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
國際政經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與韓國和日本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比川普總統 8 日與英國宣布的框架協議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這顯示出一些亞洲夥伴可能需要再一段時間才能獲得關稅減免。盧特尼克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必須花費大量時間與日本和南韓洽談。
美股雷達
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美元、美債遭拋售,「拋售美國」交易盛行之際,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一 (5 日) 安撫投資人,表示美國是國際資金的「首選目的地」,而總統川普的政策將強化這個地位,「川普政府的目標,是讓美國對投資人來說更具吸引力」。
美股雷達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 (OPEC+) 宣布自 6 月起增產,導致國際油價承壓,能源類股大跌,美股週一 (5 日) 收低。標普 500 指數下跌 0.64%,終結連續 9 個交易日升勢,完全收復自 4 月 2 日川普宣布對多國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後所引發的回檔跌勢。
外匯
根據《彭博》周一 (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力推貿易協議,引發美元重貶、台幣飆升,震撼全球外匯市場。台灣匯市盤中劇烈波動,新台幣單日升幅創下 30 多年來最大紀錄,外資與出口商搶進推升匯價,促使台灣央行緊急出面喊話。彭博美元指數 (Bloomberg Dollar Spot Index) 截至美東時間上午 11 點 20 分下跌近 0.3%,今年來累計貶值已逼近 7%,為該指數成立 20 年來最差年度開局。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 (Scott Bessent) 週三 (1 日) 於福克斯新聞《漢尼提秀》(Hannity Show) 節目中表示,美國已將中國「暫擱一旁」,目前政府官員正優先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協商貿易協議。班森特表示,他相信中國將希望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回鍋執政已滿 100 天,但包括關稅在內的多項重大政策依然未見明確方向,市場籠罩在高度不確定性之中。自 4 月 2 日「解放日」宣布互惠關稅計畫以來,川普的支持率持續下滑。《紐約時報》民調顯示,關稅政策成為拖累其民意的主要因素,而川普及其幕僚至今在對外溝通上仍出現頻繁矛盾,讓談判進展、降溫路徑,乃至於是否與中國正式對話,均充滿疑問。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再拋「好消息」,稱與各國貿易協議「一切順利」,更放話中國 145% 關稅「終將大幅下調」,這番言論短線點燃投資人情緒,帶動股市上漲,但事實上實質協議仍無影蹤。美國總統川普本週頻頻對外強調其政府在推動貿易協議上的積極進展。週二他對媒體表示:「我們與每一個國家都談得不錯。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 (10 日) 未排除「延長 90 天關稅暫停期」的可能性,不急於為達成協議而達成協議。川普週四警告,如果不能與各國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美國將對這些國家徵收更高的關稅。 當被問及 90 天談判期結束後是否會延長降低關稅的期限時,川普說:「我們必須看看會發生什麼。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8 日) 表示,與南韓的貿易協議前景「看起來很好」,並對即將進行的談判抱持樂觀態度。他在與南韓代理總統韓悳洙 (Han Duck-soo) 進行通話後,於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兩國正朝著達成互利協議邁進,並且南韓的「頂級團隊」已經準備好飛往美國參與談判。
國際政經
根據《CNBC》報導,美國官員周二 (11 日) 表示,烏克蘭已同意在俄羅斯接受的前提下,立即實行為期 30 天的停火計劃,該計劃由美國協商達成。美方在計畫中也同時宣布,將解除對與烏克蘭共享情報的禁令,並恢復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自俄羅斯 3 年前入侵烏克蘭以來,這是烏克蘭首次同意這樣的停火提議。
美股雷達
代表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 45000 名碼頭工人及其雇主的工會周三 (8 日) 表示,他們就一項新的 6 年合約達成了初步協議,避免了可能擾亂供應鏈並對美國經濟造成影響的進一步罷工。國際碼頭裝卸工協會 (ILA) 與美國海事聯盟 (USMX) 宣布達成一項暫定協議,這項為期 6 年的新合約,涵蓋了美國東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碼頭工人的勞動條件。
據《彭博》報導,拜登政府正加速推進與英特爾 (INTC-US) 、三星電子等公司談判,以盡快達成《晶片法案》協議,在川普重新掌權前,鞏固其產業政策的重要成果。美國商務部已經根據《2022 年晶片與科學法案》,分配了 390 億美元撥款中的 90% 以上經費,這是一項旨在重建國內晶片產業的里程碑式法律。
美股雷達
分析師表示,波音公司 (BA-US) 預計將因其提出的勞動合約認列超過 10 億美元的工資相關費用;不過由於這可能結束嚴重的罷工,該公司股價周一 (21 日) 盤前上漲了 4%。在長達一個多月的停工之後,約 33000 名工人將於周三 (23 日) 就合約提案進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