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秋美:中國黃金市場發展成績令人矚目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黃金協會副秘書長郎秋美
和訊網訊息 5月15日,第四屆商業銀行黃金投資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黃金協會副秘書長郎秋美在論壇中發表主題演講,郎秋美表示,中國黃金市場發展成績是令人矚目的,但與世界差距非常明顯。中國十大重點黃金礦業公司的產量占全球僅僅是5%,相當與紐蒙特黃金產業一家的產量,目前中國沒有大型公司可以抗衡這種大的公司。
新中國成立前夕,國務院政府使用高壓和誘騙手段強制民眾換進全部兌換紀念券,將當時的黃金前部搜刮以后,把300多噸黃金帶到台灣。舊中國黃金工業留下基礎非常薄弱,1949 全國黃金產量4.5噸,真正為黃金帶來福音是1975年,這一年總理委派王震同志抓黃金工作,希望多產黃金以滿足國家兌外匯的需要。並根據國家的需要和黃金礦山的特點,制定邊 探邊采,邊設計黃金的產品。為黃金的發展制定多相傾斜政策。實物工業發展制定多相傾斜政策,這些政策實行極大促進黃金生產,為后來黃金工廠實行以金養金打下良好的基礎 和豐富的經驗。
1975年黃金產量達到13.5噸,那一年的黃金產量43萬兩,到1977年黃金產量16.018噸,超過晚清最後一年,這一年是舊中國產金最高的一年,當時48萬兩,合15噸,進入90年代中 國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加快,1992年遼寧省海城市感王鎮出現民間黃金市場,這對於黃金統收統購產生不小的振動,市場化改革是黃金行業必然的結果,感王鎮黃金市場起到了催化 劑的作用。
1993年國家改變了建國以來實行的黃金定價模式,同時取消黃金專線貸款,國家開發資金,外匯流程以金養金的政策,促進企業不再依賴國家,而把眼睛轉向市場,黃金工業從事 不如市場化改革之路。1995黃金超過100噸,2003超過200噸,2007年上升到270噸,成為世界第一產金大國。
中國黃金市場發展成績是令人注目,但與世界差距非常明顯
國內黃金產量已經連續於全世界七年奪冠,2007年首次超過全球產金第一大國109年之久的南非,躍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國黃金產量達到428.16噸,比上年增長25.12噸,同比增 長6.23%,是2007年的1.58噸,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全國累計生產黃金96.499噸,與去年同期相比,黃金產量增加6.592恩噸,同比增長7.33%,黃金 產量排名前十位的產區,江蘇、云南、河南、福建、湖北和新疆。黃金礦業集團,山東中礦集團這幾家占產金總量45.23%,以探明黃金儲量居世界第二,從2009年開始先后突破6000噸,8千噸大關,達8196.24噸,居世界第二。
盡管中國黃金行業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但當中存在的問題亦不少,郎秋美表示,首先前面提到的這些黃金產區作為行業運行主體的企業規模偏小,資源整合,開發程度不夠, 生產集中度偏低。中國十大重點黃金礦業公司的產量占全球僅僅是5%,相當與紐蒙特黃金產業一家的產量,沒有大型可以抗衡這種大的公司。
第二個存在的問題地質勘察工作滯后,黃金資源勘探不足。資源保證程度遠遠低於世界發達礦業國家的資源保證水平,按2011年黃金礦業和資源耗用比推算,可供礦業部門只有 1970多噸。沒有大量的后備儲量形勢相當嚴峻。
第三,發展方式比較粗放,有些企業比較薄弱。
第四,濫采濫挖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形式比較嚴重,安全生產比較嚴峻。
第六、國內黃金市場在世界黃金市場體系中未占有一定地位,始終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黃金投資交易亟待規範,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尋 找辦法和途徑加以解決。
市場競爭加劇,有挑戰亦有機遇
面對國際間競爭激烈的黃金市場,我們應該如何應付,如果作出改變?郎秋美在論壇中指出,在過去幾年中,有很多的優勢資源進入黃金產業,加劇了市場競爭,帶來更大的挑戰 ,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迅速改變。要增強國內黃金市場的競爭力,第一必須大力推進資源整合,聯合重組,優化結構創建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公司,這是我國黃金行業 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提升質量,加強風控,應對市場。金價下跌對黃金行業的承受力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是所有黃金企業都不能違背一個挑戰,前些年企業側重取得更多資源,擴大市場份額, 黃金市場邊際成本增長很多,巴里特、紐蒙特紛紛出招,國內企業效益大幅下滑,2013年1到9月份全國黃金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26.19億元,同比下降45.36%,各大黃金企業與2012年相比均大幅下降。在目前市場形勢下,降本增效,盯緊市場,防范風險,提高企業效率和活力,準備和預留更多的承受力。
第三、進一步向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結構轉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未來的發展中,黃金企業必須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在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實現 黃金產業的健康發展。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