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市場看統一存儲的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如今的全球存儲市場而言,統一存儲已不是個新鮮詞。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和數據的爆炸式增長,用戶對it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整合度是客戶的關注重點之一。以前數據中心中傳統的san和nas各自為戰的現象,已越來越多向融合演進。縱觀全球外置存儲市場,在中端領域,幾乎所有的廠商都已支援了統一存儲形態,即一套設備既支援san組網,也支援nas組網。下面我們通過幾組數據,來回顧一下統一存儲的發展態勢。
圖1 統一存儲2008~2013市場份額占比情況
從圖1可以看到,統一存儲形態的磁盤陣列銷售占比,從2008年的17.1%,到2013年的44.9%,增長迅速,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統一存儲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和客戶認可度。
圖2 emc統一存儲銷售情況占比
圖3 netapp統一存儲銷售情況占比
圖2和圖3分別是emc和netapp的統一存儲銷售占比情況。從圖2可以看出,emc今年來的統一存儲銷量占比明顯高於業界平均水平,作為業界top1廠商,其發展統一存儲的決心不言而喻。
netapp是最早支援統一存儲的廠商,而且從架構上來講,也是最早實現全系列一體化統一存儲的廠商,即san和nas通過同一個設備實現,不需像其他廠商一樣額外增加nas引擎。從圖3可以看出,netapp銷售的設備基本全是統一存儲形態,只是在收購lsi后,從2011年開始,塊存儲的銷售份額有了一定占比,但仍是以統一存儲為主。
華為也在2012年正式發布了其oceanstor t系列統一存儲。作為華為存儲系列的主力產品,t系列統一存儲自上市以來也有著不俗的表現。
在2014年3月發布的《gartner中端存儲關鍵能力報告(2014)》中,華為t系列統一存儲獲得了gartner的肯定,報告表明華為t系列統一存儲以可擴展性第一以及高帶寬效能、 豐富的特性躋身全球主流。報告原文中評價如下:華為t系列效能強勁且功能具有競爭力,pcb板、框及支撐設備等硬體做工完美,封裝和走線注重細節,可服務性考慮周到。微碼升級、部件替換及容量擴展均不影響業務連續性。通過參與spc測試並公開結果來樹立與對手的領先優勢,彰顯其透明與開放的態度。支援一系列提升存儲效率與數據保護能力的特性,比如克隆、快照、自動精簡設定、自動分級、同步&異步復制並支援同步組。支援的操作系統及軟件系統多,如windows, vmware, hyper-v, kvm 以及red hat、suse等linux系統。
同樣在2014年3月發布的“2013 q4 gartner global storage market share report”(gartner全球存儲市場份額報告)中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華為存儲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發貨套數和發貨容量都獲得了第一名,t系列統一存儲毫無疑問是這些成績的最大貢獻者。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統一存儲的范圍已不僅僅局限在中端了,已有向高階蔓延之勢。目前主流高階廠商如emc、hds等,都已通過增加nas引擎的方式,在其高階存儲上支援nas功能。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統一存儲形態的磁盤陣列,市場份額仍會穩步增加。隨著客戶需求的日趨多樣化和精細化,以及大數據、軟件定義存儲等趨勢的日趨成熟,可能會出現整合度更高、更為“統一”的統一存儲(比如整合了檔案、塊、對象等多種介面的統一存儲系統),統一存儲一統天下的局面也許並不遙遠。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