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雙反案前北美加速拉貨、小胎轉旺,建大Q4回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4-09-19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20140919_53_0.jpg -->建大工業(2106)8月營收創下近六個月營收新低,惟年增率仍有9.8%。建大對第4季展望謹慎中帶著樂觀,認為業績自9月份起逐步回升,第4季營收回到89~90億元季度高峰。主要是建大評估第2~3季下游通路庫存已快見底,冬季雪地胎也會自本(9)月份開始拉貨,同時占營收比重65%小胎產品線將進入自行車、童車、城市車、適合各種地形的摩托車與山地車胎的耶誕節之前的拉貨旺季。值得注意的是,北美通路商為了因應年底的雙反案,反而在9月、10月有加速拉貨的可能。


在近期外界關注的美中貿易戰,以及課傾銷稅的雙反話題上,建大認為,從多方跡象研判,預計明年1月份輪胎雙反案很有可能上路。從現起至明年1月份,預計北美地區的大、小胎的價格、需求都會上升,所以通路商現在有提早拉庫存的心理準備。

建大預估,按客戶反應,因潛在的雙反案影響,今年底報價會較平常價格增加10%以上,需求量也會在提高10%以上。

其實,據悉,美國政府對大陸製造輪胎若課反傾銷稅,也至少會追溯前3個月時間,也就是今年10月份之後製造輪胎,也可能會課反傾銷稅。不過,因為台美的貿易關係目前平和,從台灣工廠製造出來的輪胎,不會被追溯。

因應雙反案,建大表示,未來銷往美國的產品會改在台灣生產。而在中國大陸工廠製造的,則轉為內銷大陸本地市場。

而在中國市場上,大胎競爭激烈;台系廠建大、正新(2105)轎車胎多在中上等級的胎種,跟大陸同業衝突性並不高。只有全球排名第7位的韓泰(Hankook)、全球排名第1的普利司通(Bridgestone)積極搶內地大胎的市占率;而建大因為在小胎比例較高,因此建大競業壓力相對小。

建大之前調配方式是,台灣、大陸廠各有1/3的大胎日產量供給北美客戶,因應美國雙反案,未來全由台灣莿桐廠全力供貨予北美客戶。

建大位於台灣雲林的莿桐廠,目前大胎日產量7,000-7,500條,預計近期就逐步增加到1萬條的日產量,就可因應北美改雙反議案的市場需求。

國內兩大輪胎龍頭廠,正新偏重在四輪車胎市場與大胎,約有6成營收比重來自四輪市場與大胎;而建大來自二輪的自行車胎、摩托車胎等小胎的比重較高。

建大自行車胎貢獻營收比重27%,摩托車胎約占28%,工業用與農具車胎(亦屬於小胎)占10%,大胎營收比重則是35%。歸納起來,二輪載具胎(算小胎)占比為55%,而加上割草機、農具車(四輪型式車輛、算小胎)等小胎產品10%營收占比,小胎共占總營收的65%。

建大認為,雖然美國對大陸生產輪胎雙反調查的稅率裁決時間點快到了,從夏季轉入秋季時間,建大雪地胎9月份開始出貨,9月營收可望較8月回溫。

另汽車胎雖然沒有進入傳統車市旺季,但是第2季通路輪胎庫存已明顯消化,下游通路拉貨已逐步回復正常,也支援一定營收力道。

由於建大近兩季縮減營業費用,預估Q3費用率可再降至12.5~12.6%。法人初估,建大Q3季營收約84.3~84.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約1.35~1.4元,可望高於前一季EPS的1.2元。

Q4轎車銷售量雖然受到北半球車市淡季影響,但因通路必須開始備貨,以因應明年初可能貨源不足的情況,讓輪胎製造廠的業績有一定「回溫」。歐美與新興市場通路想避開翌年1月份寒冬運輸不易,還有每年年初農曆年節前後,大陸工廠員工休長假等產量銳減等難題。因此,10月份訂單量也會有一度程度的提升。

特別在小胎部份,耶誕節之前是休閒自行車、童車、城市車的銷售旺季,摩托車胎也有換胎的效益;而二輪的小胎占建大的營收比重高於5成以上,所以第4季會有營收增幅高於同業的效果。

以整體環境來看,因為合成橡膠、天然膠等主要原料價格沒有提升,使得終端輪胎報價沒有走揚動力,建大今年的累計前8月的營收年增率,似乎沒有轉強;因此進入10月份仍要關注全球車市、還有耶誕節、感恩節之前的消費景氣是否帶動二輪市場的成長。

文章標籤



Empty