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國際政經
美國川普總統強勢要求半導體製造回歸本土,多次提到「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說法。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四 (8 日) 再次將矛頭指向台灣,質疑為何人工智慧(AI)晶片必須在台灣生產,難道不能在美國製造嗎?盧特尼克在接受《福斯商業頻道》訪問時表示,雖然川普總統的最新一輪關稅並不適用於半導體,但川普仍在研究美國如何重新在晶片製造業站穩腳跟。
美股雷達
美國科技股受關稅影響而下跌,但長期看好科技股的分析師認為,由於人工智慧(AI)的崛起,這些股票不會被打垮。在 2025 年美股低迷期間,科技業是受打擊最嚴重的領域之一。儘管近期因關稅談判的希望而開始反彈,但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今年迄今仍跌逾 8%,幾乎是標普 500 指數的兩倍損失,而 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ETF (MAGS-US) 下跌約 13%。
美股雷達
亞馬遜 (AMZN-US) 在其貨運配送中心已經佈署超過 75 萬台機器人,最近再加入具備「觸覺感知」能力的全新倉庫機器人「Vulcan」,可透過力回饋感測元件判斷其對物體推力或抓握力道,藉此判斷是否會造成物品損壞,為倉庫自動化領域技術的重大突破。
美股雷達
文遠知行 (WRD-US) 和小馬智行 (PONY-US) 周二(6 日) 股價分別飆漲超過 31% 和 47%,這一增長主要受到兩家公司與網約車巨頭 Uber(UBER-US)擴大合作的消息推動。Uber 宣布與小馬智行達成策略合作,計劃將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車輛連接到其打車平台。
美股雷達
在五一期間,Epic Games 與蘋果 (AAPL-US) 在美國市場的反壟斷訴訟迎來了重要進展。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 Yvonne Gonzalez Rogers 於 5 月 1 日裁定,蘋果在「Epic Games 訴蘋果公司」案件中故意違反該院於 2021 年發布的禁令,該禁令旨在制止蘋果公司的反競爭行為和反競爭定價,並稱蘋果在這方面的持續干擾「是不可接受的」。
基金
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引起金融市場震盪,雖然許多國家獲得暫緩 90 天的寬限期,但投資信心不足加上槓桿交易,推升美債殖利率,風險性債券因利差擴大走跌,新興美元主權債與邊境市場債殖利率走高,分別突破 8% 與 9%。根據過去 10 年經驗,當新興債殖利率達 8% 以上,就是極佳的進場點,平均一年後漲幅達 18.56%。
儘管輝達 ((NVDA-US) 在人工智慧(AI)晶片領域毫無疑問的遙遙領先,但現在可能是投資其競爭對手超微(AMD-US)和博通 (AVGO-US) 的好時機。研調機構 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 分析師 Jay Goldberg 指出,隨著輝達的客戶開始尋求更高的 AI 投資回報,其最先進系統的部署困難可能會成為一個缺點。
美股雷達
高通 (Qualcomm)(QCOM-US) 周三 (30 日) 盤後公布會計年度第 2 季財報,優於華爾街預期,晶片銷售年比增長強勁,但由於高通看淡本季 (第 3 季) 財測,再次引發關稅將影響智慧手機晶片需求的擔憂,導致盤後股價下挫逾 5%。
美股雷達
Meta (META-US) 周三 (30 日) 公布第一季營收高於預期,且第二季財測符合華爾街預期,激勵盤後股價漲約 4%。截稿前,Meta 周三收跌近 1% 至每股 549 美元,盤後上漲 4.19%,報每股 571.98 美元。Q2 財測數據 vs 分析師預期 (LSEG 查訪共識)營收:介於 425 億美元至 455 億美元 vs. 440.3 億美元Q1 財報關鍵數據 vs 分析師預期 (LSEG 查訪共識)EPS:6.43 美元 vs. 5.28 美元營收:年增 16% 至 423.1 億美元 vs. 414 億美元淨利:年增 35% 至 166.4 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 123.7 億美元)Meta 執行長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稱公司業務表現非常好,有能力應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
美股雷達
