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海外資金看好A股系統性機會 或成下一大資金增量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20多年來,投資者結構風起云涌,主導力量多次更換。從最早期的散戶追漲殺跌,大戶做莊到2006、2007年基金的爆發性增長,隨后產業資本通過增減持影響著市場的方向。2013年以來隨著融資融券的繁榮發展,非常少量的資金通過融資杠桿對小市值股票就能有非常大的影響,私募、大股東紛紛登場。2014 年4月10號滬港通的首次提出,使得QFII、RQFII 也因為其不可限量的潛力而倍受關注。

將所有融資標的的市值及融資余額作成散點圖,則可以清楚地看到許多融資標的都集中在市值為10 億至100 億,融資余額為1億至6億這個區間,而且即使是隨著市值的擴大,融資余額並沒有擴大多少。對於同樣的融資余額,其對小市值股票的杠桿作用明顯要大於大市值股票。


如果從控盤的角度來看,許多私募的資金規模為1億至5億上下,要對一只流通市值為幾十億的股票控盤比較不易,但如果加上融資買入帶來的幾億杠桿,對流通股的掌控則要好很多。

自2012 年以來,QFII及RQFII獲批額度的速度有所加快,至今QFII及RQFII的總額度已經接近7000億,大約是公募基金的一半。而從持倉情況可以看到,QFII在2014年6月份的倉位大概在20%,歷史最高位大約在45%。假設RQFII及QFII的倉位相當,即使不考慮更多的額度獲批,QFII及RQFII能帶來的資金增量約在1500億。如果以過去幾個月獲批的速度來計算,未來平均每月獲批的QFII及RQFII額度約在200億,一年將有2400億的增量。

川財證券認為,海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在各路中國市場投資者中幾乎是最低的。自2007 年以來其規模就沒有擴大,而且在過去兩年創業板、小票如此瘋狂的時期,QFII 資金在創業板及TMT行業上的持倉不升反降〖慮到QFII資金大部分資金都是設定在銀行、家電等傳統行業上,最能吸引QFII進入中國的應該還是系統性機會。

隨著滬港通打開資金市場放開的期望,外資在7月份以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有所增加。一方面中國ETF在香港的溢價率迅速抬升,另一方面各資金監控機構公布的數據也可以看到海外資金流入中國市場的量有所放大。一些國內的QFII、RQFII 機構更是表示額度已滿,正在申請更多的額度。

大致可以將QFII、RQFII 認為是海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的主要渠道,而滬港通主要為海外個人投資者投資中國的主要渠道。在美國股票市場,個人投資者及機構投資者所占比例大約為1:1,在香港市場,個人投資者及機構投資者所占比例大約為1:3,即滬港通能帶來的資金增量應該不超過QFII、RQFII的資金增量,即同為千億規模。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