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半政變 軍方宣布全國戒嚴 軍頭籲兩陣營對話 股匯齊挫
鉅亨網新聞中心
泰國政治僵局曠日持久,親反政府兩陣營衝突一觸即發,軍方昨(20)日突然宣布全國戒嚴,大批荷槍士兵進駐曼谷街頭和各大電視台,限制媒體報道。陸軍總司令巴育下令成立維持和平指揮中心(PKCC)接管安全事務,並解散此前由政府負責的維持安全秩序中心(CMPO)。軍方稱戒嚴是為維持秩序,強調並非政變。看守總理尼瓦探隆的助手稱政府事前未獲知會,形容是「半政變」。反對派領袖素貼則聲言不會停止抗爭。軍方領袖呼籲兩大對立政治陣營對話。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據當地媒體報導,曼谷街頭四處可見軍隊巡邏,軍人阻止部分車輛進入市區,位於市中心的警察總部外堆起沙包。荷槍士兵進駐曼谷酒店和商業區中心,並出動架有機槍的軍車戒備,又到敵對兩大陣營的集會地點戒備。由於軍方檢查站料引致交通擠塞,泰國機場呼籲旅客應預留時間。
軍隊據報昨日凌晨3時起進駐曼谷,巴育早上6時半透過電視宣布戒嚴。他指出,政局動盪引致大型示威持續,身份不明團體伺機發動暴力襲擊,引致無辜平民傷亡,恐令局勢惡化,危害國家安全和人民性命。軍方下令親政府與反政府群眾留在各自的示威據點不要移動,以免引發衝突,其他民眾則可照常生活,毋需恐慌。
巴育同時宣布他本人擔任PKCC主席,接管所有安全行動的指揮權,有權要求警察、海陸空三軍、內政部等相關機構支援PKCC行動。他亦發布聲明,「禁止媒體報道或發布傷害國家安全的新聞和照片」,下令10家親政府或反政府的電視台停播,形容他們立場偏頗,要「避免扭曲新聞,製造誤解」;其餘允許繼續廣播的媒體則要第一時間播放軍方消息。
看守司法部長猜卡盛證實,軍方宣布戒嚴前沒諮詢政府,但強調軍方只接管安全事務,看守政府仍握有管治實權。看守內閣昨在秘密地點開會商討局勢,尼瓦探隆呼籲軍方保證民眾安全,並遵照憲法行事。巴育昨要求各官員前往陸軍俱樂部向官方報告。
選舉委員會委員頌猜昨日透露,看守政府提議將7月20日的大選推遲至8月3日。執政為泰黨促請巴育和選委會推動大選盡快舉行,強調戒嚴令不會損害看守政府合法性。
親他信「紅衫軍」領袖乍都蓬昨日表示,會繼續在市郊集會和平抗爭,直至國家恢復「民主原則」,促成大選舉行。他稱軍隊從四方八面包圍親政府示威者,並嘗試勸說群眾解散。反對派「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DRC)則宣布取消昨日的集會,示威領袖素貼稱會繼續抗爭,形容尚未取得勝利。
流亡海外的前總理他信昨在微博twitter發文,指軍方頒布戒嚴屬預料之內,但指戒嚴令不能侵犯人權及進一步破壞民主。
香港《明報》綜合外電報導,軍方是引用一項1914年實施的法律實施戒嚴。根據新安排,維和指揮部有權傳喚審訊,可以要求國內安全行動指揮部、警察、三軍、內政部及其他政府部門提供支援。軍方表示,戒嚴是順應民意,民眾可如常生活。軍方消息稱,軍隊只是控制保安事務,看守政府仍在履行其他職能,因此「絕對不是政變」,但看守首相尼瓦探隆的幕僚稱,軍方未與政府商討便單方面決定戒嚴,等同「半場政變」。教育部長乍都隆質疑,大多數省份並未發生騷亂,戒嚴理據不足。
戒嚴未禁止集會,只要求反他信的「民主改革人民委員會」和擁護他信的「紅衫軍」留在各自集會地點,避免衝突。反對派領袖素貼上周聲稱5月23至25日是其清除「他信體制」關鍵時期,聲言要發動百萬人上街,迫使看守政府閣員辭職,「紅衫軍」也宣布在同一時間提升集會規模。當地輿論分析,軍方這次出手,可能是先發制人,避免反對派與紅衫軍嚴重衝突。
「紅衫軍」領導人乍都蓬表示將繼續集會,並關注軍方下一步動向。反對派亦取消昨天日間集會計劃,但素貼昨晚向支持者發表演講,稱戒嚴無損「反抗暴政的示威權利」,「我們將繼續抗爭,我們並未取得勝利」。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者提帝南分析,此刻泰國政局岌岌可危,軍方須避免傾向任何一方,以免弄巧成拙。
曼谷街頭氣氛未見特別緊張。美國駐曼谷使館提醒在泰美國人提高警覺,菲律賓表示可能撤僑。歐盟則呼籲當局盡快制訂清晰大選時間表,建立可全面運作的民主政府。看守首相尼瓦探隆呼籲軍方要保證民眾安全,按照憲法行事。選舉委員會委員頌猜透露,看守政府提議將7月20日的國會下議院選舉推遲至8月3日。前首相他信表示,實施戒嚴是意料中事,但他希望軍方不會違反人權及進一步摧毀民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表示,中方一貫主張泰國有關各方加強對話協商,妥善處理政治分歧,盡快恢復政局穩定。中國駐泰大使館昨日發布旅遊提示,提醒在泰公民關注政局變化,強化安全意識和注意自身安全,減少不必要外出及避免前往集會周邊地區。
