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紐約時報:馬雲的攀登之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紐約時報》周三發表題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攀登之路》(The Unlikely Ascent of Jack Ma, Alibaba’s Founder)的文章,講述了馬雲從創立阿里巴巴到籌划上市的歷程。

以下為文章全文:


馬雲平生第一次上網是在1995年,那時候他在網上搜索“啤酒”和“中國”,發現搜索無結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和一個朋友一起建立了一個基礎網頁提供中文翻譯服務,他收到了一小撮來自世界各地的諮詢郵件。

互聯網的首次嘗試給馬雲在四年后創建阿里巴巴集團帶來了啟蒙。

如今,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零售商,其商品數量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沃爾瑪。這家商業巨掣也正在籌劃推進上市事宜,預計這次上市有望超過臉書2年前上市所籌得的160億美金的融資額。如果能成功上市,那麼上市會讓阿里巴巴騰躍而起,也會讓馬雲(擁有公司8.9%的股份)站到技術行業巨人的最高行列。

馬雲能夠榮升為互聯網行業的億萬富翁因他不走尋常路而聞名。他如今49歲,和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或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相比,他並沒有計算機背景,也聲稱自己不懂技術。成長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馬雲的第一個事業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

然而,他在阿里巴巴的角色經常被定位成是公司的主要戰略家,是員工心目中活力四射的推動者,在競爭對手眼裏他也是一個不留情面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經營的兩個主要網站,淘寶和天貓,現在占中國郵政體系運送包裹量的60%。

BDA中國(一個北京的諮詢公司,主要關注數字和消費領域)董事長Duncan Clark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認識馬雲了,他:“他有效的代表了依靠阿里巴巴為生的數百萬人民的心聲。”

他同時也是一個攪局者——作為一個門外漢用自己的本領對傳統行業比如零售或金融業發揮自己的無窮想象力,創造出新的市場。阿里巴巴和馬雲涵洞了中國最守舊的一些行業領域,在銀行和金融以及移動通訊領域開始商業冒險。他甚至開始涉足百貨商店業務以及電影製作領域。

馬雲去年6月份曾在人民日報社論文章中寫道:“許多行業的創新都是由門外漢發起的”,人民日報是官方報紙——這對於一個私人企業家來講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

他也受到了國有銀行的相關注意。這篇文章的發布與余額寶興起之際相吻合,余額寶是由阿里巴巴發起的,為了吸引消費者支付寶賬戶中的錢進行投資獲得高利率回報的貨幣市場品。截至2月份,8100萬人用了這個品,管理資達到了400億美金

馬雲在社論文章中寫道:“金融行業需要一個攪局者,這個行業需要有局外人進來,帶動改革。”

在這個角色中,他發揮了自己的天賦作用。

2009年阿里巴巴在露天體育場慶祝公司周年的時候,他戴了一個齊腰的金色假髮和一個太陽鏡,抹紅嘴唇,穿黑色皮夾克,在舞台火焰當中舉麥克風登台,不自然的唱了一首“今夜你是否感覺到愛?”,引來了在場16000名員工的齊聲喝彩。

從一開始,馬雲就展現了與不同的思考創新能力。

在很少有中國家庭有自己的計算機的時候,馬雲在1995年決定離開教育崗位,創辦一個互聯網公司。在他的家鄉杭州,馬雲創辦了中國第一批官方注冊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這個商業索引網站被稱作中國黃頁。崔陸海(后來經營了一個計算機卡通製作公司)在中國黃頁公司的辦公室見到了馬雲,向他學習更多的關於該網站的規劃。

如今成為中國美術學院新傳媒專業講師的崔陸海:“我仍然記得我第一次走進他辦公室我所看到的的場景,辦公室裏很空,只有一張桌子擺在屋子的中間。屋子裏僅有一台老式的台式機被很多人圍。” 后來得知,馬雲注冊該公司花了很多錢,所以在硬件裝修上並沒有多少錢。[NT:PAGE=$]

馬雲在早期努力想得到政府對他新創企業的支持。

在一個片名為“揚子江中的大”紀錄片中,呈現了一個在20世紀90年代,馬雲登門拜訪北京的一家官方機構的場景。馬雲那時穿了一個帶領兒的粗朴T恤,坐在政府辦公室裏一個四四方方的老式手提電腦旁,給穿夾克打領帶帶眼鏡的官員講解他的企業情況。

馬雲對這個官員解釋道:“現在,外國人可以使用任何一台電腦搜到全世界各國的品,他們可以直接從香港,台灣,新加坡訂購品,但是他們還不能從中國買到任何品,因為現在中國的互聯網上什麼都沒有”。

但是馬雲的熱情被斷然拒了,他不久后於1997年離開了中國黃頁,任職於中國商務部的一個部門幫忙創建網站。在1999年早期,他又打算出來自己創業,於是創辦了阿里巴巴。

這家公司創建的第一個網站是alibaba.com。這個網站是一個B2B的平台,將中國的出口商與海外的買家聯繫起來。不像那時中國的大部分網站一樣,這個網站並沒有複製西方公司。

1999年,阿里巴巴公司吸引了蔡崇信的加入,蔡崇信出生於台灣,先前是名律師,在耶魯受的教育,供職於香港的一家私人股本企業。馬雲和蔡崇信一起引來了高盛投資和軟銀作為阿里巴巴的投資人。

早期,馬雲作為一個戰略家應用自己的技能。他在2003年開辦了淘寶網,這是一個C2C平台,當時ebay中國部主導者中國市場。為了搶佔市場份額,馬雲決定淘寶免費開放,盡管這是一個燒錢的平台。

Erisman,這個紀錄片的創作人到:“對於ebay,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傻子,一個愚蠢的人,從一個華爾街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他願意讓阿里巴巴打敗ebay,-----與一個聰明的競爭者相比,更壞的事情,莫過於一個瘋子願意花掉自己所有的錢參與到毫無希望的利益爭奪中來”

它奏效了,在2005年的一次新聞會議上,馬雲告訴記者:“淘寶已經贏得了中國網上購物市場份額的70%。不久,我們就是獨佔鰲頭的企業,ebay在中國的日子屈指可數了”,2006年,ebay宣佈將退出中國市場,並將業務整合到由香港富豪李嘉誠控股的互聯網公司。

馬雲曾經在談到他年輕時候的經歷時表示:“我曾經想過我要是生在一個戰亂的年代,我會是一個將軍,我想我在戰爭中能夠獲得什麼”

當公司籌划上市進展的時候,馬雲將精力放在了他的公益事業方面。

他依然是阿里巴巴的執行總裁兼戰略家,但是在2013年5月,他從執行總裁的位子上卸任下來。第二天,他就宣佈他被任命為中國大自然保護協會董事會主席。他日益開始關注中國的水土污染情況,他認為中國的水土污染是他岳父得癌症的一個誘因。

在四月末,馬雲和蔡崇信,宣佈將阿里巴巴2%的股份捐贈出來,金額相當於好幾十億美金,捐贈給公益基金會,用來支持環境,醫療和教育。這樣的大型捐贈在中國很少見,此舉引來了其他著名慈善家,包括比爾蓋茲,巴菲特,布隆伯格在內的一片喝彩。

一位與馬雲有十幾年交情的西方執行總裁(並不願透露姓名,因為他們公司有政策不允許在商業接觸上對公出自己的名字),道:“馬雲不是那種把公司90%的資都把在自己手中的人,也不會囤積自己的財富”。

這就好像是在最初,當alibaba.com網站首次建立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的股權分給與他一起工作的高中學生。他總是帶動大家一起致富。(李林)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