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出口





    2025-03-25
  •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25 日) 報導,隨著美國準備推出一項有爭議的框架來控制全球人工智慧 (AI) 發展,許多外國高官和主要科技公司正向川普政府施壓,要求重新考慮美國的全球半導體戰略。據了解,所謂的「AI 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限制大多數國家進口 AI 處理器的數量,該規則自拜登政府官員在任期末宣布以來,引發包括輝達 (NVDA-US) 在內的科技巨擘的強烈反對。






  • 2025-03-22
  • 歐亞股

    中國官員研擬採用日本在 1980 年代的策略,也就是限制某些對美出口商品的數量、同時提高價值,以安撫美國總統川普,據悉品項可能包括電動車或電池。華爾街日報 (WSJ) 獨家報導,1980 年代的日本一開始也不願屈於美國在貿易方面的施壓,和中國在川普第一個任期的情況相同,但現在,中國面對川普 2.0 施壓、國內經濟欲振乏力,可能採取和日本當年一樣的策略。






  • 2025-03-21
  • 歐亞股

    南韓周五 (21 日) 公布的 3 月前 20 天出口數據有所反彈,讓苦思如何因應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決策官員,有些許的喘息空間。根據南韓海關局公布的初步貿易數據,3 月前 20 天經工作日調整的總出口商品價值,較去年同期增加 8.2%,這比 2 月初步數據顯示的全月下滑 5.9%。






  • 2025-03-13
  • 台股新聞

    看好台灣將延續去年的強勁成長表現,且今年外貿數據的成長表現優於之前預估,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今(13)日宣佈,將 2025 年和 2026 年台灣 GDP 成長預測,分別從 2.3% 上調為 3.0%,自 2.0% 上調為 2.5%。渣打銀行大中華暨北亞區資深經濟分析師劉健恆表示,上修後的該預測更接近主計總處對 2025 年經濟成長 3.14% 的官方預測。






  • 2025-03-07
  • 台股新聞

    財政部統計處今(7)日公布 2 月進出口統計, 2 月出口 413.1 億美元,較上月增 6.7%,因上年適逢農曆春節,比較基期偏低,致年增 31.5%,累計 1 至 2 月出口 800.2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 16.8%。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2 月淡季不淡,前 2 月出口表現比預期佳,主要與 AI 應用需求不減、川普關稅政策導致廠商提早拉貨的效應持續發酵,估計 3 月的出口若符合預期,可望造就今年 Q1 出口迎向「史上最美好的 1 季」。






  • 據中國《央視》周五(7 日)報導,海關總署公布,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人民幣 6.54 兆元,其中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顯示外貿開局總體平穩。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5 年前兩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人民幣 6.54 兆元,年降 1.2%。






  • 2025-03-01
  • 美股雷達

    日本瑞穗證券 3 月 1 日報告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可能會推出新的對華 AI 晶片出口管制措施。瑞穗證券的調查顯示,美國商務部近日提名了助理部長 Landon Heid 和工業與安全局(BIS)副部長 Jeffrey Kessler,這些任命可能預示著全面禁止所有 AI 晶片進入中國,這將對輝達 H20/B20 及一些傳統晶片(28nm+)產生重大影響。






  • 2025-02-28
  • 美股雷達

    禽流感導致美國搶買進口蛋,而雞蛋出口大國之一的土耳其週三 (26 日) 起將對雞蛋出口商加稅。自去年底以來,加州、印第安納州、密蘇里州、北卡羅來納州以及俄亥俄州都有大規模禽流感爆發。今年 1 月,已有 830 萬隻雞死亡,促使雜貨店限制購買,餐館增加附加費。






  • 2025-02-27
  •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WSJ) 周四 (27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準備呼籲川普政府放寬對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出口限制,因為這些限制可能對全球多個國家產生影響。根據新規,許多國家將無法獲得美國的 AI 晶片,特別是那些用於資料中心訓練 AI 模型的晶片,這可能迫使美國盟友轉向中國尋求技術支援。






  • 2025-02-25
  •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25 日) 漲跌互現,市場準備迎接美國對中國更嚴格的貿易管制潛在影響,並靜待人工智慧 (AI) 晶片領導者輝達的財報出爐。與此同時,美國公債價格攀升,因為經濟成長失去動能的擔憂刺激投資人押注聯準會 (Fed) 將會有更多降息空間。






  • 消費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發文指出,今年乘用車零售量將年增 2% 至 2343 萬輛,較 1 月預測值增 7 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年增 28% 至 1565 萬輛,較 1 月預測也增加 2 萬輛,且在市場中佔比將高達 66.8%,也就是每賣出 3 輛車中就有 2 輛是新能源汽車。






  • 2025-02-21
  •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五 (21 日) 援引 8 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向伊拉克施壓,要求該國允許其庫德斯坦自治區 (Kurdistan) 石油出口,否則將與伊朗一同面臨制裁。此舉旨在彌補可能因為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政策而導致的伊朗石油出口下降。






  • 2025-02-20
  • 國際政經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由於受到美國貿易政策調整的影響,今年除造船和手機外的南韓主要產業將同時面臨衰退,半導體、汽車、鋼鐵等南韓經濟支柱將陷入困境。南韓央行 (BOK) 今(20)日在《主力產業監測報告》中表示,船舶製造業已進入超級週期,手機業預計將受益於新產品的發布,但最大出口產品半導體將因美國川普政府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加劇而面臨到大幅升高的下行風險。






  •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國,自 2015 年以來首次超過中國,主要原因是德國對中國商品出口減少,而荷蘭則再次成為德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去年美國與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之間的貿易額較 2023 年的 2528 億歐元 (2643 億美元) 成長 0.1%。






  • 2025-02-18
  •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二 (18 日) 報導,中國一間公司已停止出口用於處理電動車鋰電池金屬鋰的設備,這是中國政府提議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經開始影響製造商的最明顯跡象。據知情人士和路透看到的文件顯示,久吾高科 (300631-CN) 上月通知其客戶,從 2 月 1 日起將停止出口名為「吸附劑」(Sorbent)的過濾設備。






  • 2025-02-15
  •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五 (14 日) 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 (FOX Business) 訪問時表示,川普政府目標是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量降至當前水準的不到 10%,並重啟對伊朗核計劃的「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政策。






  • 2025-02-07
  • 歐亞股

    德國 12 月出口成長,但工業產出下降幅度超過預期,顯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前景仍不樂觀。聯邦統計局周五 (7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出口額較上月增加 2.9%。由於中國需求疲軟,2024 年德國全年出口較 2023 年萎縮 1.0%。2024 年進口量則下降 2.8%,2024 年的外貿順差為 2412 億歐元。






  • 國際政經

    中國外貿人陳傑克(化名)今年正月初二就開啟了拜訪美國客戶的旅程,這也讓他比中國大多數人更早注意到了 2 月以來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不管是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 10% 的關稅,還是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稅 25% 後又宣布暫停,都直接牽動新一年的生意。






  • 2025-02-03
  •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積體電路出口規模超過手機成為出口額最高的單一商品,年增率 17.4% 至 1595 億美元,且連 14 個月呈年增表現,創下了歷史新高。伴隨智慧時代迅速來襲,手機、平板開始席捲生活,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中國積體電路產量在 2014 年首次突破 1000 億顆,產業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 2025-01-24
  •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4) 日公布 2025 年我國經濟成長率 (GDP) 最新預測值為 3.42%,較 11 月預測上修 0.27 個百分點,主要因投資和外需優於先前預期,但整體經濟動能仍仰賴投資和消費支撐,而受基期影響,上下半年經濟呈「前低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