菲律賓宣布把泰國地區的旅遊警示上調至第2級,提醒旅泰菲民注意安全。菲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菲民應做好配合政府撤僑的準備,勿四處遊走,盡量遠離公共場所。
美國國務院表示,會繼續留意事態發展,促請軍方把行動局限於阻止暴力的臨時行動,避免傷害泰國民主體制,同時呼籲在泰公民保持警覺。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促請泰國各方克制,避免任何暴力行為。印尼對戒嚴令表示密切關注。歐盟呼籲各方克制和尊重民主原則。
[NT:PAGE=$]
示威反戒嚴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泰國軍方突然實施戒嚴,是否有助緩和局勢言之尚早。有觀察家指此舉有助控制局勢,避免敵對陣營衝突導致流血。曼谷反政府示威至今已接近半年,軍方一直抗拒介入,強調中立。《曼谷郵報》評論指,示威領袖素貼揚言下周發動「最後一擊」,號召大批支持者上街意圖推倒看守內閣,又在未來幾日安排多場示威造勢,成為「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終令軍方出手。
評論指出,前看守總理英祿遭憲法法庭解除職務後,已引起親政府「紅衫軍」不滿,揚言上街示威,屆時恐與反對派爆發嚴重衝突。對於決意防止暴力的陸軍總司令巴育而言,眼前只剩「軍事政變」和「戒嚴」兩個選擇,他最終採取較溫和的方式。
曼谷風險評估公司PQA Associates總監夸利亞指出,軍隊雖然進駐曼谷主要交匯處等地,但未採取任何武力,認為軍方態度仍溫和。他指出,軍方用意可能是希望勸說示威者自行解散,故局勢下一步發展將取決於示威者的反應。「若局勢依然無改善,那軍方將把行動升級。」
夸利亞表示,看守政府努力改善局勢是好事,但戒嚴無法解決泰國根深柢固的政治問題,軍方亦不可能單靠武力化解政治分歧。《曼谷郵報》評論指,如何迫使兩陣營坐下談判,切實解決分歧,將是巴育的最大挑戰。曼谷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專家提蒂南指出,軍方須步步為營,盡量在兩陣營之間持平,一旦偏幫其中一方,恐致局勢急劇惡化,包括引發針對軍隊的暴力襲擊。
與軍人合照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泰國通」居泰港人胡慧沖表示,軍方宣布戒嚴後,曼谷市面氣氛平靜及大致正常,居民照常生活。據報途人看見街上荷槍士兵似乎未有特別害怕,有人拿手機以軍人作背景自拍,部分人更邀請士兵合照,士兵亦友善地同意入鏡。
胡慧沖指出,突然戒嚴情況罕見,對此感到詫異,認為情況雖未至於嚴峻,但呼籲港人如無必要,應暫時避免前往當地,並留意局勢發展。他指出,親政府「紅衫軍」已表明不會與軍方衝突,故局勢會否升溫關鍵將在於反對派。
曼谷Central World等港人常到旅遊點照常開放,遊客似乎未有明顯減少,頗為熱鬧。在下城區一個交匯處,全副武裝軍人站在軍車前與路人拍照,亦有居民為軍人送上食物,氣氛融洽。在主要購物區拉差巴頌路口,遊客對軍人進駐顯得有點困惑,一名駛經的電單車司機則為軍人打氣,反映居民似乎歡迎軍方介入。
戒嚴拖累泰國股匯雙雙下挫。泰國SET指數昨日低開後持續向下,一度跌1.2%,創本月8日以來最大跌幅。泰銖一度貶近0.6%,創兩個月以來最大跌幅,但其後泰國央行疑出手拋售美元支持泰銖,令跌幅收窄至0.2%。
泰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昨上揚3基點,至3.75%,5年期信貸違約掉期(CDS)升至127基點的1個月新高。市場分析指,投資者普遍「不喜歡」戒嚴,因這代表情況失控。不過亦有意見認為,軍方介入或迫使政客更願意走向談判桌,可能有助改善局勢。
另外,泰國貿易諮詢委員會認為,連串政治危機已損害泰國在海外形象,泰企需要努力重拾客戶信心,但相信泰國今年仍能達至5%出口增長目標。
戒嚴令賦予軍方的權力
根據1914年《戒嚴法》,戒嚴令實施後泰國軍方有權:
■採取行動阻止戰爭或暴亂發生,包括使用武器鎮壓動亂
■禁止任何形式的集會,或是循海陸空任何途徑進行的公共活動
■限制或禁止報紙和廣播媒體作任何報道
■對「任何地方」進行搜索、徵用、禁止、充公、佔據或摧毀,包括搜身、檢查車輛、住宅和建築物,以及審查印刷媒體
■隨時動員平民或企業協助軍隊,包括提供車輛、食物、工具和武器
■實施宵禁或劃設禁區
■拘留涉嫌違反戒嚴令的疑犯最多7天
■召開軍事法院審理戒嚴地區發生的罪案,即使在戒嚴令取消後,法院仍有權繼續審訊有關案件
資料來源:法新社/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