲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和手持遊戲系統的高性能晶片。
美股雷達
剛剛經歷了 1971 年上市以來最糟糕的一年,英特爾 (INTC-US) 在 CES 2025 上宣布推出新晶片,希望能扭轉命運。英特爾計畫在 2025 年及以後繼續強化其人工智慧個人電腦產品組合,目前正在向客戶提供領先的 Intel 18A 產品樣品,預計將於 2025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 (7) 日在主題演講最後端出壓箱寶,推出最新 AI 超級電腦 Project DIGITS,當中搭載自家最新 AI 超級晶片 GB10,並強調 CPU 部分是由輝達與聯發科 (2454-TW) 共同開發,終端產品預計將在今年 5 月正式上市。
美股雷達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無疑是 2024 年科技業的超級明星,不僅成為「科技七巨頭」中表現最突出公司,還一度超越蘋果 (AAPL-US) 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但有專家最新預測,輝達今年股價恐將大跌。雖然輝達在多個市場平台上都取得了強勁的增長,但公司近期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國際政經
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周四(19 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最近要求晶片巨擘輝達(Nvidia)(NVDA-US) 調查過去這一年來旗下產品是如何流入中國。《路透社》引述《The Information》報導,輝達已要求美超微電腦(Super Micro Computer)、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等公司抽查東南亞客戶。
雜誌
文.洪寶山輝達從 2013 年到 2024 年 12 月 16 日為止的年度漲幅,分別為 + 81.49%、+48.26%、+99.05%、+277.77%、+86.46%、-31.52%、+79.44%、+124.25%、+126.2%、-50.37%、+239.8%、+166.73%。
美股雷達
根據科技顧問公司 Omdia 估計,微軟 (MSFT-US) 今年從輝達 (NVDA-US) 購買的人工智慧晶片數量,是主要競爭對手 Meta (META-US) 的兩倍以上。Omdia 分析師估計,微軟今年將購買 48.5 萬顆輝達 Hopper 晶片,遠高於輝達在美國的第二大客戶 Meta 購買的 22.4 萬顆晶片。
台股新聞
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 (10) 日公佈 11 月營收為新台幣 2,760 億 5,800 萬元,月減 12.2%,年增 34%,累計前 11 月營收新台幣 2 兆 6,161 億 4,500 萬元,年增 31.8%;台積電持續受惠 AI 需求暢旺,帶動 11 月營收創下歷史次高水準。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在 AI 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超微 (AMD-US) 、亞馬遜 (AMZN-US) 等科技巨頭及 SambaNova Systems、Groq 等新創公司紛紛瞄準大模型推理能力,推出各類客製晶片,在可靠性和成本端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