小米周三 (30 日) 宣布開源其首個專為推理而生的大模型「Xiaomi MiMo」。此模型透過連動預訓練和後訓練,全面提升了推理能力。根據「小米大模型」公眾號訊息,MiMo 在數學推理(AIME 24-25)和程式碼競賽(LiveCodeBench v5)公開測評集上,憑藉僅 7B 的參數規模,超越了 OpenAI 的閉源推理模型 o1-mini 以及阿里 Qwen 更大規模的開源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
基金
在不確定的時代,穩定收益成為稀缺資產。隨美國大開關稅地圖砲,全球股票市場暴跌,兼具收益與穩定的投資等級債券成為資金避風港,由 ETF 新兵「富蘭克林 FT 投資級債 20+(00982B)」4月 28 日掛牌上市便爆量上漲可以得到最佳印證,當天台股大漲站回2萬點,但仍有大量買盤選擇布局這檔 ETF。
美股雷達
在 AI 領域,曾經引領潮流的蘋果 (AAPL-US) 如今卻面臨著被時代拋在身後的窘境。蘋果的 AI 發展自 Siri 推出以來,經歷了多次波折,尤其是在與 Google、OpenAI 等巨頭的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隨著蘋果對 AI 團隊的分割重組,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備受關注。
美股雷達
為了提振股價,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宣布將買回 700 億美元庫藏股,且將季度股息從 20 美分提高至 21 美分,股息殖利率從 0.48% 提高至 0.51%。然而,專家仍對其前景抱持謹慎態度。這正面消息讓 Alphabet 周五 (25 日) 股價上漲 1.68%,收每股 161.96 美元,同日標普 500 指數和道指僅分別上漲 0.7% 和 0.1%。
美股雷達
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NBIM)近日發布報告稱,由於科技業疲軟,該基金 2025 年第一季虧損達 4,150 億克朗(約 400 億美元)。執行長坦根(Nicolai Tangen)在聲明中指出,本季的市場波動對股權投資產生了負面影響,尤其是科技領域的回撤。
美股雷達
谷歌和 YouTube 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周四 (24 日) 盤後公布第一季財報,因營收成長高於預期而激勵盤後股價漲約 5%。截稿前,Alphabet 周四交易時間上漲 3.75 美元或 2.38%,盤後上漲約 4.5%,報每股 168.73 美元。
美股雷達
IBM (IBM-US) 周三 (23 日) 盤後公布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但盤後仍下跌 6%,因為顧問部門的疲弱表現恐反映企業客戶對數位轉型的需求減少,引發市場對其未來增長潛力的質疑。Q2 財測 vs 分析師預期 (LSEG 查訪共識)營收:164 億美元至 167.5 億美元 (中間值 165.8 億美元) vs. 163.3 億美元IBM 財務長 Jim Kavanaugh 在電話會議上表示,IBM 對於顧問業務的貢獻變得更加謹慎。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已因人工智慧產品開發進度落後而灰頭土臉,現又慘遭當局無情「洗臉」。美國廣告業監察機構 BBB 旗下的美國廣告業自律組織全國廣告部(NAD)周二 (22 日) 發佈公告,詳細說明蘋果 AI 廣告的調查結果,認定蘋果公司存在誤導性宣傳,並要求其停止或修改其廣告宣傳。
鉅亨新視界
無畏關稅干擾,銀行獲利、償債能力續強美國六大銀行第一季財報結果公布,每股獲利 (EPS) 再一次全數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獲利能力仍強,EPS 平均較預期高出 12.5%。資本適足率皆維持強健水準且明顯高於法定要求,顯示財務體質相當健康。資料來源:Bloomberg,野村投信整理;資料日期:截至 2025/3/31。
美股雷達
摩根大通近期大砍特斯拉目標價,指出在汽車史上難以找到哪個品牌貶值速度如同特斯拉那樣迅速。今年以來,特斯拉 (TSLA-US) 股價已跌逾 30%,成為美股科技「七巨頭」中表現最差的公司。外界普遍認為,特斯拉股價重挫的核心原因與馬斯克參政有關,甚至有人要求他辭去川普政府的職務或離開特斯拉。
鉅亨新視界
川普「關稅帝君」在其第二屆美國總統任期內揮動關稅大刀,實施了一系列的關稅加徵措施,尤以 2025 年 4 月 2 日宣布的具爭議性「對等關稅」,即引起貿易夥伴的報復,對全球金融市場衝擊最甚。但川普隨之又陸續公布暫緩等等相關措施,其關稅政策的不斷改變難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